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挺Spotify,畢竟我抵制廚師掌舵的蘋果
但看了板上幾篇回文想了想
這種情況不就跟Costco那種量販店推自有品牌是一樣的意思嗎?
其他廠商必須付出通路上架費,而自由品牌不用
如果說創新的話,在便利超商或是量販店一樣也有模仿其他業者新研發的口味、產品的情形
啊?
不能因為說他們規模比較小就不同標準看待吧?
雖然我是忠實Google粉外加果黑
但這件事有邏輯清楚一點的可以點出我的盲點嗎?
※ 引述 《ReDmango (10K高清天才小釣手)》 之銘言:
統整:
:
: 1. Spotify 在iOS上架的版本,禁止以任何非App Store付款方式付款,
:
: 必須讓蘋果抽30%。(Google Play Sotre不禁止)
:
: 2. 蘋果時常會阻擋Spotify優化更新。
:
: 3. 蘋果禁止Spotify和其他同類服務在Apple Watch和Home Pod上架。
:
: 4. 蘋果禁止透過Siri使用Spotify。
:
: 5. 蘋果禁止Spotify透過Email與使用者聯繫。
:
: 6. 蘋果禁止Spotify在App中宣傳透過其他平台付費訂閱的方式。
:
:
:
: 上架平台,遵守平台規則很合理,
:
: 但是當蘋果自己是競爭者時,這件事就有不對等競爭的疑慮了,
:
: 蘋果的服務不用30%關稅,其他競爭者的多30%關稅。
:
:
: 這件事已經有踩到了線,所以才有論點可以狀告歐盟。
:
:
: 君不見搭載光是免費的Google Apps,Google都被歐盟罰了上兆,
:
: 不公平交易,如果不被歐盟罰,那真的會讓人對歐盟的標準有疑惑。
:
:
: 尤其蘋果的串流服務是後來才殺入市場的,
:
: 夾帶30%關稅優勢可以輾壓競爭者,
:
: 同理這個商業模式也可以延伸到未來的各種串流服務,
:
: 我們也可以看到蘋果今天要推出自己的影片串流服務了。
:
:
:
: 以前是Spotify很火,蘋果就推一個服務,利用30%關稅優勢搶占市場;
:
: Netflix現在很火,蘋果也將按照這個模式,也利用30%優勢搶占市場。
:
:
: 未來還有甚麼線上服務最火最賺?蘋果都可以按照這個邏輯殺進去。
:
: 對於龍頭級的就算了,但對於新創是一項大檻,
:
: 因為新創永遠不知道你成功後會不會被迎頭一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