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連結:
https://technews.tw/2021/02/10/analysis-android-ios-system/
2.原文標題:
為什麼 Android 用戶期待升級,iOS 卻打算降級?
3.原文來源(媒體/作者):
作者 愛范兒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0 日 0:00
4.原文內容:
新舊系統分割線左右,一些人想進去,一些人想出來。想進去的人指的是 Android 用戶
,想出去的是 iOS 用戶。
網友說「Android 想升級,iOS 想降級」,可分為兩部分看,
「Android 用戶想升級」與「iOS 用戶想降級」。
不可否認,Android 和 iOS 都臻於成熟。如今每次大升級很少出現新功能、多風格變化
,更多是「打磨」細節,以及更嚴格的隱私管理。似乎有種步入中年,逐漸佛系的感覺。
Android 與 iOS 現狀:穩步向前
運行 Android 系統的設備眾多,每年新機更新頻率穩步提升。要讓廠商騰出資源相容,
統統有 3~4 年更新週期實屬難事,也不太現實,更別說 Android 陣營有大部分都是定價
萬元以下的薄利多銷機型。
Google 前後推出 Project Treble 計畫,並開始逐步與晶片廠商聯手幫第三方廠商減壓
,降低相容難度。但實際上主動權仍在第三方廠商手上,並未達到預期效果。
相對來說,「Android 用戶想升級」指的更是中國客製系統,如 MIUI、ColorOS、
OriginOS 等,比原生 Android 更懂中國人使用習慣,也懂得本土化服務,帶來更優秀的
體驗。
近年來中國 Android 手機不僅硬體參數比拚,也陸續在系統軟體體驗下功夫。小米
MIUI 繼續領跑,曾被詬病系統體驗不佳的藍綠大廠(OPPO、VIVO)也憑藉 colorOS 和
OriginOS 後來居上,獲得不錯口碑。
另一方 iOS 系統升級就好很多,每代產品(iPhone、iPad)都幾乎有 5 年更新期,意味
著可安心使用 5 年。最近蘋果又為無法升級 iOS 13 的 iPhone 6 系列推送 iOS 12.5.1
,又為 iPhone 6 系列續命一下。不過自 iOS 11 開始,iOS 愈來愈不穩定倒是不好的兆
頭。
拋開系統封閉和開放不談,iPhone 之所以有夠長更新期,最關鍵還是蘋果對底層硬體的
掌控力。從晶片到記憶體、從螢幕到相機,幾乎所有硬體底層,都由蘋果一手掌控,且相
對 Android 設備,運行 iOS 設備較少也是客觀原因。
步入「2 位數」版本的 Android 和 iOS,某些特性也愈發統一,系統更新似乎沒有以前
「大步流星」,漸漸「鵝行鴨步」。
Android 升級新系統就像過年
初始階段,Android 靠開源吸引 HTC、Motorola 等廠商製造設備,以及 T-Mobile、
Verizon 電信商推廣,崛起同時也讓 Android 順勢站在 iOS 對面。
從時間節點來看,iOS 要先 Android 一步,雖然兩者不同方向,但 iOS(當時還是
iPhone OS)的確給 Android 一些啟發和思考。後續 Android 成功,離不開 iOS 助力
。
隨著越來越多廠商推出 Android 智慧手機,Android 也開始野蠻生長時期,硬體、軟體
參差不齊,也是此時漸漸埋下零碎化的種子。
當時 iOS 滑動體驗、過渡動畫較好,也成為 Android 追趕的目標。因此 Google 在
Android Jelly Bean(4.0)引入「Project Butter」,旨在讓 Android 如奶油滑順。
Android 野蠻生長期內,更針對系統本身調整,還未考慮不同市場本土化。這也為中國廠
商帶來契機,MIUI、Flyme 出現恰好彌補原生 Android 本土化的缺失。
後續 Google 開始在設計語言動手,大舉推動 Material Design,不僅 Android 系統,
還逐步擴展到 App、Google 網路和行動產品,提供一致性使用體驗。再往後就是
Project Treble 和與高通聯合,為廠商減少 Andorid 系統零碎化。近來原生 Android
系統開始注意隱私管理、更細緻的權限管理最佳化,朝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中國客製 UI(現在叫系統),核心與 Google 一致情況下,逐步本土化、多功能。最好
例子就是 MIUI,誕生時 MIUI 介面不太 Android,一些特色功能深入人心。且 MIUI 用
戶可在論壇提交新功能申請,若熱度夠高, 很可能整合到下一版 MIUI,也實踐
Android 開源的精髓。
Android 發展路上佈滿荊棘,每次大版本升級,都會因底層大改而「放棄」一部分設備。
Android 大版本升級不易,舊設備升級一次,就好像過年。
無論原生 Android 還是中國客製系統,都在穩步向前,幾乎沒有「走彎路」。硬體更新
讓很多人換機就完成新系統升級,且新系統往往率預新機,有一定獨佔期,新機配合新系
統,自然比舊機加舊系統體驗好,老用戶自然也想早點「嚐鮮」。
iOS 11 開始,每次升級都「有苦說不出」
初始階段,iOS 以穩定性著稱,再加上高於 Android 系統的起點,iOS 穩定好用深入人
心。但 iOS 發展過程其實有幾個節點,把 iOS 推上風口浪尖。
一是 iOS 7 風格大變,從曾經「擬物化」轉為十分簡潔的「扁平化」;一是 iOS 11 出
現大量 bug,帶來苦不堪言的體驗;還有一個是 iOS 11 期間出現的「降頻門」。
扁平風格的 iOS 7 理念超前,後一年 Google 的 Material Design 其實也是一種扁平化
設計風格。系統設計語言方面,蘋果與 Google 似乎有一絲默契。扁平簡潔風格的 iOS
7 引領蘋果四大系統設計風格走向,也颳起「偏平」潮流。
但當時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花花綠綠」的扁平簡潔風,因此不少擬物化粉絲不願意擁抱
iOS 7。有趣的是,iOS 7 推出半年後,知乎就出現「當初認為扁平化很醜的人,有沒有
改觀?」問題,不少曾看不慣扁平風的網友最後都讚不絕口。iOS 7 設計風格改變只是表
面,並未帶來使用不便和功能缺失。
後來 iOS 11 隱藏的各種系統級 bug,讓以穩定性著稱的 iOS 顏面掃地,iOS 11 也被戲
稱為「bug 之王」。
iOS 11 系統級 bug 一覽(部分):
Telugu 字符 bug。
iOS 11 後,一些 iPhone 與 AirPods 無法配對。
iOS 11.1.2 iPhone 6、iPhone 7 黑螢幕重開機循環。
iOS 11 中「計算器」bug。
iOS 11.2 iPhone 6 Touch ID 失效。
同時 iOS 11 期間,iPhone 出現「降頻門」。iOS 會根據電池性能自動降低 iPhone 的
性能(也就是降頻),但過程全自動,並不會通知用戶。面對指責甚至訴控,蘋果最終道
歉,iOS 11.2.5 系統更新加入電池狀態查看功能,以方便用戶查看和管理手機電池使用
情況,以及降低電池維修價格。
受 iOS 11 的 bug 和「降頻門」影響較多的是 iPhone 6 系列,而 iPhone 6 也是史上
銷量最高的 iPhone 系列,總共 2.2 億部,iOS 11 bug 波及大範圍,影響力自然非同一
般。
後續蘋果增加 iPhone 新品數量,從每年一台擴充到現在四台。現存 iOS 支援的營幕解
析度也到新高,iOS 相容量增加,新功能也增加,導致 iOS bug 增多。
iOS 11 一直到最新 iOS 14,可明顯感受到系統小版本號增多,除了持續最佳化,也是快
速更新修復 bug。近年來蘋果 Public Beta 計畫,也是想把 bug 測試版時就解決。
簡單說,iOS 11 開始,iOS 穩定性不如此前,後續 iOS 系統也或多或少有系統級 bug,
雖波及範圍不如 iOS 11,但 iOS 依舊沒有恢復往日「穩定」榮光,用戶對升級還是「心
有餘悸」。
Android 和 iOS 都在加碼「安全」與「隱私」?
Google 和蘋果一直都希望積極更新,一方面是為了減少零碎化,另一方面是提高設備安
全性。
智慧手機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承載的東西也越來越多,行動支付、生物辨識、瀏覽喜好、
使用習慣等大數據,系統安全等級自然也越來越高,系統不斷升級,不僅為了獲得新系統
新功能,更重要的還是個資安全。
iOS 為舊設備推送更新,實則還是修補漏洞,並非發善心,而是正常行為。其實與
Google 為 Android 系統推送的安全修補程式類似,無論 Andorid 還是 iOS 暫時進入
穩定期,都在朝更穩定和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只是穩定性 iOS 似乎還受 iOS 11 餘波影響,每次系統更新,仍然時不時蹦出小 Bug,
讓用戶心有餘悸。即便如此,iOS 依舊有目前最好的生態體驗。Android 提升穩定性的同
時還帶來許多新功能,再加上幾波宣傳攻勢,用戶對新系統、新功能也趨之若鶩。
當穩定的 iOS 不再穩定,混亂的 Android 不再混亂,漸漸就有「Android 用戶期待升級
,iOS 卻打算降級」說法。其實更準確的是,系統體驗方面 Android 已追上來了。
5.心得/評論:
這點真是要為iOS用戶抱屈
每次都有越升級越耗電或者是越卡的錯誤印象
哪有手機用三四年會不變更耗電或變卡的
為什麼這麼堅持要糟蹋自己的光陰呢
定期的固定換手機不是對自己的使用體驗比較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