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enkiboy (genkiboy)
2015-09-29 15:18:55第一次聽說OPPO這個牌子是大概在2013年底的時候,當時在美國時剛好有機會接觸到一群
來出差的中國網路媒體,當時他們帶來了一隻OPPO N1手機,也是OPPO開始打響智慧型手
機領域名聲的代表作之一,OPPO N1當時也算是市面上巨機的始祖之一。自從試用過OPPO
N1這種巨機之後,我就開始對大螢幕的手機深深著迷。另外,在當時那個可以選轉的鏡頭
也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地方,因為當時大部分的自拍鏡頭的畫質其實普遍還是比較差的,但
N1的主鏡頭還能翻過來當作自拍鏡也是一個很大的賣點,大螢幕跟強調拍照這兩個特點也
慢慢成為OPPO之後發展的重點。不過很可惜的是在N1之後我就沒什麼機會接觸到OPPO的手
機,這次剛好有機會參加T客邦的活動借到OPPO R7 Plus試用,而R7 Plus也是一隻六吋大
螢幕與強調閃拍的機種,接下來就來好好的介紹與測試一下吧~
圖文:
http://genkiboy83.pixnet.net/blog/post/42514324
OPPO N1也算是巨機時代的濫觴之一
【開箱與外觀】
R7 Plus的包裝盒不算太小,由包裝看就可以知道R7 Plus是一隻“巨機”
抽出外層的襯套之後,盒子上蓋依然有OPPO的商標,可以了解到OPPO其實對於自家品牌的
重視度
打開上蓋之後就可以看到R7 Plus的本體啦!
包裝盒的下層有原廠的VOOC閃充組與耳機
內容物一覽~很特別的是原廠就已經幫手機貼好螢幕保護貼,而且還有附上TPU保護套一個
原廠的VOOC閃充組,將 R7 Plus 從0%-100%充滿大概只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充電的電流
高達 4A!而為了承受這麼大的電流,線的部分也比一般的傳輸線稍微粗了一些
OPPO本身的VOOC閃充與一般的QC2.0並不相容,所以要讓R7可以使用閃充功能一定要搭配
這個原廠的充電線組(線+充電頭),原廠的VOOC閃充組基本上也可以支援其他廠牌手機,
只是會變成“一般”的充電器
R7 Plus 採用 2.5D 弧面 6 吋 1920 x 1080 AMOLED 的螢幕
金色的 R7 Plus 的背後看起來真的有點像金條阿,上下因為考量到天線收訊的緣故,所
以採用不同的材質製作,但顏色看起來不會太突兀
螢幕上方有感應器與 800 萬像素前鏡頭
正面下方只有OPPO的商標,R7 Plus採用的是虛擬按鍵所以正面沒有任何實體或是觸控按
鍵
機頂的部分有麥克風與耳機插孔
左側配有音量按鍵,也可以當作相機快門鍵使用
下方有另外一組麥克風與micro USB的傳輸孔,若是出門忘了帶原廠的閃充組,還是可以
使用一般的充電器充電
右側是電源鍵與SIM卡槽
R7 Plus採用的是雙卡的卡槽,可以選採用一SIM卡一Mirco SD卡,或是雙SIM卡的插卡組
合,今年許多雙卡機都是採用這樣的設計,但如果能雙SIM卡再配上Micro SD的話就更好
了,不用犧牲掉其中之一
背後的右下方是喇叭的部分
主鏡頭採用 1300 萬像素 Sony IMX278 感光元件,光圈 F2.2並具有雙 LED 閃燈。鏡頭
下方那個小方塊則是指紋辨識器,採用的是觸碰式辨識,不需要滑動手指就可以做指紋辨
識
原廠的TPU保護套孔位精準,而且也不太會影響手感,背後的金色看起來又更閃亮了一些
!
官方規格
■作業系統:Android 5.1.1作業系統
■處理器:Qualcomm S615 (MSM8939) - 1.5GHz八核心處理器
■螢幕:6 吋 AMOLED解析度 1920 x 1080 pixels
■記憶體:3GB RAM / 32GB ROM
■相機:主相機 1300 萬像素 /前相機 800 萬像素
■SIM 卡規格:nanoSIM
■通訊協定:2G GSM 四頻;3G WCDMA 850 + 900 + 2100;4G LTE 700 + 900 + 1800 +
2600
■其它:指紋辨識器、USB OTG、VOOC 閃充技術、雙卡雙待 Nano SIM + Nano SIM、
ColorOS 2.1
■電池:4100 mAh (固定式)
■尺寸:158.18 x 82.3 x 7.75 mm
■重量:203g
【操作簡介】
R7 Plus採用的是以Android5.1.1為基礎的客製化的ColorOS 2.1,32GB的版本系統用掉約
8.55GB左右,大概還有20G的可用空間可以使用,若是不另外加記憶卡也還算充裕
ColorOS採用的是單層APP目錄,所有的APP都會排列在桌面上,若是嫌太多太亂可以自己
增加資料夾來做整理
長按左邊的多功鍵可以在APP之間切換,若是要強制關閉APP,也可以直接把圖示往上彈調
即可,下面有個小掃把可以進行RAM的清理
由上往下滑動可以拉出快捷列與通知,並且可以看到正在使用的號碼是哪家電信公司的,
下拉這部分是兩段式的,與Android 5.0的操作相同
在設定頁面中,主要分成三個區塊,這部分會比原生的系統清楚得多
以往若是要截比較長的圖,像是對話紀錄或是網頁,需要分開好幾次截圖,R7 Plus內建
了一個長截的功能,按著電源+音量上就可以啟用長截圖功能
碰到比較長的頁面就可以有更完整的截圖畫面
因為我主要的號碼並不是上網吃到飽的,所以往往到了月底的時候流量就已經用完了,我
就必須要用另外一個預付的號碼上網,R7 Plus的雙SIM可以直接透過系統切換2G或是
2/3/4G,同時只能有一個3/4G的網路,所以只要其中一個是在3/4G網路上,系統就會把另
外一個號碼切換成2G模式。雖然無法同時都在3/4G的模式下運作,但對我來說不用拔卡換
插槽已經算是很方便了
R7 Plus有支援1T1R的AC wifi,所以wifi連線速度最高可以到433Mbps,如果家中或是工
作地點網路夠快的話,就可以享受到真正的“高速”上網!
R7 Plus一共能記憶六組指紋,指紋在記錄的時候也很簡單,只要跟著系統提示點放即可
指紋解鎖的方式可以在螢幕關閉、出現待機畫面或是出現輸入密碼畫面這三個狀態下使用
,不過在實際使用的時候我發現如果有點手汗的情況下有時候會無法辨識
R7 Plus 在螢幕休眠或是開啟的狀態下都有不同的體感手勢可以使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OMZHXtESBo
附上一段指紋解鎖跟體感手勢的使用示範影片
【效能】
雖然 R7 Plus 定位是在中階手機,所以採用是 Qualcomm S615 (MSM8939) - 1.5GHz八核
心處理器,並不是旗艦機種所採用的最800系列處理器,但就一般使用上來說已經很足夠
,效能方面也與去年的旗艦機種相去不遠
【VOOC閃充】
VOOC閃充是OPPO主打的功能之一,不過一定要用原廠的閃充組才能使用閃充,不過這對於
常常忘記充手機的人來說是個很棒的功能。不過可能也會有人覺得充電速度太快是不是比
較容易傷電池,不過以現代人換手機的速度來看,電池可能還沒壞掉手機已經不知道丟去
哪了......所以這點倒是不用太擔心。而像我是有習慣睡前會把手機插上充電,早上起來
就充滿了,所以我在使用的這段期間,大部分還是使用一般的充電器來充電,但偶爾還是
會犯傻忘了充電的狀況,我就會把閃充拿來使用,平常不急的時候可以慢慢充,臨時要急
用的時候就可以用閃充來充電,這樣也是一種保養電池的方式。
前面有提到,要使用到閃充功能一定要用整套的VOOC充電組,若是使用一般沒有支援VOOC
的充電還是可以充電,只是速度就是一般的充電速度,但是要餵飽這4100 mAh的電池就需
要花上不少時間了,使用VOOC閃充大概一個半小時就差不多可以充滿。由待機的畫面就可
以看出來是不是在使用閃充模式
測試一~從29%到55%大約花了17分鐘
測試二~從29%到95%大約花了62分鐘,差不多每30分鐘可以充到1/3的電量,充電速度真的
相當快
【拍照功能】
OPPO R7 Plus最令人期待的就是拍照的功能,所以就分成兩個部份來介紹,第一個部分是
拍照的介面,第二個部分是來個戶外實測,帶著大家漫遊台北一些有趣的小地方~
拍照與錄影的介面
R7 Plus的拍照功能採用模組化的設計,使用者可以針對需要安裝相對應的功能
要使用特殊的模式只要點選拍照畫面的彩色泡泡就可以進入選單
進入特殊模式之後畫面就畫面上就會有個提示,若是要取消直接選X就可以關閉特殊功能
若使用全景模式就會出現引導的標記,若是覺得用不到這麼多拍照模組的話,也可以刪除
掉部分的功能,之後還可以再加回來,所以不用擔心
相簿功能可以進行照片的瀏覽以及進入編及模式
點選魔術棒的圖案就可以使用內建的濾鏡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6tk7SoRFhc
R7 Plus 對焦快的原因是因為有個雷射對焦功能,就隱藏在鏡頭旁邊,為了要測試到底這
個功能有沒有在作動,所以錄了一小段影片來看看,裡面在閃的那個小紅點就是打出去的
雷射,透過打到目標反射來估算焦距,這種雷射測距的方式大多用在軍事跟工程測量上,
現在也越來越多手機採用這樣的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tP_KOlwghU
錄影測試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yZbH8b4vpE
錄影測試2
【帶著 R7 Plus 出門拍照】
其實會選攝影當作工作對我來說其實是因為可以到處去接觸不同的人,到一些以前不會去
的地方,比起的坐在辦公室裡每天看著同一個天花板有趣多了。所以攝影對我來說是工作
,但這工作也是一種旅行,所以就把這段時間遇到的有趣的人事物用R7 Plus記錄下來吧~
§以下照片都是用R7 Plus所拍,大部分都使用自動的模式而已,有使用特別的手法或是
模式後面會加註,點小圖可以看原始大小§
《文水藝文中心》
這是在捷運松江南京站的一個小型表演廳與藝廊,剛搬到新的地點,所以之前去幫他們拍
攝了一些網站以及文宣需要用的照片,也趁這個機會用手機簡單的紀錄一下整個表演廳的
裡面的小型表演廳~後面的椅子很多都是骨董呢~
很美的大提琴
這個是公共空間,裡面有展示台灣畫家的作品
大表演廳裡的Fazioli三角鋼琴,這台琴的價格比車子還貴呢~(HDR模式)
黑白分明的琴鍵
裡面琴弦,因為手機比較小,所以有更多的角度可以拍攝,看起來是不是很美呢?
監控演出的中控室控制面板~
小型的交誼廳,之後還有提供咖啡與餐點,可以在這邊優雅的度過一個下午喔~(HDR模式
)
結束了拍攝行程,看看天空,又出現了奇特的雲
秋天的天空很熱鬧,前一陣子才有爆米花雲,現在又有一條條的雲
《百八魚場》
其實這不是工作照,但是工作完了總是要用美食慰勞一下自己阿!
我發現常常拍的測試照片都是生魚片....
《GOOMI X 故事島中山親子館》
童裝拍攝中......
因為工作的時候都很專心,所以往往都不知道除了鏡頭之後的畫面到底是如何的有趣跟爆
笑,所以請人幫忙拍攝一下工作的狀況
拍攝小孩真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完全比照明星待遇,父母跟造型師都要伺候著寶貝們
辣媽跟寶貝女兒的自拍(前鏡頭16:9)
終於~打完收工,放飯啦!(前鏡頭)
《熊燒BAR》
中秋家庭日,自己不烤肉來吃日本串燒囉~
很有趣鋁質的吸管,本身就是彎的
美味超大蛤蠣!
上面的柴魚還會扭來扭去的飯糰
串燒拼盤!
《Overture Café》
這家店的老闆是以前在美國的朋友,本身很愛骨董車,所以店面有擺著一台骨董mini,這
台是真的可以開的喔!
店內全景(全景模式)
店裡的活招牌mini~上面的圖案是車主自己貼的
店裡很多骨董的擺飾,也常有雜誌來借場地拍攝~
骨董的相機廣告!
店裡的椅子也都是美國進口的骨董喔~
老闆除了是骨董車迷之外,也很愛星際大戰,所以店裡的包廂是以星際大戰為主題來擺設
的
牆上很多星際大戰的海報
我也有將我的作品放在店裡展示喔~
牆上的吊燈也是很有古典工業風的感覺
店裡的點心~
店裡除了咖啡與蛋糕外,也有販售茶飲~
名片的設計也很美~
店裡處處有骨董車的蹤跡~
來個文青風的照片吧~(內建濾鏡)
《雜記》
聽說我的少女時代滿好看的,所以我也懷抱著一顆“少女心”到台北市僅存的老戲院向青
春致敬一下吧!
常常走在路上都沒發現工作室附近的路樹居然是楓樹
楓樹跟地磚的重曝,看起來很像是玻璃反射,很有趣的畫面
一正一反的重曝
捷運路網與車廂的重曝~
從窗外看出去,台北市的大樓的外牆在雜亂中又有另外一種秩序
大樓的外牆巧妙的將畫面分成兩半,右邊的是使用HDR模式拍攝
身在城市的好處就是夜晚到處都有燈光,刻意的失焦可以製造出燈光的散景,這也是滿多
攝影人喜歡的手法之一(專業模式,手動失焦)
很多人喜歡拍車軌,利用慢快門延長曝光時間就能夠營造出時間的流動感
麥當勞~我最愛的食物之一......(內建濾鏡)
發現了兩個大眼睛嗎?(內建黑白濾鏡)
捷運站的光影很適合用黑白的照片來表現(內建濾鏡)
透過鏡頭看捷運車上的拉環有一種進入入時光隧道的感覺
對於本身也是宅宅一族的我來說,有時候拿著玩具亂拍也是一種樂趣~小小兵場景還原XD
前一陣子在編寫手機攝影的內容,剛好有幾本參考的書籍,可見現在手機攝影也越來越熱
門了~
超微距模式可以把書上的網點都拍得很清楚~
《大安森林公園站》
其實之前不管是帶外拍或是出來玩都常常有機會到大安森林公園,但是想想好像沒有認真
的在這裡拍過什麼照片,所以也利用這個機會幫自己出了一份作業,挑戰只用手機完成一
組迷你的作品集(拍+修),所以就趁著中秋連假來一下挑戰一下這個作業吧!
工具介紹:
夜拍通常都需要比較長的曝光時間,所以為了防止手抖的狀況,我帶了鉗式腳架,將手機
固定在欄杆上,這樣就可以安心的進行長時間曝光了
白天的時候車站這的地方都會有很多的人,入夜之後人潮散去,車站顯得特別靜謐
人潮散去之後,仔細看這個車站,是以很多的弧形所構成
車站外的迴廊也是弧形~
大安森林公園站的內部充滿了各種幾何形狀
突然有種深海大鳳梨的感覺?
看著無人的手扶梯上上下下也是滿有趣的一件事情
我喜歡這樣的延伸跟一分為二的感覺
中秋前夕台北有點陰雨,但月亮還是從雲層裡探頭出來了
不同曝光時間的車站(慢快門模式)
在自動模式下太暗的場景幾乎無法清楚的拍攝,利用慢快門的長曝光就可以拍得更亮更清
楚
因為我是特地出來拍照的,所以有帶著簡易的腳架,若是臨時起意想夜拍,但又沒有腳架
的話,RAW模式也是個不錯的方法,拍下RAW之後再進電腦PS或是LR等軟體來把照片拉亮,
也可以營造出另外一種科幻的感覺喔~這兩張都是硬拉了三級曝光,所以雜訊比較重(R7
Plus的RAW檔是DNG格式)
《迷你攝影集》(點圖可放大)
在完成了拍攝之後,最後我選定了五張當作最後的作品,並且用手機內的濾鏡直接轉換成
黑白的形式。因為《攝影師之眼》的作者Michael Freeman曾在他的書中提到“影像去除
色彩之後,其他的特性便會凸顯出來。當影像只剩下影調的時候,我們的眼睛會更加注意
到凹凸的質感、線條和造型。”因為車站本身充滿了各種幾何的線條,光影的反正,若是
去掉顏色之後,我們能更清楚的感覺出來這些線條與光影,所以我才將最後的影像轉換為
黑白的方式呈現。
後記:
OPPO R7 Plus 雖然是一隻 6 吋的巨機,但是因為窄邊框的設計,實際上的握感因人手掌
大小而異,大概是5.5-5.7吋之間,體積比過去的巨機更小,在攜帶上其實不算太困難,
我大部分的時間也是丟在口袋裡 (我有帶過七吋的在口袋裡...),整體上的操作也都算順
暢,續航力更是厲害,我手機的用量其實不高,頂多在搭車的路上看看FB,傳傳Line而已
,但之前大部分的手機都很能撐過晚餐之後就差不多沒電了,R7 Plus 這兩個星期用下來
,幾乎都是早上出門晚上回家到睡前才需要充電,4100mAh的電池真的很有“檔頭”。而
在拍照部分以手機來說真的是一時之選,實在不得不讓人驚嘆科技進步的幅度。如果要說
我覺得可以改善的部分的話,大概是指紋辨識這個功能,這對我來說是比較不實用的部分
,因為我手機都不上鎖的,所以若能把指紋辨識拿掉換成像N1的觸控背板應該更適合單手
操作。
好久沒有這麼認真的寫這麼長的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