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unHam (槍.火腿)
2016-07-04 04:58:39噓 lingray: J11是從巴基斯坦逆向F16來的,連這個都講錯 07/04 01:51
俄後悔售蘇-27 讓陸造出殲-11
2015年10月10日 04:09 記者蔡浩祥/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近年為提升軍力,透過「逆向工程」解析各國軍武優點,並獲取技術加以改良,
尤其以俄羅斯為大宗。專家表示,中俄軍事交流以來,俄羅斯相當後悔將蘇-27戰機售予中
國,讓中方趁勢自行研製殲-11戰機,製造麻煩的商業競爭對手。中方則認為,當年俄方軍
武外銷不易,得透過軍售使軍工產業延續。
環球軍事網9日報導,俄方認為蘇-27戰機軍售案是俄羅斯戰機外銷史上最不愉快的案例之
一,自1995年中俄簽署組裝200架殲-11(俄方代號蘇-27 SK)戰機協議以來,
在1998至2004年間,中方共獲得95套組裝零件,但在得到自產零件組裝技術後,就拒絕按
協議接收剩餘零件,導致俄方已生產好的零件大量庫存,造成龐大損失。
俄方表示,從組裝蘇-27戰機開始,中國逐步進行以國產零件組裝殲-11戰機生產工作,雖
然殲-11戰機整體性能,包括發動機壽命和機載設備,明顯不如俄製產品,但幾次仿製下來
,中國航空工業的能力得到明顯提升,也快解放軍空軍戰機更新換代的腳步。
加快解放軍戰機換代
據當時負責組裝殲-11戰機的瀋陽飛機工廠表示,俄方移交的零件和組裝圖有多處不符,而
且部分零件損壞嚴重,來技術支援的俄方專家也沒有給予確認答覆,許多問題都以不符協
議規範及國家機密塘塞,甚至要求組裝完畢的殲-11戰機得定期至俄羅斯維修保養,中方無
法接受,所以才「自立門戶」。
合約未載明不得仿製
大陸軍事專家雷澤指出,實際上,殲-11及殲-11B戰機都不需俄方授權,而且俄方當時在協
議上並未納入專利權部分,因此不管當時俄方認為中國不具備仿製蘇-27戰機技術,還是受
到前蘇聯的計畫經濟影響,俄方確實沒有提出中方不得仿製蘇-27戰機這項要求。
雷澤表示,當時蘇-27戰機軍購案共耗資25億美元,這筆款項穩定了俄羅斯當時的軍工產業
,使當時蘇霍伊公司的飛機總裝、機載設備和發動機製造廠獲益良多,並研發更先進的
蘇-37、蘇-47戰機,也讓對手米格集團失去中國這張軍售大單,公司自此一蹶不振。
(旺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0000704-2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