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版:http://blog.yam.com/wanderland/article/10347555
亞伯特費雪(Albert Fish)是美國近代最駭人聽聞的連續殺人犯之一,具同性戀傾向的
費雪,年輕時具稱曾挾持一百多名兒童。大約四十歲時他開始綁架兒童,侵犯並烹煮他們
。甚至寄信給受害者家屬,詳述他對孩子所做的種種行徑。基於書寫材料提供的線索,警
方循線逮捕了費雪,於1936年讓他坐上電椅。
四十年後,在威斯康辛州的小鎮上,發生一連串兒童失蹤案件,一切犯案手法和費雪
如出一轍,因此當地報紙給了凶手「漁夫」(Fisherman)的稱號。令人髮指的案件接連
發生,警方束手無策,當地陷入一片惶然不安中。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恐怖?其實一切只是史帝芬金向真實人物取材衍生而成的作品。模
仿犯的設定讓故事情節顯的真實,幸好做為讀者的我們只要閱讀,不必擔心漁夫出現在我
家門口。
《黑屋》看似真實案件變身而成的犯罪故事,但揭開栩栩如生的凶案現場後,我門會
發現這是一個幻想故事。為什麼不說科幻?因為書中情節實在超現實到只能在書本或電影
中出現。一切的邪惡由一股未知的神祕力量操弄,擄走兒童為的也是兒童的超能力,主角
必須穿越次元來打擊邪惡。
雖然看似荒誕不經,但仍有其可看性。我特別欣賞的是語言及人。
故事裡,邪惡的一方為了隱藏身分,模仿起德國人說英文;有趣的是,這樣的口音反
而直接使他暴露出自己來。此外,在異空間中的語言也分成兩種,一種能煽動人心、傷害
肉體及精神;相對的,另一種語言能擊退邪惡、給人強大的力量。(突然想到我青春歲月
裡看過的某套少女漫畫《魔法愛莉絲》,不過相較之下,《黑屋》少了夢幻的包裝,赤裸
多了。)但說到底,話語是人說的,要克服或使用都取決於人才是。
大部分的書中人物都非常殘缺又愛逃避,對預兆視而不見,簡簡單單就被黑暗力量喚
醒過往回憶,敗的難看。在美式英雄主義氾濫的今天,他們實在太像正常人了。說不定因
為如此,裡面好幾個凝聚勇氣與力量的老耿都讓我起了滿背雞皮疙瘩(原來我喜歡看平凡
人受苦啊?)。
既然提到那些平凡的傢伙,不得不提一下我崇拜的半死的帥氣盲人亨利。亨利是我讀
過最不盲的盲人了,他總是可以「聽見物體震動的聲音」,像蝙蝠一樣來去自如,又是個
萬能廣播天才。老實說我一開始覺得他驚人的聽力陰陽怪氣的人,慢慢閱讀後竟然變成不
可自拔的追隨者。當亨利和犯人搏鬥時,我嚇出一身冷汗;閱讀他最後的完美演出時,我
痛哭流涕。他老是將要向雷差爾斯看齊掛在嘴邊,但在我心中他早已勝出數倍。如果要在
此類小說中頒個「黑暗中的光明獎」之類的話,我會毫不猶豫的選給亨利˙藍登。
書寫時,史蒂芬金依然不改本性,在作品中嘲諷讀者。一般人閱讀時,總不免把自己
放入其中,享受一同冒險的刺激。但史帝芬金老愛提醒你,「我們現在和烏鴉一起飛在天
上俯瞰」、「我們得走了」、「只有我們知道主角接下來會發生的事」、「一般的小說這
裡就會結束了」之類云云。表面看來讀者似乎高高在上,佔盡優勢,但實際卻是作者與我
們平日閱讀習慣間的拉鋸。
故事的最後看來明顯的還有續集,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史蒂芬金接下來會帶來哪一方面
的刺激與挑戰。
《蒼白皮膚的美感》:http://blog.yam.com/wander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