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貪婪」成就蘋果 1 兆美元市值之路…
由於美股大漲,加上第二、三季財報皆破歷史紀錄,蘋果市值在日前成就了驚人的 1 兆
美元。不過外媒《TechCrunch》卻評論,指儘管蘋果能夠達成這項紀錄,無疑是因
iPhone 帶來的成功,但蘋果的「錙銖必較」也反映在 5 個產品細節,顯示蘋果的 1 兆
美元市值,仍包含了刻意在商業模式上「榨取」每一分營收。而在蘋果前所未有富裕的今
天,仍看不出想改善這批「缺點」的痕跡。
《TechCrunch》並評論這套產品哲學為「貪婪之路」(The greedy ways)。
首先是容易破損的充電線。儘管蘋果曾表示其 Lightning 和 Mac 充電線為環保材質,焚
燒回收時幾乎不會產生有害物質,但代價之一卻是線材較為脆弱,即使正常使用也容易破
損,導致用戶需要另外購買。
而一條用於 iPhone、iPad 的原廠 Lightning 線,定價則是台幣 690 元。
第二則是相對隱匿的訂閱制管理機制,如 Apple Music。而蘋果除了將訂閱藏得極深、不
容易尋找,續訂時也不會通知用戶,直接向用戶綁定的信用卡取款。
第三則是新 MacBook 上的蝶式鍵盤。這個新的鍵盤設計儘管後續在 2018 年款 MacBook
Pro 上加入一道抗塵薄膜,但自 2015 年起推出這設計卻有著容易入塵、導致按鍵失去作
用的瑕疵。這項設計亦與 Lightning 線一樣,曾遭用戶上法院控告,要求蘋果須免費修
復。後續蘋果亦針對一些機型提供免費召修。
第四,則是蘋果取消了 iOS、macOS App Store 的網站分潤計畫。原先,蘋果會向這些部
落格或網站得來的購買連結,回饋 7% 的收入,但隨著蘋果自己推出 App Store 廣告平
台,官方已在今年 8 月,宣佈將從 10 月起取消分潤機制,嚴重影響一些 App 評論網站
的生計。
最後,《TechCrunch》則點名 2016 年的 iPhone 7 取消 3.5mm 耳機孔,以及新款
MacBook 全面採用 USB Type-C 接孔,導致用戶得多花一筆錢入手轉接器。
《TechCrunch》或許還漏掉了一條:透過產品容量和隔代差異,劃出更細緻的產品差別訂
價。比如將 iPhone 7 設定成 32GB 起跳,但為了將 iPhone 8 定價拉高、並為 iPhone
7 保留價格帶,蘋果選擇將 iPhone 8 設定為 64GB 起跳,但定價也是比 iPhone 6s、
iPhone 7 更高的 25,500 元。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819000253-260204
自從賈伯斯過世之後 庫克竟然帶領蘋果走向貪婪
這1兆美元 贏的並不光彩
甚至庫克因此強力審查大陸app store 一味討好大陸
更不忘跪舔川普 兩面討好
或許蘋果帶給我們科技的溫度 但是 值得我們更深入反思 這是我們想要的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