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算是比較技術攀登的隊伍,也做了一些新的嘗試,所以有開了一個小小的討論會,檢
討這次隊伍在山上的一些流程,覺得值得留一篇記錄給大家參考(嗯,還有人會來這裡看
文嗎哈哈哈哈);也歡迎大家對本文討論內容,還有本支隊伍,踴躍提出建議或是疑問,
畢竟技術類的東西就是要多方討論才會進步、成長,希望大家不吝賜教。
不過對於隊伍本身有疑問的話,建議可以先看一下上面的記錄,會比較好討論。
二、會議記錄(05/01 檢討)
1.二號瀑布過完之後,肌肉boy開始認真催進度
a.肌肉:前面時間比預期花的還多,擔心會撤退,因此比較積極的希望隊伍保持行進,
也會比較要求繩子要往前傳,班底可以往前先把繩子架好,加速地形通過效率
b.浚名:基本上我認為肌肉boy這次沒有什麼大問題,提出來只是想提醒大家一下,因為
像這次溪谷本身真的是他媽的滑不溜丟,所以進度趕太兇反而容易出意外,加
上因為滑,在溪谷移動能力優良的班底如我(自認XD),也不太能自在的前後
來回移動,這種時候如果隊伍又拉得比較長,出狀況會很難即時救援;總而言
之還是那句老話:行進效率和隊伍安全要去平衡(這就是經驗和個人功力了)
。另外補充一點,有些領隊可能會在意班底在沒有溝通過的情況下就直接開始
對隊伍下指令(我是不在意啦XDD,而且我覺得班底有在注意隊伍狀況,思考
決策這件事很棒),特別是新手領隊,他們會需要有人和他們溝通、解釋決策
,這樣他們才會成長。
c.新生:蛤?(沒有感覺到被催進度....
2.關於開繩時機
a.浚名:只要判斷可以提升隊伍的行進效率,或是安全,就直接果斷開繩吧!不用特別
在乎後面那個人的攀爬能力好不好(意即那個人是否有能力自己爬上來,俗稱
solo,不在考量範圍),然後開繩不限於慣用的短繩(10米短繩),長sling、
長快扣,只要能讓人抓的踩的都可以拿來用;這件事情在長天數隊伍(或是地
形密集的兩天隊)會有比較顯著的影響。
註:攀爬能力好的人,可以自己爬上來沒問題,但這樣可能要花3分鐘,相較之
下抓個繩可能十秒就過了。
b.肌肉:人身腳點很棒,肩膀或大腿被踩不會痛,大家可以放心用力踩沒問題(謎:只
有你吧....,跟肌肉不會累一樣)。重點是如果用人身腳點,常常就能少開一
次繩,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c.總結:建議大家可以視情況善加利用人身腳點(還有手點,俗稱友情之手,但記得要
直接抓到手腕的近端,要直接握著對方的ulna還有radius),這一次大家人身
腳點使用的很熟練很流暢,超棒der!
3.雙子繩攀登(twin rope;動力繩+靜力繩)
前情提要:這次使用了pseudo-twin rope 來做攀登,先鋒者的操作方法基本上和一般的
twin rope相同,但使用的並非雙子繩,而是一條動力繩搭配一條靜力繩(兩
者本身皆為single rope);同時,確保者也只有將動力繩入確保器而已
a.優點:先鋒攀登墜落時,會由動力繩吸收衝擊,對保護點造成的衝擊力會比較小,至
少數據上來說肯定是比較小的,所以理論上可以降低保護噴出的風險,因此先
鋒者的安全還有心理舒適度皆能有效提升(特別是後者);此外,因為使用雙
子繩的攀登模式,因此second用的靜力繩不會偏離路線,造成保護難以回收的
狀況(也有降低擺盪進入瀑布風險的功能)。
b.本次使用問題
i.難抽繩(路線較長,接近架站點時)
ii.兩股繩互相糾結交纏(大概發生在第二個保護之後)
iii.呈上,先鋒者使用靜力繩架站後無法直接從頂部將動力繩抽出;second的人也很
難將動力繩移出快扣(要先解螺旋,要有helicase的功能)
c.討論
i.有兩種可能,一開始覺得可能是因為兩股糾纏(等效繩徑變粗),造成磨擦力較大
;另一個可能是攀爬路線過於曲折,且連接保護得快扣未適當延長,造成轉折過大
,導致繩阻(rope drag)過大才會抽不動
ii.家弘(確保者)表示,於確保處並沒有觀察到兩股繩子糾纏的狀況,確保上也沒有
不順暢的感覺,和平常先鋒確保差不多(註:使用的是ATC)
iii.針對兩股繩量子糾纏的情形,大大們(永暉、生化人)表示,雙子繩基本上很難
不捲(換句話說,捲很正常,也應該不會影響攀爬),入快扣時也不需要特別分
左右,就是兩股一起入就對了
d.結論
這次肌肉boy在上面抽不動繩的主因應該是路線轉折過大(詳情參考記錄),和兩股繩
發生量子糾纏沒有太大的關係;另外,大大建議先鋒者攀爬時,靜力繩可以不用每個
保護都入繩,可以隔一兩個保護再入繩,只要能有效避免路線擺盪、偏離過遠即可
註:請確實鑑別single rope, half rope, twin rope的不同,注意不要混淆
4.低延展性靜力繩
a.家弘:繩子很硬,在輕裝沒有大背的情況下不好背,容易滑動;沒有感覺特別吸水,
也沒有覺得前後重量有差。
b.肌肉:建議以後可以多帶,延展少,jumar 很好推。
c.小班:延展性低的繩因為比較硬,通常可以不用抓jumar底下的繩就順利地往上推,使
用者體驗相當良好。
5.繩隊交換先鋒
a.肌肉:在預計要輪流先鋒的情境下,不一定要一次爬很長的距離,多切幾個繩距或許
效率反而會比較好。
b.小班:中間的保護點可靠,而且又有好站平台的時候,可以作固定繩轉換(一般常用
雙套)。
c.浚名:不要全然無條件的相信溪降bolt,不能當作在龍洞(一般而言,溪降bolt都是
一次性使用的,沒有特別預期要反覆使用;再來就是說,你也不知道是誰打的
,施工品質和材料品質都是未知);如果要用於確保站架設的話,建議還是要
搭配自己放置的保護作為備援(back up),因為bolt的狀況其實很難單從外表
判斷(裡面生鏽外觀不一定看得出來)。
d.浚名:這次交換先鋒運作的不是很順暢,一開始裝備的分配就沒有跟大家交代清楚,
導致繩隊交換時裝備的移交不完全,先鋒者沒有充裕的裝備可以使用(明明軍
火十分充足);理想上的運作是,行進時先鋒裝備由兩組繩隊平均分擔,遇到
地形時,先鋒組要記得跟另外一組領取所需裝備,要進行交換時亦然,但需特
別注意最後一位second的人是否有足夠工具可以回收路上的保護。
e.昊瀚:事前對於哪個地形由哪一組繩隊負責沒有共識(領隊表示:我很抱歉,計畫趕
不上變化),所以沒處理好裝備交接;有時候一個地形要分成多少個繩距攀爬
要當下才能決定(才有辦法判斷確保站的位置),建議之後只要爬完一個繩距
,意即只要有架站,就交換先鋒,如果大家之後都有這個默契的話,應該就不
會忘記裝備交接。
f.浚名:因為吉祥物臨時鳥隊,所以人力稍微有一點缺乏;結構上是沒有安全的疑慮,
但我為了要顧新生,就會被迫常態性地待在隊伍的後方,會比較沒有辦法一直
去前面協助先鋒組;之後開隊時可以多注意一下,新生照護人力還是很重要的
g.小班:真的缺裝備的時候不要冒險硬上,寧願犧牲一點時間等裝備到齊再出發(請班
兵以火力掩護我)。
h.家弘:一號瀑布攻完之後,後面一段地形是昊瀚直接solo過,因此其他人就直接先走
,沒有交換先鋒,最後我收了兩段繩,導致最後所有繩子和裝備都在我身上,
全部人都在上面等我,不知道這樣會不會影響效率?
(回應小結:效率已經最大化了,因為隊伍結構的關係,要看顧新生,能連續
攻擊的地形數目本來就有限,而且在連續通過一段地形後,本來
就也需要收隊,讓大家喘口氣同時檢查人員狀況比較好。)
6.橫渡固定點架設
a.昊瀚:一號瀑布前段,第二繩距的保護點是用sling直接套巨石;當時我是考慮到巨石
的直徑巨大,而且墜落後的預期受力方向是向下,所以選擇直接用sling套石頭
,但後來想想跟攀者最有可能造成的是側向受力(因為是橫渡),所以應該使
用拴牛結之類的做法來預防滑動,避免保護點脫出的狀況。
b.浚名:沒錯!一個良好的保護點除了保護先鋒者之外,還要能保護跟攀者,特別要注
意兩者墜落時造成的受力方向常常不太一樣,放置保護時若有餘裕可以多想一
下。另外提醒一下大家,使用jumar推橫渡繩確保時,前面一定要用鉤環固定,
避免繩子脫出!(這很重要,務必記得)
7.哨音
a.肌肉:這次的哨音讚。(謎:自賣自誇)
b.玟宜:有沒有過地形需要幫忙,想求救時可以吹的哨音?
c.浚名:一般來說沒有這種設計,但通常會約定「出大事」的哨音;我一開始都會約三
聲長音+兩聲短音(三長兩短XDD),但後來覺得太麻煩太複雜,改成直接亂吹
一通(用力亂吹就對了)。
d.肌肉:可以固定約三聲長音(討厭混亂沒有規則,追求真知定理的鐵錚錚漢子)
e.其他人:危急情況時不一定能吹出三聲長音(ex.正在瀑布內洗spa),而且有既定形
式的話,就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判斷是求救信號(要等那個人吹完);總之
,隊伍對於哨音有共識就好,基本原則是要有「出大事」這個哨音。
f.小班:三聲短哨音的話有點難辨認,不建議使用短音。
g.昊瀚:推jumar和先鋒的情境已經大不相同,不會有搞混「下一位」以及「take」的情
況,建議推完jumar的訊號可以短而明確就好。
h.浚名:總體來說,哨音設計上要好分辨(溪谷背景噪音很大),然後隊伍有共識即可
;另外強烈建議要有「詢問狀態」的哨音(aka「衝三小」)。
i.家弘:不同繩距間的哨音可能會互相干擾,雖然機會感覺不大,但還是要意識到有這
個風險。
8.哨音改進(結論)
a.「解除確保」可以取消,用不到。
b.「詢問狀態」的哨音:一長兩短。(設計理念:長音可以先引起注意)
c.已同步更新於中溯講義之中,可自行參考(肌肉boy說會直接更新)
9.無線電
a.浚名:無線電於待機狀態下不會很耗電,短天隊可以多加利用。
b.家弘:攻擊時會不會有防水問題?
c.浚名:原則上先鋒者是架完站才會開無線電,但底下的吃瓜團可以一直開著,方便溝
通。
10.學員裝備使用
a.家弘:第一段的時候學員就噴裝;建議行前訓練除了使用方法之外,也要教導如何正
確收納裝備,避免噴裝。
b.浚名:只是小小提醒,掛在裝備環上的裝備,長度不要下垂超過膝蓋(建議最多到大
腿中段),不然很容易勾到或是踩到,影響行進跟攀爬;再來就是,裝備盡量
是分給會用的人攜帶(所以如果不會的話就教到會!)
三、小結
去雲林放假兩個禮拜,終於打完啦 XDD
社版的關注程度比我想像中還高呢!
總之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提出建議和想法,或是問題來討論討論~
(但我的回覆效率應該不會很高就是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