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情報] 馬刺熱火G4小記

作者: spurs2120 (Fundamental)   2013-06-17 08:04:01
http://lorimer.pixnet.net/blog/post/28601783
http://channel.pixnet.net/sport/carticle/basketball/Lorimer/28601783
(連結為網誌圖文版)
前面四場打完,除了2-2之外,兩隊能用的招都差不多出盡了,剩下三戰兩勝的拼搏,就
是雙方主帥的應變能力,以及球員們的執行能力和臨場狀態的比拼決定2013年冠軍誰屬。
G4時熱火率先改變了先發陣容,將Udonis Haslem拉下,擺上Mike Miller。雖然整場比賽
Miller一分未得,不過這個一大四小的陣容卻顯然有效地在活動力上帶給馬刺困擾,也終
於讓在整個系列前就受到矚目的爭議話題:「馬刺究竟該不該跟著熱火擺一大四小陣容」
正式浮上檯面。事實上,筆者對於馬刺迄今還可以在大部分的時間裡用一大四小跟熱火拼
到這種程度十分意外,陣中的第三長人不論是Matt Bonner或是Boris Diaw,在前四場中
的上場時間(扣除垃圾時間後)都少得可憐,意味著扣除了每場一三節開場時有兩名長人
同時在場外,馬刺幾乎都是擺上了一大四小來跟熱火放對。相較於前三戰,熱火在G4的變
陣讓馬刺被迫正視這個議題。前三戰熱火在場上擺上兩名長人的時間分別為21、18、10分
鐘,第四戰完全沒有。而成效良好的結果,顯然第五戰會繼續使用。而熱火會如此放心用
一大四小的原因顯然是因為馬刺長人相對的禁區攻擊能力不足。
Tim Duncan和Tiago Splitter的組合在防守上的威脅性是很夠瞧的,在前四場比賽中,這
兩人同時在場上的時間合計有39分鐘,Drtg(Defensive Rating,每一百次球權的失分)
是驚人的76.4,比球隊平均少了足足有40.2。知道這數據有多驚人嗎?意思是說,只要不
是這兩人同時在場,其他時間馬刺的Drtg大概會超過120(考慮到Bonner/Diaw可憐的上場
時間,絕大多數是一大四小)。因此,馬刺在對應到熱火一大四小的陣容時,如果能夠把
兩大長人同時擺在場上,效果應該是會很顯著的。這也回應到我們從對陣勇士系列就開始
一再強調的:不要因為對手有很強大的一大四小陣容,就陷入「必須」要跟著擺一大四小
的迷思,同樣也可以考慮用長人陣打爆對方禁區,反而迫使對方必須放上兩個長人在場上
,而沒辦法將自身優勢發揮到極致。對勇士的系列後幾場比賽是如此,溜馬東區冠軍賽的
示範也是如此,而在G3大勝的比賽中,除了免錢的三分雨之外,全隊19個進攻籃板更是讓
熱火守第二波攻勢守到欲哭無淚。而Duncan和Splitter兩人就抓了11顆。加上Kawhi
Leonard,不需要強勢的低位攻擊,這也是另一種迫使熱火付出代價的方式。
而馬刺之所以沒辦法經常使用這套王牌陣容的原因有兩個,Bonner無法發揮作用和Diaw狀
態成謎,這使得馬刺禁區球員基本上就只剩下Duncan和Splitter兩人,以致於勢必得錯開
兩人的上場時間來吃下禁區位置的96分鐘,也導致必須大量使用一大四小佈陣。Bonner的
狀態並不令人意外,熱火和勇士的隊形相似,看看他在對陣勇士時的窘態就已讓人不抱期
待(事實上,他今年季後賽對上湖人和灰熊的表現,就已令人驚豔許多了)。而Diaw的詭
異狀況稍後會提到。
在這樣大量頻繁使用一大四小陣容的情況下,最大的犧牲者恐怕就是Splitter。這系列他
進攻端的表現實在是慘不忍睹,被蓋的火鍋數(7)已經快要追上他的進球數(8)。事實
上,熱火針對他的運動力、對抗能力、護球和傳球能力的不足,做了非常有效的佈陣和防
守方式。在G4比賽中,一旦Splitter和後衛開始打擋切,防守球員會切斷他往籃下走的路
線,讓他只能在罰球圈下緣附近拿到球。此時即使面對相對矮小、站在籃下的補防者,他
由於缺乏中距離和拋投技巧,只能硬著頭皮往禁區帶一步再出手,而緩慢的移動速度就在
這一步之間讓防守球員回頭來禁區夾擊,因而造成失誤或是吃鍋的下場,而熱火也針對了
外傳底線射手的戰術有所準備,使得Splitter拿到球時陷入無所適從的狀態。這也使得馬
刺沒辦法讓他在場上多待一點時間。其實Splitter的防守依舊維持水準,他在場上的時候
馬刺的Drtg是97.3,場下則是114.6。另外值得欣慰的是,即使遇到如此大的挫折,Tiago
依舊維持著生涯新高的罰球命中率,冠軍賽期間高達87%,整個季後賽也有80%以上。
接著值得注意的(甚至應該放在一開始)自然是Tony Parker的大腿筋傷勢。Parker在昨
天(台灣時間16日)的訪問中,語出驚人地說出了「我冒著隨時會撕裂的風險在打球」。
這段話甚至直接上了NBA官網的首頁。然而事情究竟是否真的如此嚴重,恐怕是有待商榷
的。這件事情的疑點至少有二。首先,在G3賽後到G4賽前,即使MRI結果出爐之後,
Parker對自己的傷勢看法是:「我不認為太過嚴重,如果今天是季賽,我勢必會休息,但
現在是冠軍賽。」而賽後則說:「我答應Popovich上場試試看,如果在第一節感到不舒服
,我會直說。而上半場沒有什麼問題,不過下半場不舒服的感覺就比較明顯了。」而之後
又說:「我希望在G5前的兩天休息,能夠讓我恢復到100%的狀態,我今天並不是100%。」
直到昨天才突然說「冒著撕裂的風險打球」,前後落差太大令人無法置信。第二個疑點則
是說這些話的時間點是在G5前一天,一般來說在季後賽最忌諱讓對手掌握自己的弱點,
Parker本身已經受到重兵看防了,一旦暴露自己的傷情,自然雪上加霜。很難想像Parker
和老經驗的馬刺隊會犯這種錯誤。
情報更新:在今早的投籃練習中,Parker表示他這兩天來不知道花了多少小時在治療傷勢
,他甚至找了法國國家隊的整骨師Fabrice Gautier來協助他。Parker說他的傷勢隨著時
間好轉,但依然持續強調隨時有可能會撕裂。
而Parker在第四戰下半場的受限,連帶地影響到了馬刺在場上的人員配置。最主要的差別
是Manu Ginobili必須花更多的心思在組織和控球上。雖然馬刺固定會讓替補控衛Cory
Joseph在Parker下場時上陣,但場上主要的指揮者還是Ginobili。雖然Manu在這系列賽乃
至於整個季後賽,狀況基本上沒好過,但G4的敗球表現還是十分不尋常。這也跟熱火的防
守策略有關。當Manu在弧頂發動擋切的時候,防守球員會踩住正前方可以直接塞籃下的路
線,而迫使Duncan或Splitter要到禁區側面接球,進而發動上述的防守策略。在Splitter
頻頻受迫掉球或投籃失守的情況下,Manu進而必須選擇他個人比較熟悉,從兩翼發動擋切
的方式。而熱火球員此時會踩住中路,逼迫Manu必須走往底線的方向,此時一則和底線隊
友的距離過近,拉不開空間,而防守底線的球員也可以來干擾,封死往禁區的切入和傳球
路線。在視野整個被遮住沒辦法吊大角的情況下,Manu往往只能選擇勉強傳給禁區的
Duncan或是底線射手(通常是Green),而熱火的兩位球員就繼續把持球者往角落壓,因
而迫使其發生失誤。這也是之所以Manu看似整場敗球敗到底,失誤卻都記在隊友頭上的原
因。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撇開Manu老化,切入功力不如以往的因素來看,G4他確實也沒有G3那
樣執著攻擊籃框的欲望。在擋切發動之後先找隊友的意圖太過明顯,讓熱火的防守球員越
夾越起勁,輪轉防守發動得毫不猶豫。如果Manu能夠有幾次切過防守者挑戰籃框的威脅的
話,熱火的防守策略顯然又必須再做調整。這也是Duncan在昨天說Manu必須要打得更積極
更有侵略性的原因。
最後來看一項記錄:
Green前四戰總共投進19個三分球,距離決賽記錄22個三分球非常接近,而原記錄保持人
不意外地是正穿著熱火球衣的Ray Allen。
作者: oopsmamamiya ((˙(∞)˙))   2013-06-17 08:58:00
內線消息指出G5馬刺拿 熱火最後4:3勝出 不知道真假
作者: oopsmamamiya ((˙(∞)˙))   2013-06-17 09:14:00
那是運彩大仙開示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