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消吃到飽,且適度降低流量方案資費,高用量用戶案流量計費
: EX: 10GB $700 & 20GB $1000左右,其實已可以滿足多數用戶
: 每個月100GB這種用戶推向使用固網或按流量購買
: 如此才能保留更多無線網路資源給其他用戶
: 吃到飽玩這麼久也沒出現本土的Netflix/樂視或具規模的遊戲公司
: 其實也可以設計各種服務資費方案,也可一併培養本地的網路服務
: EX: LINE, KKBox, MOD, MyVideo, Friday方案等不合併計算流量
: 各業者網路阻塞要建基站,賺的還不是Ericsson/Nokia/華為等公司
: 若使用固網Wifi分流,網通不正是台廠的強項,還能順道拉抬他們業績
: 別再讓這種畸型的少數人吃到飽吃到吐的商業模式拖垮3G/4G網路了
請恕我離題
本土公司的沉默其實並不是網路速度的關係
這些網路應用並不是高流量的產物...
台灣原本也有傲視全球的搶先網路串流服務 僅此一家
他叫做 NOW.in
全球唯一最早興起的線上廣播電台
使用者快速散布 很快就全球化了,似乎開始看到能走向youtube一類的曙光...
結果被我們自己的官員告倒查封。
台灣人並不是搞不出這種公司。
出了一個youtube 又有一個now.in ... 足以自豪了
還好youtube是生在國外,不然也難以逃過被鬥倒的命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