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技術空洞的OPPO 超越蘋果是假象

作者: am711206 (阿爾提克斯)   2017-02-04 02:10:26
※ 引述《boyhjw (boyhjw)》之銘言:
: ※ 引述《MicroSolid (微硬)》之銘言:
: : 說穿的oppo如果真的有技術 就不會把整隻手機從裡到外做得跟iphone一樣
: : 連app圖標都設計得一模一樣 更不用說外觀 簡直只差沒有把apple的logo換成oppo
: : 那些有技術能夠自己研發的公司 像是蘋果三星華為都有自己生產零組件
: : 用這種模仿方式 零組件全部從別的供應商買 組一組後再來低規高賣
: : oppo最擅長的只有開實體商店和打廣告 等到其他廠商實體商店也做起來 就是oppo的末路
: : 技術空洞的OPPO 超越蘋果是假象
: : 2016年,OPPO、vivo成為現象級的手機品牌,不僅將小米等一眾品牌甩到身後。甚至直逼
: : 華為的第一寶座。筆者注意到,近期有消息顯示,在中國市場,OPPO也擠掉了蘋果的龍頭
: : 地位,佔據了中國最暢銷機型排行榜榜首位置。然而,經過2016年的爆發後,OPPO、vivo
: : 已成眾矢之的 ,打法單調、技術空洞的OPPO、vivo,很難持續高速增長,超越蘋果只
: 是假
: : 象,恐陷小米式「盛世之憂」。
: : 錯位競爭並非超越蘋果
: : 這幾天,很多媒體都援引了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的一個數據稱,iPhone被OPPO擠下最暢
: : 銷手機榜首位置。報告顯示,在2016年最暢銷機型排行榜中,蘋果iPhone 6S所佔市場
: 份額
: : 僅2%,2012年以來,蘋果首次跌出中國最暢銷機型排行榜榜首的位置,排名第一的是OPPO
: : R9,市場佔有率達4%。
: : 從數據看,蘋果確實敗北。但仔細分析後你會發現,OPPO的成功上位其實是錯位競爭的結
: : 果,如果以此為據得出OPPO戰勝蘋果甚至會統領整合手機市場的結論,那顯然是荒謬的。
: : 首先,蘋果在大中華區的業績下滑是多重因素造成的結果,OPPO、vivo並非主要原因。在
: : iPhone主打的5000元以上的價格段,真正對其有威脅的品牌並不多,目前看也只有華為、
: : 三星這兩家。隨著華為技術實力和營銷能力的穩步提速,其已經在全球市場對蘋果形成了
: : 事實上的挑戰。
: : 筆者認為,除了外部原因之外,iPhone本身的缺陷也是造成業績不佳的原因。Counterp
: oin
: : t市場研究總監尼爾·薩拉表示:快充、OLED屏幕、大容量電池和雙攝像頭正在成為智
: 能手
: : 機市場的新賣點,但這些功能在iPhone 6s上全部缺席。雖然iPhone 7 Plus有了雙攝像頭
: : 和大電池,但其售價太貴,難以在中國市場大賣。
: : 其次,OPPO錯位競爭iPhone,並未對iPhone形成實質性危險。OPPO R9作為OPPO的旗艦
: 機型
: : ,其售價也不過2500元,只能算定位中端市場。而iPhone一直以來都是高端市場的領導者
: : ,主攻5000元以上市場。此外,就城市市場而言,有研究公司數據顯示iPhone仍最暢銷
: 。K
: : antar數據顯示iPhone 7是中國城區最暢銷的機型,其份額為6.5%,排在第二的是OPPO R9
: : ,份額為4.7%。因此,儘管2016年OPPO R9的整體出貨量更大,但並不能說明OPPO超越
: 了iP
: : hone,只能說明OPPO錯位競爭的成功。
: : 再次,OPPO單一機型市場佔有率與往年相比並不夠高。2016年OPPO R9的市場佔有率達4
: %,
: : 與其他品牌相比佔據榜首位置。筆者注意到,往年最暢銷機型,像iPhone、紅米等,市場
: : 份額大致會在10%左右,市場爆發力更強。這意味著,手機市場的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
: ,OP
: : PO R9此次的登頂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 : 中端市場將被聯合壓制
: : OPPO R9系列在中端市場的成功,應該說是洞察了先機,踩到了風口。2016年,經過小
: 米「
: : 性價比」洗禮的手機市場,已經處於升級的關鍵階段。
: : 去年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6%,達4.65億台。去年,OPPO出貨量同比增長109%
: : ,vivo增長78%,華為增長21%。從這一數據也可以看出,主打中高端市場的OPPO、vivo和
: : 華為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越來越多的手機品牌,開始注重佈局2000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場
: : ,放棄或者減少在千元機市場廝殺。
: : OPPO R9能夠將iPhone擠下暢銷手機的榜首位置,也是因為iPhone並沒有一款與OPPO、v
: ivo
: : 和華為競爭的中端產品。但iPhone沒有,國內其他品牌會迅速佔位,從而形成類似千元機
: : 曾經的激烈競爭態勢。
: : 筆者瞭解到,有數據表明,2016年上半年國內手機均價提升至1503元,相比2015年同期增
: : 長114元。下半年,一些主流國產廠商紛紛發佈售價3500元至4000元的手機,有品牌已經
: : 將價格拉升至萬元左右。
: : 一些品牌已經有了主打中端市場的旗艦機型,比如三星的Galaxy C系列、小米的Note系列
: : ,而華為的NOVA系列、酷派的S系列等,此外樂視、360、榮耀、努比亞等品牌也都通過提
: : 升配置競逐中端市場。
: : 小米的成功是由於踩准了功能機向智能機轉換的風口,但小米模式在最近5年被快速複
: 製後
: : ,小米也跌落神壇。
: : 筆者認為,OPPO、vivo抓住了新一輪換機潮的市場契機,通過廣告營銷、線下渠道驅動增
: : 長,在中端市場取得突破,但很可能重走小米的老路,被快速複製和聯合壓制後,迅速跌
: : 落神壇。
: : 技術空洞難獲持續成功
: : 現在提到OPPO和vivo,很難將核心技術與這兩個品牌聯繫起來。二者身上與技術略有關聯
: : 的標籤大概也就是拍照了。但即便是拍照,OPPO、vivo也只是將其與時尚流行相結合,走
: : 的仍是單一的營銷路線。
: : 無論是曾經的小米,還是現在的OPPO、vivo,只能各領風騷兩三年,無法像蘋果、三星、
: : 華為一樣持續獲得成功,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營銷有餘,但技術空洞。
: :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之前公佈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科技公司專利實力榜單中,華為高
: : 居榜首,手機企業中,三星、中興躋身前五。在全球各類關於技術研發的新聞中,很難看
: : 到OPPO、vivo的身影。
: : 再看看國內。1月19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佈2016年共受理髮明專利申請133.9萬件,發明
: : 專利申請受理量排名前10的企業中,華為、中石化、樂視屬於第一梯隊,發明專利申請量
: : 在4000件以上,華為4,906件位居首位,樂視以4197件位列第三,OPPO以3778件位列第五
: : ;格力第七、小米第八,發明專利申請量在3000左右。
: : 可以看出,無論是全球還是國內,OPPO、vivo都不是技術派,與當下的市場地位極不匹配
: : 。對比三星、華為,OPPO、vivo的短板十分突出。以華為為例,其在全球設立了16個研發
: : 中心,36個聯合創新中心,全球累計專利授權50,377件,PCT(專利合作條約)申請數量
: : 連續兩年位居榜首。三星則幾乎在手機的所有核心部件領域都有佈局,包括芯片處理器、
: : 存儲、屏幕等,牢牢佔據了產業價值鏈的高端位置。
: : 在筆者看來,手機企業的營銷、渠道能力應建立在技術能力之上,核心能力缺失遲早在市
: : 場的競爭中處於被動。
: : 實際上,關於三星減少對OPPO的OLED屏幕供給的新聞並非空穴來風,小米也在努力推進自
: : 主芯片的研發,這些跡象都表明營銷和渠道的成功只能獲得短暫爆發,技術空洞無法讓手
: : 機品牌獲得持續成功。
: : 新聞:驅動之家 http://news.mydrivers.com/1/517/517831.htm
: 雖然一直不喜歡oppo和vivo,但這兩家已在中階市場站穩是不爭的事實。 由於中階手機
: 的定位基本都是外觀時尚,效能夠用,品牌不low(小米這方面吃很大虧)即可,對技術
: 上的要求並不苛刻... 你跟不懂it的消費者宣傳驍龍821有多猛還不如直接跟他說驍龍八
: 核(625)比較有效....
: 至於零部件自主的意義,特別是自主soc,除了有拉低成本的可能性外(量不夠大反而虧
: ),最大意義還是取得供應鏈話語權。最典型的例子是去年上半年各家都還在搶緊俏的82
: 0時,華為的950機型已經賣了快半年了.... 與其比誰的芯片好不如比誰先上市有的賣更
: 有意義。
: 而對於像驍龍650/625這樣的中階soc而言,一般不會有旗艦soc的產能問題,所以所謂的
: 技術缺少自主性,對ov的限制並不大。而且今年的中階芯片也會步入14nm/16nm時代,效
: 能方面更無需擔心,對於ov這類主打中階市場的廠家我只看到利好...
: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對不太瞭解3C的人 買之前都不一定會查資料了
通常都是DM看一看 把價格在預算附近的手機挑出來
最後就依個人喜好做最後決定
①有賺頭感:定價扣綁約價差最多的
②外型取勝:挑最順眼的
③信任型:店員推薦的
④文案型:把廠商文案讀一讀,寫得最屌的
⑤朋友推薦:詢問朋友意見再決定
⑥廠牌型:自己印象中最大廠牌或品牌形象佳的
⑦前車之鑑:把之前用過覺得不好用的牌子刪去
會買中階機的大概不脫以上幾種選機法
個人是覺得OPPO會熱賣 外型及廣告是加分蠻多的部份吧
作者: joshua781021 (youren)   2017-02-04 19:06:00
有楊冪跟田馥甄就好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