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x6766 (水哥)》之銘言:
: 各位好,
: 小弟第一支智慧型手機是Xperia Sola(我好喜歡以前Sony的外型...)
: 後來頓到不行,實在很火大(嘆
: 以前也不會玩刷機,只好繼續怒用
: 現在用紅米1代,刷了6.6.1穩定版就覺得順到不行啊...
: 不知道更早期 2009,10年,當時的Android
: 手機有怎樣的負面使用體驗?
我第一隻智慧型手幾是2010年11月的DHD
當時一上市就直接入手 系統還是2.2 froyo
沒記錯是在聖誕節前夕OTA 2.3 gingerbread
當時android會有臭名 個人覺得不能完全怪到android身上
因那時代的play market上面 幾乎都是以各項工具app
非常精簡的小遊戲、簡單的通訊工具為主 檔案大小約50K~300K上下
而少有的肥厚軟體 了不起2MB~10MB 就已經算是很大了
(反觀現在50MB~300MB算是基本的)
以我當時的DHD為例 1G CPU、768MB RAM、1G ROM(可用)、可插SD卡
加上當時HTC的神調教 (沒浮誇,當時自稱第二 沒人敢說第一)
DHD的硬體搭配薑餅以及"當時"market上的軟體 其實用起來一路都很順暢的
了不起搭個ES任務管理器 手機2個月不用重開也很順
但大約1年後 也就是2011左右 1G RAM + 雙核心機種 開始普及
android的app開始大量成長 各APP開始注重美化UI 大小從原本的幾百K成長到10~50MB
而各家廠商雖已有雙核心 1GRAM機種 但因為解析度跟著上升 其實對手機負擔並不小
且大部分廠商為了利潤 不斷跳針推出512mb ~ 768mb的糞機海
用1年前的硬體規格 讓消費者跑1年後的肥厚軟體
尤其是這時代的app 搭配上華而不實的UI EX:sense旋轉木馬、氣象動畫
結果就是隨便開幾個比較大型的程式 sense就重啟給你看 一次大約卡住10秒左右
androd的頓卡開始家喻戶曉
後來大約2012年底~2013年也就是蝴蝶機時代 ANDROID硬體規格開始直線成長
2G RAM + 4核心 + 16~32G ROM 這種規格開始變成基標
ANDROID系統設計的沒IOS好 google play上軟體越來越肥大 續航時間沒有iphone好
拼不過就直接用硬體跟你拼,這時候android的名聲才開始慢慢轉好起來
大約是這樣嘍~ 另外以上時間序是印象中 未必完全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