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1pha ([αλφα])
2018-08-20 23:11:00※ 引述《winterson (含淚復活長期持續更新)》之銘言:
: ※ 引述《bf000777966 (joe)》之銘言:
: : 最近Htc一直在創新低,實在很難想象這是一間曾經左打蘋果,右打三星的公司,請問H
: tc
: : 時到底有什麼優勢,我同事有一隻早期的手機,我看也沒有特別突出,難道是因為當時
: 對
: : 太弱僥倖矇到的嗎?
: Htc全盛期有錢有技術
: 即便到了M7已經明顯走下坡時
: 還是能推出M7這種叫好不叫座的手機
: 所以技術能力是完全沒問題的
: 問題是
: 為什麼後來美國電信商都不太叫貨
: 三星是幾乎每款手機都能鋪好鋪滿
: 但Htc就東上一支西上一支
: 而且價格也不漂亮
: 手機再好 行銷再會
: 消費者買不到有什麼用
: htc根本不是行銷有問題
: 而是營運本身也不知道花生什麼事
印象中那時候美國的問題是專利戰的關係。
當時HTC整個起飛有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跟美國電信商取得合作關係。
當時民眾其實還有沒太多對於智慧手機品牌的概念。
但是對電信商的熟悉程度非常高。
因此靠著跟電信商聯名去打市場,讓HTC在一開始在市場成長非常快速。
但是後來遇到了專利戰的問題,
而且還敗訴,
導致HTC不得不全面性地下架。
HTC下架,身為通路的電信商蒙受巨大的損失,
之後進貨當然不敢進供貨有問題的廠商,
當專利戰的問題解決了,HTC想再跟電信商取得合作關係時,
其他競爭對手早就趁虛而入。
另外一點就是,當時HTC取得絕大的優勢的時候,
品牌的認同方面並沒有下太多的功夫,
使用者大多買HTC的手機,其實認同的不是HTC,
而是認同電信商。
他們買HTC是因為認同電信商所推薦的手機,不是因為HTC這個牌子本身。
所以當其他廠牌趁虛而入時,電信商就推薦其他廠牌,
使用者用其他的廠牌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加上本身對於HTC品牌的認同度就沒有那麼高,
因此HTC在專利戰結束後,並沒有辦法讓原本他們的使用者回心轉意。
至此就一路下坡。
其實台灣很多企業都是這樣,只想走輕鬆簡單的賺錢路。
品牌是一條很艱辛的路。
但是HTC這牌子剛創立的時候,一點都不艱辛,
因為他們走的是巧路,
把品牌的credit都給了電信商。
當發現通路都不給他們面子後,才發現自己的品牌其實一文不值。
台灣有太多廠商是這樣了…
台灣在品牌轉型的關鍵時期沒有跟上,真的很令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