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預算增加?一大半用在加薪 軍方卻徵不到兵
民國108年度的中央政府預算,目前正在行政院籌編中。依據媒體報導,國防部獲得初步
匡列的預算數,是新台幣3349億元。
蔡英文總統上任前,就強調自己重視國防,並且宣示進行多項國防自主計畫,然而蔡政府
接連兩個年度(106、107)的國防預算,比起向來被批評不重視國防的馬政府,卻沒有明
顯增加。蔡總統因此在去年10月底出訪南太平洋友邦,過境美國夏威夷時,向美國在台協
會(AIT)主席莫健、前主席薄瑞光等人透露,未來國防預算將有至少2%的年成長。隨後
(2日)在索羅門群島與隨行媒體茶敘時,總統重申,國防預算增加幅度一定高於2%,「
沒有固定的數字,依照GDP成長幅度來增加軍事投資的幅度。」
因此披露預算數的媒體也宣稱,此一數字比起107年預算3278億元增加71億元,成長幅度
為2.17%,符合蔡總統的政策承諾。
然而事實上是否真正如此?國防部乃至府院,到底有哪些文字遊戲可以玩弄?
真正增幅不到0.8%
各部會預算每年由行政院編列的數字,稱為「核賦預算」,送到立院後經歷立委的審議刪
減,最後通過的數字,才是明年度該部會真正可以用錢的額度,稱為「法定預算」。
去年行政院核賦給國防部的107年度預算總數,的確是3278億元,然而賴清德院長一上任
,就宣布軍公教調薪3%,但由於各部會的預算書都已經送到立院,根本來不及全部收回重
新編製,因此由行政院依據全國軍公教人數,直接編列一筆所需費用。等到第二年(108
年度),各部會編列預算時,再把這3%的額度納入。
當時國防部分配到的加薪額度,一共是45億元。換言之,國防部真正獲得政院核賦的107
年度預算總數,是新台幣3323億元(3278+45)。以此相較,明年度國防部核賦預算3349
億元,其實只增加了26億元,增幅只有0.78%。
另外,當初賴內閣為了籌措加薪所用經費約200億元,由各部會原先核賦預算中刪減部分
科目。其中國防部「貢獻」39億元,主要項目包括「軍事投資」類的F-16升級、天弓三型
飛彈採購的經費24億餘元,「作業維持」項目的C-130運輸機的零附件採購7億餘元,挪移
到後續年度進行;「人員維持」方面則減列志願役士兵與下士員額1500人,也省下7億餘
元。
換言之,其實前閣揆林全在下台之前,核賦國防部的107年預算,是新台幣3318億元。若
以此與3349億元相較,增幅仍然不到一個百分點。
國防部為長官掩護
對於國防預算「人員維持」、「作業維持」、「軍事投資」三大範疇的額度,一般認為理
想的比例,應該是4:3:3,然而在我國,人員維持費始終偏高,尤其推動募兵制之後情況
更明顯,比例不斷創新高。賴揆的加薪之舉,固然讓所有人都開心,但挪東牆補西牆的結
果,也使作業維持與軍事投資比例偏低的問題更嚴重。
對於外界質疑,國防部於去年9月22日發布新聞稿表示,雖然被調降39億元,但行政院將
分配加薪所需的45億元,因此國防部所分配到的預算「總額已實質增加」。若加計基金預
算354億元,合計3,677億元,占GDP比例為2.07%。
至於軍事投資與作業維持費遭擠壓的問題,國防部當然就不多提。依據賴內閣調整之後(
加薪45億元+扣除39億元開支),人員維持費的比重達到核賦預算的47.64%,比106年度暴
增將近兩個百分點。
這種苦心孤誼為長官掩飾解釋的例子,其實屢見不顯:去年8月,當林內閣宣布,核賦國
防部107年預算3318億元時,國防部立刻發布新聞稿,表示106年的國防預算是「明年國防
預算增加125億元」。
然而事實上,國防部是拿107年的「核賦預算」,與106年已經立院審查刪減過的「法定預
算」作比較,兩者其實根本不適合相比。106年的核賦預算,是3217億元,真正的增加數
字是101億元,國防部卻灌水了24億。
同樣例子,前年8月18日,政院通過106年度中央政府預算案時,國防部也發布新聞稿,同
樣以「今年法定預算」與「明年核賦預算」作不對等比較,得出「增加16億元」的結論;
事實上核賦預算只增加了1億元。
募兵懸崖 軍方也粉飾太平
除了「錢不夠」,國軍轉型募兵之後,也面臨「人不夠」;對於這項危機,國防部同樣採
取粉飾太平的態度。
國軍的員額數字,同樣分為很多個層級:最大的是「總員額」,然後扣除「維持員額」(
受訓、學生、臨時職務)之後是「編制員額」,亦即國軍所有單位編制人數的總和。
國防部早期宣稱,國軍總員額是215,000人,扣除19,000名維持員額之後,編制員額是
196,000人。部隊至少應該維持90%編現比,才能有效保持戰力,因此得出數字是176,400
人。很長一段時間,國防部都強調,募兵達到此數字就夠,不必真湊滿215000人。
然而募兵實際成績如何?部隊的「編現比」到底是多少?國防部先前一直不願回答媒體。
直到今年3月,到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時,才終於披露:106年國軍志願役人
數為146,785人,編現比為78.1%。
當初所謂「九成編現比」的說法,從過去達到戰力的「必要條件」,也成為「努力目標」
。至於何時才能達成?國防部沒有說。
甚至於「編現比78.1%」的數字,本身也有爭議:國防部除了把分母(編制員額)降為
187,910人,而且忽視一個事實:在146,785位志願役官兵中,也包括正在受訓、長假等人
員,這些人目前並不在單位中,因此真正的分子數目也必須降低。
換言之,78.1%的編現比,其實也有灌水成分。至於真正編現比如何,外界不得而知。
專家警告:人力不足、裝備老舊
對此,曾經擔任立委辦公室主任、長期待在外交國防委員會的國家政策基金會高級助理研
究員揭仲表示:近年為推動募兵制,導致國防預算中的人員維持費逐年攀升,但是預算總
額卻無法同步成長,導致國防預算出現「既患寡,又患不均」的情形。更糟的是,儘管人
員維持費大幅成長,國防部仍然募不到足夠的人來當基層幹部甚至士兵,導致戰鬥部隊人
力不足,而作業維持與軍事投資預算又被人員維持排擠,使戰鬥部隊未來可能面臨 「人
員不足、裝備老舊、妥善率低」的惡性循環。
他的結論是,造成上述結果,除了執政高層對種種問題視而不見,國防部對相關問題總是
「輕描淡寫」,恐怕也難脫責任。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326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