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蘋果出現7警訊 長期投資人要當心了
2019-04-12 22:45經濟日報 記者湯淑君╱即時報導
蘋果公司重新奪回美國最有價值企業的榮銜,股票市值回升到大約
9,450億美元,股價漲回200美元上下,今年來股價漲幅達26%。情況
看來似乎再好不過。
但Futurum Research分析師紐曼12日在MarketWatch撰文指出,深入
研究蘋果會發現許多隱憂,可能使蘋果股票在未來一、兩年變成高風
險投資,這將是十餘年來首見的情況。
以下是紐曼認為值得投資人關切的七個理由:
1. 蘋果的市場已飽和
蘋果iPhone只占智慧手機產業總銷量的19%,卻囊括了87%的獲利,表
現出色。問題在於,出貨量已下滑,蘋果甚至不再逐季公布iPhone銷
量以淡化下降趨勢。由於iPhone創新改良幅度小、售價又提高,許多
民眾等更久才換新機或改買別牌手機,這對iPhone占獲利比重高的蘋
果是壞消息。
2. 蘋果不再爭當業界最佳
在執行長庫克領導下,蘋果對投資人利益的關注更甚於對用戶的重視
,產品創新與設計變成次要考量,投資人擺第一,殊不知蘋果長期事
業的興衰成敗取決於能否贏得消費者的心,而不是能否取悅華爾街。
這令人聯想到鮑爾默(Steve Ballmer)時代的微軟,全神貫注於為
股東衝高短期獲利,卻錯失行動、雲端和大數據商機,直到現任執行
長納德拉上台才扭轉局面。
3. 蘋果面臨身分認同危機
蘋果昔日以挑戰者之姿,給市場帶來破壞式創新。要改變現狀須「不
同凡想」。今天,蘋果市場地位坐大了,反而失去身分認同感、使命
感和願景。這說明為什麼蘋果現在的事業企圖包山包海:想成為信用
卡公司、另一個Netflix、新聞業的讀者文摘,或許也想成為擴增實
境(AR)公司,甚至汽車公司。最糟的是,蘋果一再回頭找靈感,而
不是往前看。紐曼形容「(蘋果已故共同創辦人)賈伯斯有願景,庫
克則有試算表」。使蘋果產品偉大的不是試算表,而是願景。
4. 蘋果一再錯失主導創新的機會
賈伯斯是市場開創者,擅長從有潛力的新產品類別中開拓出全新的市
場,而且在仔細評估風險後,拿捏出不快不慢、恰到好處的時機推出
產品,據此奠定成功基礎。反觀今天的蘋果,似乎不再有能力或意願
開創新市場,為未來成長搭起新舞台。蘋果本可能成為智慧家庭公司
,但讓亞馬遜或Google搶得先機;蘋果本可能成為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XR)公司,儘管市場耳語傳得沸沸揚揚,蘋果至今尚未打
造出革命性的XR產品,眼睜睜看著微軟、臉書和Magic Leap在這領域
超前。
5. 蘋果變成落後者
在智慧手機方面,華為和三星以螢幕折疊技術、5G和眾多先進功能重
塑智慧手機。對照下,蘋果iPhone仍大致沿用2017年規格,支援5G的
進度落後安卓陣營至少一年,甚至有人揣測蘋果要到2021年才會推5G
手機。電腦方面,PC廠商正以常時連網電腦(Always Connected PCs
,ACPCs)重新改造筆電,反觀蘋果MacBook仍走慢吞吞漸進改良路線
( 至今還沒有觸控螢幕?)蘋果最強的競爭對手都已推出令人印象深
刻的VR產品,蘋果卻停留在「著手研發」階段。人工智慧(AI)方面
,蘋果的Siri可謂市場上功能最弱的數位助理。在其他業者快馬加鞭
推出令消費者耳目一新的酷炫功能之際,蘋果若維持10%至25%的改良
步調,產品訂價高出對手貨一大截的日子恐怕屈指可數。
6. 蘋果產品品質不如往昔
賈伯斯對產品品質非常講究、挑剔,以確保產品出廠時盡善盡美。但
在庫克領導下,蘋果產品推出後爆出瑕疵的傳聞屢見不鮮,需要更多
軟體更新解決問題,某些情況下甚至連硬體狀況都須修復。紐曼舉例
說,MacBook鍵盤問題仍未解決,令Quartz一篇評論質疑蘋果到底還
在不在乎PC。消費者付較高的價錢,是想獲得更佳的體驗,這種品管
問題只會疏遠原本因講究品質而投入蘋果懷抱的消費者。
7. 蘋果的信任問題漸增
紐曼表示,近幾年來,蘋果「不當行為」增加了,例如被指控對消費
者撒謊、竊取智慧財產、霸凌供應商等,這將加深消費者對蘋果的懷
疑和反感,也可能對他們的購買決定產生重大影響。在社群媒體大行
其道的時代,一家企業能否贏得消費大眾的信任,至關緊要。
紐曼的結論是,蘋果目前的地位不會一夕崩垮,但核心的成功指標已
大不如前,至少已有七個警示燈亮起,這還不包括與高通(Qualcomm
)訴訟戰和押注中國市場可能帶來的傷害。綜合觀之,紐曼預見這些
問題勢必導致蘋果成長減速,可能意味未來數年獲利縮減、股東權益
報酬率下滑,使投資這檔股票的長期風險升高。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3752946
心得:
我倒是認為沒有那麼嚴重,蘋果確實近幾年比較少推出令人眼睛亮到不行的爆炸性產品
但是產品整體還算是穩健,小部分的特殊新功能也還是一直有
近年來的代表像是FaceID、瀏海全螢幕應該都算手機領域的創新與吸睛點
往後也不少致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