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 已經很成熟,
連我這個3C換換病患者都很難提的起勁換機,
現在唯二會讓我有興趣換機的就是折疊螢幕跟快充技術的發展.
即使快充帶來的方便性提升是巨大的, 但充的慢這件事並不致命, 大家也已經習慣.
我之前是使用120W快充的手機, 因為公司政策的限制, 只好改用25W慢充手機,
直到現在還是非常懷念快充.
原因有:
- 無論有線無線, 充電總是限制了手機的移動範圍跟握持方式,
越少充電時間能讓手機的使用方式更自由, 也不需要到處找插座.
- 對行動電源的依賴減少.
我自從用了120W快充後, 基本上很少需要行動電源,
在會議中間/出門前短短的幾分鐘就可以充飽,
同樣的時間5W慢充幾乎沒帶來電量的改變, 只能無奈帶著行動電源繼續充.
- 即使需要行動電源, 也能讓手持笨重的行動電源時間大幅縮短.
比方說在外面需要查地圖找路時發現手機沒電,
就必須要手裡拿著手機+線+行動電源一兩個小時, 非常痛苦,
如果是快充, 10分鐘後就可以把行動電源收起來了.
- 充電習慣改變.
慢充使用者的習慣大多都是沒事就插著充, 能充盡量充, 要走再拔起來.
用了快充以後基本上沒在充電, 都是到發現快沒電, 才充個10分鐘.
至於為什麼大廠不做都是中國小廠在做呢?
- 大多數使用者沒有意識到這功能的重要性.
經過這麼長的時間, 大多數的使用者已經習慣且調整生活方式來適應慢充,
沒有意識到這是個重要的痛點,
而且是當你告訴他以後, 他還會想辦法找一些理由來說服你這東西不重要的程度.
因此, 對於大廠, 快充的優先性並不是很高,
還有很多使用者更想要的東西得要做.
- 大廠不缺差異化.
大廠對手機規格與功能的話語權很大, 很容易做差異化,
反之小廠在訂好的遊戲規則下沒有太多能做差異化的東西,
快充是少數幾個有辦法做的, 因此大量投入.
- 大廠追求安全穩定, 不能冒險.
充電嚴格說起來還是相對比較有危險性的功能,
大廠在這方面出了一個差錯就完蛋, 毀天滅地,
連續數個月的頭條, Samsung就是個例子.
反而小廠出了包, 可能就是出來說I'm sorry, 或是倒給你看, 報導個幾天就沒人在乎,
自然比較敢冒險, 用激進的方式推進一個相對高風險的功能.
- 大廠利潤率抓的較高, 成本會被放大.
利潤高導致每加個東西, 其成本在終端售價都會被放大數倍,
增加額外成本都要三思, 免得終端產品貴到賣不掉.
小廠利潤低, 多加點成本對終端售價相對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