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推出「天璣1000」、開啟5G SoC處理器戰爭
新聞連結:
http://bit.ly/2ONJeU4
新聞原文:
聯發科於2019年11月26日正式對外發表了旗下首款整合5G數據機的單晶片(SoC)行動處
理器「天璣1000」,預期在2020年第一季會有搭載天璣1000的手機上市。另一方面,競爭
對手高通也預計將在12月初的技術高峰會(Qualcomm Tech Summit)發表整合5G數據機的
處理器產品。從陸續公布的消息來看,新一波5G手機晶片大戰正在上演。
聯發科5G SoC行動處理器「天璣1000」
聯發科5G SoC行動處理器「天璣1000」代號為MT6885,是聯發科5G SoC布局的第一波產品
之一,採用最新的Arm Cortex-A77為主要核心,同時整合自家的5G數據機曦力(Helio)
M70,並由台積電的7奈米製程生產。同時,該處理器還搭載新一代的AI運算元APU3.0,讓
處理器能更有效率的運行AI相關應用,例如拍照等。在傳輸方面支援Sub-6 GHz頻段,並
同時支援獨立(SA)和非獨立(NSA)組網。目前,傳出已有OPPO、VIVO、小米和華為等
中國手機品牌將採用聯發科的5G SoC處理器。聯發科計劃將在2021年再推出四個5G SoC處
理器,採用更新的Arm核心版本以及台積電的6奈米EUV製程,持續搶佔5G手機晶片的市場
。
各家大廠的5G SoC戰略不同
雖然各家大廠的5G SoC規格大同小異,但仍能從中觀察出不同的5G布局策略。三星雖然是
這波5G浪潮的前段班,但可能是受限於製程不順或產能限制,因而選擇採用8奈米製程打
造SoC行動處理器,後續再以最新的7奈米極紫外光(EUV)製程打造獨立的5G數據晶片(
Exynos 5123)。其實,三星Exynos 處理器大部分用於自家行動裝置上,很少搭載在其他
業者產品上;並且最近三星將關閉德州CPU核心部門,將改採用ARM授權的核心架構。三星
一直使用內部開發的Mongoose CPU內核自行開發(in-house) 處理器,推測三星也不太可
能完全放棄Exynos處理器晶片業務,未來將資源轉移到努力將CPU與GPU/NPU整合才是重點
。
高通也即將於2019年12月初發表兩款5G SoC的處理器產品,包括:高階處理器型號為驍龍
(Snapdragon)865以及中階Snapdragon 735,兩者皆會是整合5G數據機的SoC處理器,在
傳輸方面會有別於目前已發表的5G SoC,將同時支援Sub-6 GHz及毫米波(mmWave)頻段
。但,不久前,高通驍龍 SDM 7250 晶片委由三星在7奈米 EUV 製程代工,因三星製程問
題導致良率受影響,拖累產量低於預期。以致,委給三星代工生產Snapdragon 735和
Snapdragon 865可能會轉移部份給台積電。
聯發科的策略是先鎖定中國手機業者,先推出支援Sub-6的5G SoC搶佔市場,後續再推出
更全面的5G處理器產品,因而籌組5G大聯盟,例如:聯發科與英特爾聯合宣布,將合作針
對筆電的5G解決方案,聯發科負責5G數據機開發與生態,英特爾負責軟硬體整合。
配合國家5G商轉政策,華為、三星搶先推出自家5G 手機晶片
其實,品牌業者也興起自主開發5G數據晶片或處理器。從蘋果與英特爾合作到最後英特爾
失敗退出,最後蘋果決定自己來。華為算是開發較順利者,因為找對合作夥伴,委由海思
設計及台積電代工,而順利於2019年9月將5G手機Mate 30 搭載5G處理器麒驎(Kirin)
990,採用前一代的Arm Cortex-A76為主要核心,以台積電的強效7奈米極紫外光(N7+)
製程生產,同樣也整合了AI神經運算元(NPU)和5G數據機。同時,三星也發佈了旗下第
一款5G SoC處理器獵戶座(Exynos)980,以三星的8奈米製程打造,採用Arm Cortex-A77
為主要核心構架,同樣也具有5G數據機和AI神經運算元。
結語
在2020年第一季將會開始有搭載5G SoC的手機陸續上市,屆時將帶動5G網路進到消費者的
手中,代表正式宣告5G時代的來臨。隨著5G商轉及滲透普及,5G 晶片應用將跨產品延伸
,充滿想像空間。企業在開發5G晶片之同時,應以全方位思維進行市場布局。
心得:
目前華為三星和聯發科都已經發表自家的5GSoc行動處理器。蘋果可能還在和從Intel買來
的基頻晶片部門磨合,可能沒那麼快設計出自己的5GSoC。另一方面,三星和高通也都發
表了5G數據晶片。不過,手機處理器一定要整合數據晶片嗎?將來一定是這個趨勢嗎?對
消費者而言,處理器有沒有整合數據晶片的差異會很大嗎?對手機品牌廠而言,SoC有助於
cost down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