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連結:https://bit.ly/2ZknKak
2.原文標題:“左侧返回”的逻辑已成为iOS的体验瓶颈
3.原文來源(媒體/作者):36kr/雷科技
4.原文內容:(本文章經過文字轉換處理。)
在某些細節上,iOS 已經遠不如 Android
作為曾改變整個手機市場的作業系統,iOS 已經發表整整 15 年了。可能有些讀者至今仍記
得賈伯斯用手指滑動解鎖手機的畫面,正是那一滑,開啟了手機的手勢交互時代。iOS 也正
憑藉著全新的交互方式和出色的動畫成為當時 Android 的模仿對象。
https://i.imgur.com/1OY1oYP.jpg
在早些年,我們一看到 Android 加入了什麼新功能或是新手勢都會下意識的認為這是藉鑑
iOS。但事實上 iOS 早已不再是那個被人爭相模仿的對象,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經遠遠落後於
Android,其中讓小雷感觸最深的莫過於 iOS 這過於落後的返回機制。
奇怪的返回邏輯
如何讓手機返回到上一個頁面,一般來說我們只需要將手指放在手機的左/右邊並向內滑動
即可完成動作。但 iPhone 它只給你提供了左手返回手勢,甚至在某些應用程式的某些界面
上,你只能將左/右手掌上移後再拿大拇指去點擊左/右上方的返回按鍵。
這個返回邏輯是小雷完全不能理解的,如果你使用的是螢幕較小的 13 或者 mini,這個問
題影響可能不大,但在 Pro Max 上這個返回邏輯就非常讓人抓狂了。考慮到 iPhone 13 Pr
o Max 的重量和寬度,你不得不雙手握持手機以保持重心,而這些情況是我在 Android 上
從未遇到過的問題。
https://i.imgur.com/REP3Hkh.gif
在簡單查詢資料後,小雷發現這個返回邏輯很多年都沒有修改,在 iOS 6 與之前,我們主
要是通過點擊返回按鈕進行返回動作,而且當時的我們也早已習以為常,因為它足夠簡單、
直觀,所以在早期我們根本不會去在意什麼操作邏輯。
但隨著 iPhone 5 的發表,越來越多使用者發現蘋果的操作邏輯已經有點不人性,因為 iPh
one4S 及之前的 iPhone 屏幕比例為 3:2,在這個螢幕尺寸/比例下,手指可以輕鬆覆蓋到
螢幕的大部分區域,賈伯斯也把這個尺寸/比例稱之為黃金比例。
https://i.imgur.com/LorJhRW.jpg
雖然 iPhone5 的螢幕尺寸只增加了 0.5 英寸,但它的螢幕比例變成了 16:9,這有什麼問
題嗎?當然有。
https://i.imgur.com/uXpBg1F.jpg
由於螢幕縱向尺寸的增加,使用者的手指不再能輕易點擊左上角的返回鍵,使用者就感覺到
沒有原來用的舒服。
在 iOS7 發表時,蘋果總算加入了滑動螢幕返回動作,並不是蘋果聽到了使用者的訴求,而
是因為在那一年蘋果發表了 iPhone 6 以及 iPhone 6 Plus,螢幕尺寸也從之前的 4 英寸
提升到最大 5.5 英寸。不過這套邏輯在 4.7/5.5 還能正常使用,而且因為 3D-TOUCH 的出
現帶來了新的動作手勢:左側重按滑動以切換 app 和打開程式切換器,使得側滑返回稍微
「正常」了那麼一點。
https://i.imgur.com/ld6tycv.jpg
但隨著 iPhone X 的到來,全螢幕設計使得 iPhone 的手勢大改,但唯獨側滑手勢沒有更改
,再加上快速切換 APP 的手勢被移到下方橫條處,此時的左側手勢只剩下返回一項功能,
隨著 iPhone 尺寸的增加,左邊側滑這個手勢越來越難用,操作也越來越不人性。小雷也專
門調查了身邊的一些朋友,發現大部分用戶都是用右手滑手機,左側返回這個手勢對於他們
來說確實很難用。
為什麼蘋果不改?
說到這裡,有一點是需要補充的,iOS 與 Android 不同,iOS 的「返回」指的是返回上一
層頁面而並非是返回上一步操作,這就會導致另一種情況的出現。比如我們在 BiliBili 觀
看評論區的評論時,在 iPhone 上使用滑動返回的動作,就會直接退出影片頁面,而 Andro
id 版則可以回到評論區。
https://i.imgur.com/kqrFrtR.gif
https://i.imgur.com/yY5mjoY.gif
上為 iOS,下為 Android
簡單來說,就是你根本不知道下一次側滑返回到底是回到哪個頁面,當然也有人會覺得它很
不錯,因為這返回手勢很符合 iOS 的操作邏輯和視覺動畫播放邏輯。
說實話,這些問題其實在 iPhone X 發表之前就存在了。為什麼那時候不覺得是問題或者說
提出這些問題的人少呢?因為當時的 Android 用的是「三大金剛鍵」,小雷認可它的實用
性確實很高,但這個設計有個劣勢,那就是「佔空間」,或者直白點,就是「醜」。所以對
於不能接受醜的人來說,iOS 返回的不方便也沒那麼難以忍受。
https://i.imgur.com/p7urdKH.jpg
而如今,Android 的返回鍵已經進化成全螢幕手勢了,雖說 iOS 在動畫方面還是要比 Andr
oid 強上不少,但起碼已經是在同一個層面上。這時候,不思進取的 iOS 側滑返回的手勢
的缺點就會被無限放大,導致許多像小雷這種從 Android 轉移到 iOS 陣營的用戶會對其進
行吐槽。
至於蘋果為什麼要採用這種返回手勢,小雷猜測蘋果大約是執行它們的設計原則,既從右向
左推出的視窗要保持從左滑動返回、從下彈出的視窗就要從上向下縮回去,蘋果自家 APP
通通適用這個規律。如果其他 APP 也能遵循這個規律,那麼蘋果返回手勢難用的問題絕對
不會被擺到檯面上。
但現實是大量第三方 APP 選擇直接無視這個規律,比如前文提到的微博、BiliBili,甚至
有些 app 支援一部分頁面滑動返回,某些頁面卻不支援,數量一多自然會導致使用體驗碎
片化。如果你很熟悉這個 APP 還好,如果是一些比較陌生的 APP 你還得花時間去研究它的
手勢動作到底是怎麼樣的。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現在很多軟體廠商對手機版本的不重視,很少去考慮使用者體驗到底如何
。合理的手勢交互其實能讓更多使用者給出高評價,但是很可惜,現在很少有專門去為了手
勢交互考量,都在忙著堆產品功能。
從動畫體驗上來看,Android 是遠不如 iOS 的,而且在短期之內很難追上,但從綜合性體
驗上來看,iOS 的多個 APP 的綜合性(在側滑返回方面的)體驗是不如 Android 的。
真正好的交互方式是什麼?
在小雷看來,手機廠商要想做出一套真正好用的交互方式,必須同時滿足這幾點:
‧ 功能越少越好,降低學習成本;
‧ 跟手、可收回;
‧ 流暢。
第一點其實很好理解,如今的手勢交互充分地發揮了作用,輔助使用者高效率作業或使用功
能,它就成了使用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簡單的手勢操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畢竟不是所
有人都有那個耐心和記憶去學習這些複雜的交互手勢,功能越少體驗越好,使用者用起來才
會更加得心應手,免得像前文一樣還要思考「這一次操作到底是做什麼」。
第二點即跟手性,相比於 iOS,很多 Android 廠商從很早開始就堅持手勢必須跟手的特性
,而且支援收回。這種細節對提升體驗非常重要,會讓使用者感覺更加隨心所欲,指哪打哪
,但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不少中國 Android 廠商更是為此重寫了很多
底層程式碼。
https://i.imgur.com/w9ZQHML.jpg
為什麼跟手很重要?因為使用者不是先想好目的,才做手勢的,想法和手勢是同時發生的,
於是跟手性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最後則是流暢部分,關於這點其實沒什麼好說的,目前主流的幾個作業系統/UI 都符合這
一個特點。
作為手機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環,手勢交互的出現奠定了近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手機形態發展
。但隨著折疊螢幕、捲軸螢幕等新型態手機的出現,手勢交互或許也該進化一下了。
5.心得/評論:
我們都知道 IOS 的側滑手勢算是一個極需要去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雖然蘋果沒有想要修
的意思,可能是覺得現在的單手模式就很夠用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