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每支球隊都需要內線長人嗎?

作者: linyi520 (♡雪の祈舞 ♡)   2013-07-22 01:00:57
Every team needs a big man. Right?               By Henry Abbott
Jul 19, 2013               原文:http://ppt.cc/d3yg(ESPN.com)
  七尺漢子!你們真稀有!數遍天下也就千餘來人,其中會打籃球的更是只有五個、十
個罷了。
  但在NBA,隊裡沒個七尺長人,球隊GM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管理層絞盡
腦汁往大個兒堆裡湊,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拿下一個再說,哪顧得上去瞧其他位置上優秀
的球員。
  就拿今年的選秀來說,不少球隊並不看好當時的狀元大熱門Nerlens Noel,因為他一
有重傷在身(左膝十字韌帶撕裂),二是進攻技巧粗糙。但是即便如此該選還是得選,正
如一位前NBA球隊總裁給我的解釋:「沒錯,Noel是有問題,但是一支球隊想得到有潛
力的大個子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選秀,二是下血本交易,兩相比較,當然是前者划算了

  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手握樂透籤的NBA球隊選秀時會優先考慮大個子球員,物以稀
為貴,日後付出的代價遠比一個選秀權值錢,此時不選更待何時?
  我年少看球時,曾有這樣一個想法,NBA球隊完全可以想辦法從其他聯盟或者其他
國家挖到優秀的中鋒,可事實證明,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各支NBA球隊都在不遺餘力地、不惜一切代價地尋找優秀大個兒,比如拓荒者用狀
元籤拿下了Greg Oden而不是Kevin Durant(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這兩位的選秀順位都
在Michael Jordan之前)。一言以蔽之,只要你夠高,NBA就會向你敞開大門。
  不信?我會說我知道有一位NBA球員不會運球也不會投籃嗎––你知道接下來我要
說什麼的對嘛––他們能在聯盟裡生存下去的方式別無其他,唯有個子高而已。
  當然了,NBA也在發生變化。近十年來,越來越多的球員具備三分球的能力,小球
戰術大可行。
  就像,一些祭出小球陣容的球隊甚至在季後賽也能興風作浪,這其中就包括衛冕冠軍
熱火隊。再往前數,Jordan也和LeBron James一樣,沒有明星中鋒隊友,照樣拿冠軍。
  於是我就想啊:如果有些球隊找不到合適的正統中鋒,會不會索性選擇不帶著中鋒打
(比賽)了?
  我為此請教了不少NBA專家,因為我有個疑惑,如果一支球隊在組隊時從人員構成
到薪資空間到輪替陣容再到執教策略都圍繞著「無中鋒」原則展開,那麼這支球隊會在整
個賽季都保持競爭力嗎?
  假設此種建隊思路的基本原則是:爭取利用球場空間、轉移球、三分球、突破灌籃和
空擋投籃來彌補內線防守真空帶來的傷害;把花在中鋒身上的錢花在其他位置上,使其他
位置得到充分補強。
論題:一支戰術嚴明、球員搭配合理的球隊能否做到在沒有真正中鋒的情況下取得尚可的
成績?
東區某球隊高階主管:如果一支球隊符合上述條件,那麼整個賽季下來,表現不會太差,
但還需要再加上一個前提:輪替陣容裡必須要有防守經驗豐富的老將。
  進攻方面,問題不大。沒有中鋒反而能發揮外線球員的突破優勢,更多的切入突破分
球自然意味著更多的投籃機會。
  真正存在問題的應當是球員的心理層面,必須要讓他們接受並習慣沒有大個子在禁區
保護籃框的事實,外線球員普遍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思想:被人突破切進去了不要緊,裡面
有大個子過來補防。所以說打小球的球隊必須要給自己的外線球員灌輸死守外線,放投不
放切的防守思想。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的就是輪轉防守和防守隊球員間互相溝通的重要性,
如果A去幫B協防的同時沒有人過來頂替A的防守位置,那麼球隊的整體防守會喪失彈性
,容易被對方抓住突破口。尤其是在季後賽中,如果對方發現你防守端的致命弱點,比方
說,弱側翼協防不積極或者輪轉防守不積極等等,那他肯定會將這一點無限放大,從而將
你徹底打爆。
  征戰多年的老將往往能夠憑藉著經驗和意識在有效執行輪轉防守戰術的同時把握住接
切入突破後的空檔投籃機會。
  假以時日,小球會成為一種潮流,只不過現在有些球隊派出小個子陣容往往是受球隊
先發中鋒受傷所迫,只不過事權宜之計。至於球員的心理障礙,還是早日克服為妙––外
線球員骨子裡就依賴內線球員為自己的防守失位擦屁股,如果被告知球隊內線沒有大閘門
,你自己看著辦,恐怕心理會產生不小的波動,尤其是外線新秀。
  我廢話了半天,結論就一句話:如果場上五個球員都身經百戰,那無中鋒陣容就行得
通。我預估沒有幾支球隊敢先去嘗試,但是話說回來,越來越多的球隊放棄正宗的七尺
長人改用能搶籃板、會三分的內線球員也是大環境所逼。
  再多說一句,要想不用中鋒,教練必須要有堅定的決心,必須牙一咬,腳一跺,一條
路走到底–––和我合作過的每一位教練(聽起來很多的樣子)都偏好囤積內線大個,要
不怎麼說傳統的學術派教練執教不了小個子陣容呢,他們缺乏新式的打法需要的創造性。
DEAN OLIVER:我想從打造冠軍球隊的角度闡述這個問題。要想達到「成績尚可」的標準
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冠軍只有一個。
  一支戰術嚴明、球員搭配合理的無中鋒球隊有能力殺進季後賽,也有能力打出不錯的
防守表現,但是千瘡百孔的內線防守會阻止球隊走得更遠,甚至會激怒隊裡的一些球員(
比如說2009-10賽季Larry Brown執教的山貓)。人心生變,士氣受挫,球隊自然逃脫不了
失敗的厄運。季後賽的防守針對性強;強度大,你自己的缺點和優點對方心裡都有數,因
此球隊很難橫掃對手,取勝靠得是利用自己的強點壓制住對手的弱點不被對方打爆。所以
失去了內線保護,球隊難免要吃大虧,即使教練組制定了彌補方案,但是弱點總歸是存在
的,要想不被對手打爆內線,除了周密的戰術安排還得有一定的運氣。
  熱火的成功可遇不可求,試問哪支球隊能擁有LeBron、Wade、Ray三個未來名人堂成
員加Bosh等級的偽中鋒配置?當然,例行賽快結束時簽下的鳥人也為球隊奪冠立下汗馬功
勞。熱火的防守策略是包夾內線,放外線,這無疑是一種冒險行為,但是邁阿密人賭贏了
。熱火的建隊模式不值得其他球隊效仿,因為世上有的是藍領內線,卻只有一個LeBron。
DAVID THORPE:簡單的回答就一個字:能。熱火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三巨頭有,LeBron
和Wade等級的巨頭組合可不常有。我想說,「戰績尚可」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特別具有
諷刺意味的是,NBA的防守正朝著削減對手投籃機會的方向發展,這也是小球打法受到
巨大限制的原因(缺少LeBron級的外線巨星)。如果你選擇無中鋒陣容,那對方就會見招
拆招,派上大個子堵塞禁區。不上正統中鋒造成內線被壓迫的情況每天都會發生,除非這
支球隊比較特殊。
AMIN ELHASSAN:完全有可能,而且最近幾年已經有若干球隊用事實證明了論題的可行性
。熱火向世人證明了沒有純中鋒照樣能奪冠,球隊的5號位輪替包括大前鋒Udonis Haslem
、非傳統意義上的中鋒Chris Andersen以及Joel Anthony(你懂得)。再往前一點,2004
-07賽季Shaq到來之前的太陽,球隊中鋒人選Amar'e Stoudemire、Kurt Thomas甚至Boris
Diaw(雖然球隊名單尚還有Pat Burke和Sean Marks,但兩人都是守開特力球員,所以那
時的太陽陣容算是真正的無中鋒陣容,唯一有穩定上場時間的正統中鋒也就是2004-05賽
季的Steven Hunter)。
  NBA聯盟裡有不少牆頭草,但凡上賽季殺入東、西區決賽的其餘三支球隊(溜馬、
灰熊和馬刺)最終贏得了冠軍,風向一轉,關於球隊是否需要中鋒的討論會瞬間得出「需
要」的結論。
  在我的籃球哲學裡,冠軍球隊的三要素是天賦、訓練準備和執行力,三者缺一不可,
後兩者建立在天賦的基礎之上。如果你手下的大前鋒能在比賽大部分時間裡扮演中鋒的角
色,同時球隊還有辦法應對缺少中鋒帶來的麻煩,並且發揮小球戰術的優勢,那麼有沒有
中鋒其實並不重要。我在太陽隊時,球隊工作人員通過數據分析發現當把Shawn Marion推
上4號位時,場上陣容機動性更強,反而能取得較大的領先優勢。Stoudemire打5號位在進
攻上有錯位優勢,這能彌補內線防守和籃板的不足。
  NBA諸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正經八百的尋找中鋒的原因是因為中鋒確實是場上最
具統治力、最能改變比賽走向的位置。Roy Hibbert、Brook Lopez甚至是Dwight Howard
雖然無法和以前的偉大中鋒們相提並論,我們也不能夠以從前的標準來衡量他們(雖然我
們在評價Kobe Bryant或者LeBron James時參考的是Jordan和Bird),但是這並不妨礙他
們一邊對比賽施加著巨大的影響力,一邊領著大把的鈔票。
  然而,即使一支球隊把所有資源都投到別的位置也不意味著最終能奪冠,要時刻謹記
小球有風險,採納需謹慎(小個陣容想成功就必須在防守端對持球人有更大的壓力,協防
要更加積極,籃板效率要高,由於喪失了進攻籃板優勢,進攻效率也要更高等等)。
資料來源:http://bbs.hupu.com/5998668.html
作者: nctucch17170 (kkadam)   2013-07-22 01:14:00
好文 大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