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pchome訂,昨天一大早送來。
https://i.imgur.com/i6y9sJS.jpg
手機挺漂亮的
https://i.imgur.com/FNTdXFL.jpg
https://i.imgur.com/XElJSdu.jpg
配件很陽春,不過我也沒在用手機附的線跟充電頭(我以前用AVIER/現在用ANKER的線)
https://i.imgur.com/QLwxr7t.jpg
盒子裡有附一個清水套,但套上去還是沒辦法擋住堅挺突出的鏡頭。
保護力也趨近於零吧,如果留下這支手機使用,應該會去網拍找個便宜空壓殼。
https://i.imgur.com/5A4KJ01.jpg
卡槽是三選二,不過SIM1/SIM2的順序跟三星/HTC相反,先插進去機身的是SIM2。
即,小米是「SIM1」與microSD共用,S9+跟UU都是SIM2與microSD共用。
(我因為這樣一度不能上網....SIM1放的是預付卡,設定選單改過來就好)
因為是當二號機(插平常少用但會接電話的兩支門號),取代的是HTC UU。
感想:
跟UU比,外放音效不夠大聲,但開到最大也不會破音。
有3.5mm耳機輸出,音質普通,隨身耳機推得動的程度。
螢幕,有人說紅米NOTE7比紅米NOTE5好很多,我不知道後者是有多慘啦。
但這塊螢幕跟UU比,大概是DVD與藍光的差距吧,落差很大非常大。
耗電,嗯,應該是我第一款中國手機,總算能理解到為什麼有人說S9+不算續航強,
為什麼UU根本不能用,這手機耗電部份應該是最有感的。
這邊先提一下,之前用過的手機...因為檔案遺失,甘特圖只有舊的:
https://i.imgur.com/y4QKMED.png
精簡版只到2015年,三月換了NOTE4跟HTC M8:
https://i.imgur.com/3oEiVwQ.png
不過那之後也很簡單:
NOTE4/S5/M8 →(2016春)S7/NOTE4 →(2017冬)S7/UU →(2018春)S9+/UU,至今
所以,這支是第一款中國手機,應該沒有錯吧(?)
紅米NOTE7跟HTC UU放在一起,屏佔比差非常多
https://i.imgur.com/tDyoimI.jpg
介面上,因為受不了小米現在把「上滑」固定為開啟小米搜尋,
下載了去年十月開放下載的小米poco桌面,變得跟一般Android一樣有APP Drawer了。
上滑就是APP Drawer,這我可以。
APP Drawer居然是直向而不是橫向,沒關係我原本的二號機是HTC UU啊。
跟S9+擺在一起,機身大小與可視範圍居然差不多。
https://i.imgur.com/WdJpNP7.jpg
不過螢幕預設的色溫偏高,原本跟S9+擺在一起顏色差很多(這張是調整過的),
上網查了一下好像是7500K?所以進紅米NOTE7的「護眼模式」調到跟S9+差不多的感覺。
使用上,以可視範圍來說跟S9+差不多(看底下按鍵就可以分辨)
https://i.imgur.com/dSwE1ed.jpg
https://i.imgur.com/jDzqXNt.jpg
紅米NOTE7的虛擬鍵偏中間,偶爾會按不太到。
拍照部份,昨天沒去吃什麼好料的,只有師大路滷味:
https://i.imgur.com/cTalvHH.jpg
「以六千塊來說,好像拍照也不差嘛」,大概是這樣。
附帶一提這是S9+
https://i.imgur.com/RapmD1b.jpg
我的使用習慣是:不ROOT、不刷機、原則上不裝.apk,所以希望是原廠就堪用。
紅米NOTE7這樣玩了兩天,還算是可以接受吧。
結論:
紅米NOTE7比起我還在當手機板板主時的六千元手機好太多了。
不管是堪用的拍照,還可以接受的螢幕,還是順暢度,以及屏佔比、續航力,
都讓我不禁嘆息,過去真傻:
"當年我曾以為手機到了高原期,但只證明了我跟預測失準的分析師一樣是個傻子。"
總之,跟再前一天訂但還躺在門市的ASUS ZenFone Max Pro M2相比,多了:
1. TYPE-C
2. QC快充
3. wi-fi支援5GHz,802.11ac
不過除了電量少一些,紅米NOTE7還少了NFC功能,
但對於二號機來說,這影響不算太大,我想Max Pro M2應該會直接不開箱退貨吧。
用了一年半的UU,也可以進抽屜當備機了。
下一次換手機,應該是年底的NOTE10或是明年的S11吧,把S9+在保固內拿去舊換新。
以上,微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