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ilentP (麥可李)
2014-10-25 14:33:21※ 引述《weiching5566 (就醬子吧)》之銘言:
: 大家都知道LBJ和melo是同時期球員
: 而這兩者從高中就開始競爭
: 評價甚至不相上下
: 選秀也一個第一和第三
: 剛出道時....LBJ第一年數據不錯
: 確實符合狀元郎的身價....
: 但可惜沒帶領騎士闖入季後賽
: 而在金塊的melo
: 我記得第一年melo便帶領金塊闖入季後賽
: 那時melo聲勢是領先LBJ
: 可是多年後的現在....
: LBJ已經兩個冠軍了..
: melo還在試圖帶領尼克闖入季後賽
: 為何多年後的現在....
: 兩人成就差別那麼大
: 就連晚幾年的durant都已經追過melo了
: 其實就算現在美國隊派出最佳五人
: melo仍然是先發的人選....
: 為何現在的melo....
: 落後LBJ那麼多??
在下第一次發文,
請各位大大鞭小力點,
當時很瘋NBA,
想順便分享一下當時的情況。
LBJ高中已紅遍半邊天,
連國語日報都有他的文章,
球探對他的分析報告,
最強的發展模組是MJ+MJ,
喬老大和魔術的合體。
他的體型,體能,球星魅力,控球魂,
和學習能力等等綜合起來是百年難得一見。
主要的疑慮大概是他沒經歷過大學籃球的洗禮。
球員的體型和體能若有一定水準,
基本上NCAA打的好,
在NBA也都能佔有一席之地。
反之,高中畢業的不是大好就大壞,
當然心智成熟度也一直是個議題。
當時大好如Kobe, KG, 小毆,T-Mac,
大壞就Brown,
(順道一提,Marbury表弟Telfair,
在高中也算是和LBJ齊名的猛將,
也是跳級NBA,
可是發展卻...)
重點是,
發展就算大好,也不會是即戰力,
花相對多時間學習跟適應是跳級生通則。
相較之下,
甜瓜則是品質保證,超級即戰力。
大學初登板連三場超過27分,
平均22分10籃板,
大一就率領雪城拿下NCAA冠軍,
新人之姿拿下MOP,
被評為NCAA史上最強新鮮人之一,
聲勢如日中天,不輸LBJ。
新人球季,
兩人都在適應NBA強度,
隨著球季進行,數據是成長的。
但個人覺得,
考量整季表現,包括球賽內容,
Melo算是略勝一籌。
他能立馬成為一支重建球隊的核心戰力,
提供穩定輸出,
而且還能贏球。
(17勝65敗>>>43勝39敗)
當然部分原因是金塊重建效率比騎士高,
陣容相對完整,
那季也沒什麼傷兵問題。
LBJ表現相對則大起大落,
這場25分下一場可能7分,
外線不準(3分命中率29%)和左手的劣勢也常被拿出來討論,
對體型和體能的依賴比現在多很多,
主要靠招牌野牛切入在打天下,
加上他的啟蒙教練Silas還在引導他摸索場上定位,
球季中大部分時間,
媒體評價感覺是Melo優於LBJ。
(主要是後者球技和穩定性不足)
不過後半球季LBJ進步神速,
數據起飛,
平均得分最後追到只差Melo0.1分,
更扯的是成為NBA史上第三位20-5-5(得分-助攻-籃板)的菜鳥,
前兩位是曾單季平均大三元的史前人物Robertson和喬老大,
此成就達成,
說什麼也要Roy了吧。
其實兩人新人球季都可圈可點,
媒體評價大概從一開始偏向Melo到最後持平。
關於Roy,
兩位分別在東西區囊括整季當月最佳新秀,
歷史上為海軍上將和TD以外第三第四人。
只能說LBJ學習能力太強,
後半球季表現不輸Melo,
又20-5-5的情況下,
Melo拜。
當然,
那年熱火三劍客之一的Wade在季後賽越戰越猛,
加入03梯絕代雙驕的競爭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第二年金塊再補強,
組成超高機動性的禁區肌肉男部隊,
季前評價極高,
開季立馬吃土,傷兵又亂流,
Melo場上渾渾噩噩,場外也紛爭不斷,
奧運和Larry Brown鬧不合,
奧運銅牌,
攜大麻在機場被逮,
夜店打架......
最諷刺的是,
辦在丹佛的明星賽,
Melo無緣參加,
LBJ和Wade卻已是東區先發。
17勝25敗後,
George Karl天降,
金塊變身,
最後40場比賽秋風掃落葉贏了32場,
殺進季後賽。
Melo也找回定位和節奏,
後半球季拉尾盤,
終於讓整體數據看起來跟新人年是持平的。
Melo雖在隔年Karl完整執教下,
進攻進化,得分上衝不只一個檔次,
但也差不多就這樣了。
另一邊,
騎士Boozer叛逃事件,Ricky Davis離開,
陣容殘破,只有大Z,Gooden等蝦兵蟹將。
但LBJ持續升天,
一開始平均約24分,
球季結束時已經27-7-7,
(隔年更31-6-7)
42勝40敗和籃網並列第8,
但對戰成績輸所以還是無緣季後賽。
第二個球季開始,
兩人的較量正式被拉開,
一個是3號位各種進攻手段的精進,
一個是融合1到3號(甚至4?)的精髓,把主宰力提升到另外一個層次,
更可怕的是,
後者的學習進化還是全年無修的。
除了本身球路特色影響他們的發展外,
或許跟機緣也有關,
Melo大概只有第二三年勉強算待過陣容完整+攻守有序的球隊,
也沒有遇到能啟發他去強化防守或培養領導能力的教練幫助他增強球賽影響力,
一開始金塊和Karl確實有帶給他一些前述的成長環境,
但AI來之後完全是進攻導向...
Melo其他面向的發展也算停擺了,
最後徹底變成一個得分型小前鋒。
補充一下,
沒有討論天分和態度的原因,
除了事實擺在眼前,
大家非常清楚就算同樣成長環境,
(其實LBJ的也沒好到哪)
Melo也不太可能追上LBJ以外,
個人認為球賽影響力也是可以培養的,
如果把KD前半生涯放在一支進攻導向又能拿50勝(前期離隊動機小)的中上球隊,
他最後可能也會是台進攻機器而已。
我想表達的是,
Melo等地球人雖然先天條件有差,
但他們不需要追上或接近LBJ的主宰力,
也可以有本事拿MVP和總冠軍,
就是在NBA成就上拉近距離的意思,
這時候大家就不會覺得他們差這麼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