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MWT第八屆徵文獎作品集》讀後感(下)

作者: geniusleuth (Hope Brings Opportunity)   2011-07-19 18:36:55
〈少女的祈禱〉◎風神
這篇作品是我最感興趣的一篇,雖然我要到今年才把這本作品集看完,但是早在
入圍結果出來之後,我就已經稍稍看了五篇的開頭,後來首獎由這篇奪得,我第
一個想法是「怎麼會?」
因為這篇的開頭明顯是五篇當中最弱的一篇,論文筆,比不上〈刑〉和〈盡頭之
濱〉,論題材,也比不上〈畢業生大逃殺〉和〈索菲亞‧血色謎團〉,這樣也就
罷了,開頭還寫得讓我無法聚焦,就算有「人間蒸發」之謎,但是也稱不上相當
吸引人的謎團,更何況我早就猜到「一人分飾二角」的手法了(我想對推理有些
認知的讀者,看到這個場景,馬上就能聯想到「一人分飾二角」的詭計)。
一直要等到我歷經那劇力萬鈞的轉折和充滿震撼力的結局,我先前那些的疑問和
小說之前的缺失立即煙消雲散。沒錯,我也認為這篇應該是這屆徵文獎的第一名
,甚至就意外性衝擊力道這點來說,在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歷屆徵文獎入圍作品當
中,〈少女的祈禱〉排名第一絕對是無庸置疑的。
不過這篇作品卻還是存在著一些需要改善的小瑕疵,除了先前說過的開頭不夠聚
焦之外,小說中的幾個人物似乎給人一種可有可無的感覺,作者的寫作重心完全
放在少數幾個人身上,我覺得這點是作者處理不當的地方。
此外,誠如決審評審冷言所言,犯人的手法實際實行起來真有這麼簡單?就理論
上來說是說得通啦,但是真做起來有這麼容易?即便這點不會造成結構上的嚴重
缺失,但是能夠盡量將犯案手法設計得合情入理也是推理創作者必須要面對的課
題,畢竟不是每個讀者都是熟讀本格推理、習慣誇張詭計的推理迷,倘若要將推
理小說推廣到一般讀者,除了生活化的取材之外,貼近現實的犯案手法也是不可
或缺的要件。
〈索菲亞‧血色謎團〉◎高普
看完第一名的作品,我心想接下來閱讀這篇〈索菲亞‧血色謎團〉是不是會有些
冷場,這篇才剛讀沒多久,字裡行間的異國情調與專業術語,讓我在閱讀上窒礙
難行,花了不少時間才度過佈局繁複的開頭與中段。
然而,不甚順暢的閱讀感受卻在最後有了劇烈的轉變,最後監獄的場景真可用「
曲折離奇、扣人心弦」來形容,節奏拿捏得近乎完美,尤其當我知道那人竟是大
名鼎鼎的「那號人物」之際,我幾乎要把我內心的驚愕叫喊出來(相較之下,那
個躲在暗處的敘事者製造出的意外性反倒沒那麼強,不過卻有襯托的效用)。
倘若問我這屆徵文獎入圍作品的第一名,我會說〈少女的祈禱〉,因為那篇較符
合推理小說的形式,且可讀性較高,但倘若以整體格局、結構、佈局這些面向來
評判五篇入圍作品的話,〈索菲亞‧血色謎團〉無疑拔得頭籌(比方說:相較於
〈少女的祈禱〉裡有一些可有可無的人物,〈索菲亞‧血色謎團〉的豋場人物都
有其功用)。
此外,隨便問看過這本作品的任一人:在這五篇當中,哪篇讓你覺得作者做的功
課最足,花費心思最多,佈局結構最複雜,格局最壯大?我想大家都會說〈索菲
亞‧血色謎團〉(在看完〈索菲亞‧血色謎團〉之後,我得收回「第九屆徵文獎
當中有篇風格近似《達文西密碼》的作品,它很可能是歷屆徵文獎格局最大的一
篇作品」這句話),但令人驚訝的是,這篇竟然是五篇字數最少的一篇!說穿了
,這就是作者的筆力,作者已經有相當程度的寫作功力,才能如此收放自如。這
篇作品也替這趟閱讀旅程劃下完美的句點。
〔總結〕
整本閱畢,我認為這部作品集堪稱我所看過最佳的短篇小說集,並非過譽(最多
只能說我的短篇閱讀數量不多吧),畢竟單一作家的短篇集欠缺多樣性,而收錄
十多篇不同作家作品的短篇集卻又因作品數量太多,導致水準難免會有落差,甚
至給人參差不齊的閱讀感受。
然而,這部收錄五篇短篇的作品集在題材選擇、用字遣詞、佈局結構這幾個面向
,都達到一定程度的水準,形成了幾近完美的和諧,堪稱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
獎舉辦至今一座醒目耀眼的里程碑,甚至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障礙(我猜想,第九
屆首獎之所以會從缺,很大的可能是被第八屆的水準給害到),也希望這樣的榮
景能在日後再度重現。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相關商品銷售網址】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105235091706
原文發表網址(附書籍圖片與相關網址超連結)
http://crimenigma.pixnet.net/blog/post/2869548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