【不斷發展的地面近戰戰術】
烏克蘭軍隊和俄羅斯軍隊的地面近戰戰術有
很大差異。
俄軍已在主要戰線上部署了合成集團軍和師,
讓下屬的團和營在遭受損失時進行輪換和補充。
俄羅斯部隊進入防線後,傾向以分段兵力進行
大規模推進,試圖確定烏克蘭軍隊的位置。
首先,他們派遣訓練不足的部隊分隊/小隊,
每次可能只有 8 名人員(不過,一些較大規模
的襲擊會由多達 30 名人員由一輛或兩輛步兵
戰車 (IFV) 支援)。
他們被命令向他們評估的烏克蘭陣地前進,
透過引出火力點進行偵察。
如果該小組遭遇抵抗,俄羅斯指揮官會評估
他們認為最佳的進攻路線,特別是防禦部隊
之間的邊界在哪裡。
如果確認了烏克蘭的陣地,部隊就會持續派出
分隊前往攻擊陣地,然後進一步繪製地圖,
用火砲、FPV 和 UMPK 滑翔炸彈進行攻擊。
當防禦被輪換或瓦解時,俄羅斯部隊的目標是
進行更有計畫性的攻擊行動。
俄羅斯的突擊行動包括裝甲車或輕型機動車輛
,在步兵衝擊陣地之前,盡力將部隊運送到
盡可能靠近烏克蘭陣地的地方;戰鬥演練、
直接火力控制以及火力和機動能力要麼很原始
,要麼根本不存在。
進入掩體的俄軍通常會潛伏並等待後續攻擊,
直到足夠數量的部隊進入防禦陣地,然後他們
才會衝向守軍。
除非大霧或防禦的特殊情況有利於更大規模的
攻擊,否則行動很少會超過分隊的規模,
在這種情況下,有時會發動排級行動,然後
利用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部隊進行攻擊
以清除陣地。
烏克蘭的一個旅在其部分防區內統計俄軍
平均每天發動 27 次分段攻擊。
然而,隨著部隊傷亡的增加,節奏會逐漸減慢
並變得更加謹慎,直到傷亡達到 30% 並進行
輪調。
火砲、FPV 和 UMPK滑翔炸彈的持續使用使得
烏克蘭防御者在面對完整的攻擊部隊時很難
守住陣地。
因此,烏軍每天都會預測進攻路線,埋設
反人員(AP)和反坦克(AT)地雷,並在
俄軍直接攻擊陣地之前做好火力準備。
烏克蘭軍隊報告稱,北韓軍隊最初捲入衝突時
的行動截然不同。
北韓軍隊通常以連隊或營隊的兵力對單一區域
發動攻擊。
烏克蘭在這些攻擊中能夠造成大規模傷亡,
但北韓人經常壓倒烏克蘭防御者的陣地,這些
陣地非常稀疏,是針對俄羅斯的戰術而優化的。
據報道,朝鮮軍隊體格健壯、鬥志昂揚、
進攻性強,部隊內部凝聚力強。
然而,在損失了大約四分之一的初始兵力後,
北韓部隊開始採用和學習俄羅斯的戰術,
以更好地節省人力。
俄軍即便傷亡慘重,仍願意繼續進攻,
這似乎有多種解釋。
首先,俄軍經常受到威脅,如果他們在進攻中
撤退,就會被「清除」/「消滅」或處決。
實際上,他們常常會受到懲罰,被指派在極度
不利的條件下參與未來的攻擊。
因此,對於俄羅斯士兵來說,進入地下——
而不是撤退——並等待更多俄羅斯軍隊的到來
往往更為安全。
關於被俘後可治療的宣傳也促使一些俄羅斯
士兵在受傷後寧願自殺也不願被俘,儘管這種
現象並不普遍。
北韓軍隊為避免被俘虜或重傷,有更高的自殺
傾向,他們要麼用手榴彈自殺,要麼麼「滾到
步槍上」。
俄羅斯和烏克蘭都依靠廣泛的挖掘和隱藏來
製造對其主要防禦據點的不確定性,並利用了
許多假陣地和誘餌陣地。
依照俄羅斯教範,俄羅斯排經常佔據依照連隊
陣地規格挖掘的防禦陣地。
正面被混合 AP 和 AT 雷區覆蓋,阻止敵軍
機動或快速接近。
俄軍有系統地佈設雷區,而烏軍 — — 部分
由於供應限制,則傾向於在他們預計俄羅斯會
進行蓄意襲擊的戰線和地形特徵上埋設地雷。
烏軍的戰術是以擴大火力縱深和分散兵力來
避免人員傷亡為前提的。
普遍存在的火力威脅使得部隊不得不在前線
陣地用手大規模挖掘,從而降低了兵力密度。
無可否認,不同旅和不同地形的情況有差異。
一些部隊傾向於更大的集中度,依靠他們隱藏
和使用誘餌以及他們可以重新定位的恢復位置
的能力,而其他部隊則恢復更大的分散。
步兵分隊的責任區範圍是 70 至 200 米,部隊
通常佔據相隔約 50 米的戰鬥位置,火力小組
由兩到三名人員組成。
據報道,一個旅僅用四個營就守住了 27 公里
的戰線。
該部隊正面的低密度部分由縱深彌補,一個
步兵連排列在縱深 3 公里處,而一個營則排列
在縱深約 7 公里處。
該部隊的進攻範圍通常為 10 至 15 公里,
具體取決於其能力。
裝甲車可用於間接射擊和直接射擊,
但目前更傾向於直接射擊。
敵方 FPV 的威脅意味著坦克和步兵戰車必須
隱蔽,最好是埋在地洞裡,如果他們被指派
執行戰鬥任務,通常會在前線3公里範圍內。
由於 FPV 出擊的延遲較高,裝甲戰車往往會
從這些隱蔽處向前突圍,進行直接射擊任務,
以破壞敵人的攻擊行動。
然後,車輛會回到受保護的隱藏處,以免成為
攻擊目標。
由於這些戰術,坦克與坦克之間的交戰變得
更加頻繁。
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的每個旅都計劃部署
一個坦克連或坦克營,但不同編隊之間的坦克
可用性有很大差異。
烏克蘭的進攻戰術與俄軍的進攻戰術不同,
前者往往非常慎重,需要廣泛的情報收集和
條件設定。
例如,對庫斯克的進攻涉及長達一個月的準備
收集和火力壓制,儘管最初的突破只是小規模
的兩點突破。
烏克蘭突擊隊進行了仔細的任務演練,
很少以20人以上的規模集體行動。
為此目的而訓練和使用的突擊部隊也往往
被保留為後備部隊,並在完成戰鬥任務後休整
,由地面守備步兵取代。
然而,所有攻擊行動都必須依靠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