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上沢直之繳出了近2場最好的內容下 可惜的以一分之差落敗
雖然中間有不少亂流 不過比之前堆壘包自爆好多了
中島的盜壘是可以去嘗試 畢竟都是創造一個Chance
杉谷的打帶跑就真的衰到 都挖地瓜了 甲斐還傳得出去
不過王柏融今天的表現絕對是夠的
只是變化球攻擊能力絕對是首要的課題 至於左投就只能多打
尤其是軟投派類型的(EX:辛島航 榎田大樹)
第三打席對打者有利的時候 甲斐由於知道上一打席配直球被打
這一打席改用滑球 接下來面對森唯斗的打席也是攻擊變化球 但找了手套
以下為逐場打席
第一打席:空三振
速球(B) 速球(S) 速球(S) 滑球(界外) 指叉(三振)
千賀這一場的狀況雖然沒有上次面對的時候這麼恐怖
但水準還是依舊到位 狀況好的時候
速球和指叉球是很難分辨的 加上本身的球速夠快
滑球自然能起到保護作用
很多日本投手即使速球的品質很好 但對決的時候還是以變化球為主
所以為什麼有些曾待過MLB體系的洋將 到以變化球為主體的NPB反而會適應不良
第二打席:中安
速球(B) 指叉(B) 滑球(S) 指叉(B) 速球(中安打)
這一打席的選球就比上一次冷靜多了
直接把外角149KM的速球帶向了中外野 把二壘上的近藤送了回來
第三打席:一壘滾地
速球(S) 速球(B) 速球(B) 指叉(B) 滑球(一壘滾地)
選球還是跟上一打席一樣 只是在球數落後時
甲斐這次改配了滑球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變化球的攻擊能力反而成為了未來的首要課題
第四打席:遊飛
彈指曲球(S) 指叉(S) 指叉(B) 卡特(遊飛)
處於對打者劣勢的情況 從一開始就用變化球搶到好球數領先
最後一顆卡特球來迫使出棒 剛好也是最不擅長的打擊位置(內角高)
基本上
王柏融一直跟典型的洋將不同 選球有耐心 但長打能力出不來
不過來到這裡時 早就不是一個長距離的打者 反而是中長程的打者
高安打+高上壘率就是王柏融最好的模板 不過變化球能力是首要課題
所以為什麼去年清宮上來創了新人紀錄 但之後卻頻頻吃虧
主要也是常被變化球騙到+太積極出棒(新人的通病)
至於留言提到的近藤
其實他不是沒辦法擊出全壘打啦 只是要他開砲的機率真的頗低
畢竟他從來都不是以長打為賣點的打者
本人也曾經這樣說明過 去年有一半的HR都是在交流戰所擊出的
不過他真正恐怖的地方反而是上壘率
去年洋聯上壘率王是柳田悠岐
通常在洋聯接下來想到的是 秋山 吉田等人
沒想到反而是近藤 不會刻意去求安打 反而以上壘為目標
這樣的打者反而成為了另一個難纏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