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台恐大增 學者籲訂電磁波長期暴露標準
2019-12-10 05:30:00
〔記者楊綿傑、羅綺/台北報導〕5G科技將把人類帶入通訊更進步的時代,透過高速
傳輸享受各種智慧應用,但其訊號傳送距離較短,可能需以擴增基地台數量來彌補傳訊
,這也引發電磁波對人類影響的健康疑慮,有學者建議政府應訂定「長期暴露」標準。
電磁公害防治協會創會理事長、嘉南藥理科大食品科技系副教授陳椒華表示,爬梳國外
文獻,發現住在基地台、廣播電台、雷達等附近居民罹癌率上升。她多年前針對台南七
股氣象雷達做過田野調查,發現在附近工作的魚塭漁民,一半以上罹癌、殘障或死亡,
都顯示電磁波有疑慮。
陳椒華認為,5G速度更快,能量更強,要考慮不只基地台增加問題,還有民眾使用相
關電子設備時的暴露風險。目前針對基地台電磁波規範都只有「短期暴露」,建議政府
應該訂定「長期暴露」標準。
成大電機系教授李忠憲則說,5G發展是世界趨勢,但5G頻道過去沒有使用過,是否
對人體有影響,應該要理性面對,建議政府多進行相關研究。
從事電信測試多年的資深工程師表示,已進行5G發展的國家,都是先從既有4G基地
台去做升級調整,台灣初期發展也應會如此。未來逐漸有更多樣化的應用後,可能才需
擴增基地台。
環署:暴露標準與多數國家相同
環保署則表示,暴露值並無分「長期」或「短期」,環保署制定的「限制時變電場、磁
場及電磁場暴露指引」,是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支持的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
員會(ICNIRP),於一九九八年及二○一○年所訂定的一般民眾暴露環境電磁場參考位
準值,也是國際多數國家所遵循標準。其中,手機基地台及無線網路部分,不同頻率也
都有不同的暴露指引規範。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37817
心得:
5G的頻段多半在更高頻率,穿透性不理想意味著要有更多的基地台
來自嘉藥與成大的兩位學者都提出疑慮,政府也應該支持相關研究保障人民健康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