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到本季球員的成長之前,我想先來跟大家討論一下何謂"農場"及其大概的
運作方式.
那麼所謂的農場呢,就是種植作物供給我們食物的地方,完。
......
.....
....
...
..
.
好啦,認真說
農場就是指二軍或是小聯盟之類的地方,其主要目的是用來訓練培養球員,
"正常"來說每個球員在進入職業後依舊會持續成長,
一般來說我們定義球員的黃金成長期約莫為18~23歲這個階段
(也可以看成高卒畢球員經歷五個完整球季,大學畢業球員經歷兩個完整球季),
24~25是能否在一軍賽場上找到固定角色的關鍵期,
之後的體能顛峰期以及衰退期這邊就不多加討論了。
大部分球員在過了黃金成長期之後,就會開始慢慢定型,
要繼續有爆炸性的進步難度會變得很高,
所以才會要在這個階段的球員能有夠多且穩定的出賽頻率去培養,
畢竟"棒球"這項運動可是相當的吃比賽經驗。
至於要如何適當的分配出賽機會呢?
那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這次要介紹的是本季成長許多的投手群
在前二軍投手教練杉山賢人的教導下,幾位小朋友都有明顯的進步,
動作的穩定性跟球種的威力都有提升。
我認為33教練這季做的最好的是”投手定位”,
懂得讓合適的人被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局數分擔做的不錯,
該吃先發局數的有吃到,不至於分散過多的局數至roster filler上。
而這次會提到的投手有以下幾位,
蘇俊羽、張明翔、林宗緯、葉文淇。
蘇俊羽
https://imgur.com/mqM2ws3
(圖取自CPBL官網)
1996/10/30 (21歲) 今年為第二年完整球季 平鎮高中畢業
178/65 R/R 2015年中華職棒季中選秀會Lamigo桃猿第五指名入團
本季成績:
一軍
G:2 GS:2 IP:8.2 10SO 6BB G/F:0.077(1/13) HR/9:4.15(4) BB/9:6.23 SO/9:10.38
Era:12.46 Whip:2.42
二軍
G:17 GS:13 IP:72.2 37SO 27BB G/F:1.195(92/77) HR/9:0.61(5) BB/9:3.34 SO/9:4.58
Era:5.95 Whip:1.72
本季是阿蘇第一次完整以先發角色丟完一年,一二軍累積共吃了大概80局左右,
個人認為第一年輪輪值能吃完這樣的局數已經算不錯了。
防禦率或許偏高,但考量到今年二軍是彈球年與首次丟職業賽季的輪值,
這樣的成績其實不會太差。
只是仔細來看逐場先發的表現會發現,
其實在丟到中段左右的比賽時,壓制力會不如前半段好,
因此很容易看到前4局丟得好好的,但卻在5局左右就崩盤。
以一個先發投手來說,會碰到這種情形是正常的,
如何去改善這個問題是他未來如果要當先發的主要課題之一。
今年二軍滾飛比是還不錯的1.19,相較於去年的0.97算是有不錯的進步,
而從影片裡也能觀察出來之前令人詬病的arm slot偏低有稍稍改善,
但其直球還是有太平的問題存在。
從一軍的數據就可以略為觀察出來,雖只屬小樣本,
但僅僅8.2局裡竟只製造了一個滾地出局,這就有點誇張了。
不過這不代表他的直球沒有威力,8/23一軍那一場比賽其直球製造的揮空數其實並不少,
高起來的直球對面想打卻打不到,證明直球還是有一定品質存在。
阿蘇使用的球種有四縫、滑球、曲球、大曲球跟指叉。
直球均138(先發) Max 146 品質不錯,初末速相差不多,
但其出手點會把這優勢抵銷。
滑球為其第二球種,是他除了直球外常用的對決球,也是其變化掌握度最高的一顆。
與直球的出手方式相差不大,品質普通,大概是聯盟水準左右.
曲球為其第三常用的變化球,掌握度不若滑球好,因此與直球的動作有些許不同,
時常用於搶好球數,變化幅度不錯有成長成比滑球更好的第二球種的潛力。
大曲與指叉的使用頻率不高,與其掌握度不佳有關。
丟大曲時的動作過於明顯,效果也不是很好,
指叉的掌握度則是有待加強,太常直接砸地板導致騙不太到打者揮空氣。
至於動作方面,個人覺得問題比較大的是前腳的穩定性不佳跟出手點太平。
前腳的穩定性不佳是吱二投手全體共通的毛病,
導致這個情況產生的原因是前踏腳的施力不完全,
沒有完全將力量傳導到上半部,導致力量往其他地方散失。
可能是因為drop and drive機制的drop做得太過頭,蹲的太低前腳也跨得太多,
導致重心轉移沒有做好,要是能改善蹲得太低出手點的問題或許也能一併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