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2014-15球季 波特蘭拓荒者整體分析

作者: Fernandez05 (Rudy Fernandez)   2014-10-30 22:17:06
時光飛逝,突然驚覺自己上一篇寫的拓荒者長篇分析是在2008-2009賽季中,
那時我們的陣容裡還有健康的Roy,
那年四個新人Oden/Batum/Rudy/Bayless一同在NBA展開他們的生涯。
那應該是拓迷們十幾年來對未來期望最高的球季。
那年,拓荒者例行賽戰績是54勝28敗,西區第四種子,季後賽首輪大戰六場
後敗給第五種子的休士頓火箭隊。
2013-14球季,Roy、Oden、Rudy、Bayless、甚至Webster、Przybilla、Outlaw等
當年那支拓荒者的核心球員都已不在隊伍上,
取而代之的是由LaMarcus Aldridge領軍,Nicolas Batum、Damian Lillard為輔的
新一代拓荒者,帶著33勝49敗的前季戰績進入2013球季,隊中的補強有市場上交易
或簽約來的Robin Lopez/Mo Williams/Dorell Wright/Thomas Robinson,
以及選秀選進的C.J. McCollum等人,
但說實在的,沒有太多人期待這支拓荒者能夠打進季後賽,
畢竟Lillard雖然剛拿下年度新人,但二年級常見的那堵牆就矗立在眼前,
禁區補進Lopez感覺馬上就會毀在中鋒墳場波特蘭,Batum看起來還是不會或不願進攻,
Aldridge就是個老二的料。
在2013-14球季開始之前,預言拓荒者能拿到.500的勝率就是很樂觀的預測了。
而這一年,拓荒者例行賽戰績是54勝28敗,西區第五種子,季後賽首輪大戰六場後,
從第四種子,也就是2008-09賽季的對手休士頓火箭手中,
取得了從2000年以後就沒有到手過的西區第二輪門票。
歷史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阿,也許對拓迷來說,
那句不期不待不受傷害早已成為了在腦中潛意識般存在的想法,
但你也沒辦法質疑這些死忠拓迷們什麼,我們承受了好多年,
大家對Oden/Durant選擇的嘲諷,大家對Brandon Roy的惋惜,
大家對波特蘭這個中鋒墳場的嘻笑,拓荒者迷早已習慣這些,
我們默默的在心中想著,這樣的「厄運」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總會發生轉變的,對吧?
Damian Lillard,一樣是第六順位,一樣是NCAA打了四年才加入NBA,
一樣是R.O.Y.,他的加入,讓拓荒者有了活力、朝氣、靈氣、才氣、什麼形容詞都可以,
總之,他是拓荒者的寶,而甫上任就選進Lillard、跟進Batum合約的總管Neil Olshey,
則可以說是這支新拓荒者幕後的重要推手。
這邊簡單列一下他上任後重要的動作
(from: http://hoopshype.com/general_managers/neil_olshey.htm )
2012
選進Damian Lillard (6th),Meyers Leonard (11th),Will Barton (40th)
跟進Batum的合約(4年46.5M),把Felton交易掉,讓Lillard打先發。
找來Terry Stotts當主教練
2013
選進C.J. McCollum (10th), Allen Crabbe (31th)
並用當年選進的Jeff Withey,Marko Todorovic等人,
加上一些未來選秀權等,跟火箭換來了Thomas Robinson,跟鵜鶘換來了Robin Lopez,
簽下Dorell Wright,Mo Williams,Earl Watson。
2014 簽下Chris Kaman,Steve Blake
到目前為止看來,個人認為可以打90分了,
拓荒者對自由球員來說幾乎可說是完全沒有吸引力,
近10年來的建隊模式幾乎都是靠自己選的核心球員,配合交易,
以及找自由市場上的功能性球員來組合搭配,而從2012到2014以來這三個休賽季,
Olshey的戰績可以說非常不錯,
確立了Lillard/Matthews/Batum/Aldridge/Lopez的五人先發核心,
然後慢慢的補強板凳能量,在合約的長度方面也控制的很不錯
(請參考:http://hoopshype.com/salaries/portland.htm ),
可以看到2014-15賽季結束後,拓荒者的幾名主力同時合約都到期,
保障約只有Batum跟幾名新人而已,換言之,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局面。
大概提了一下目前這支拓荒者的組成由來後,總算可以進入正文了!
Who's New? Chris Kaman & Steve Blake
14-15賽季的拓荒者,雖不像衛冕軍馬刺以原班人馬繼續奮鬥,
但我們的變動也不是很大,最主要的人員異動就是走了Mo Williams,
來了Chris Kaman跟Steve Blake,前者上一季在湖人的表現不太理想,
可能跟傷病以及戰術定位有關,
因此拓荒者僅以兩年1000萬美金就簽下了這名曾經的全明星中鋒,
而且第二年的500萬中僅有100萬是保證合約,
意思是如果表現不佳把它丟掉也只要付100萬就好!
後者則是第三度穿上拓荒者的球衣(2005-2006,2007-2010,2014-20??)。
說實在的前一次他離開時拓荒者迷大部分的反應是開心的,
因為在前教練Nate McMillan的帶領下,Steve Blake一直能站住先發位置,
但在那些年的拓荒者,球迷們(至少我自己)較希望由其他更具天賦的控球後衛
來帶領那隻年輕的拓荒者前進,而Steve Blake是一個穩定保守的球員,
在這樣子不同期望的衝突下,Blake自然得不到太多球迷的愛。
但這一次他三度回鍋可說是選到了一個不錯的時間點。
球隊的主控完全沒有疑問,就是Damian Lillard。
Blake需要做的就是在Lillard休息時能穩穩的發揮他保守的特性控制住場面,
而某些與Lillard搭配的時間則能互相Cover轉換控球與射手的角色,
與上一季主要扮演此功能的Mo Williams相較之下,Blake可以算是偏向PG方面的弱化版,
不過拓荒者陣容中還有C.J. McCollum及Will Barton這兩位虎視眈眈的年輕後衛,
的確需要讓他們有上場的空間,而較為習慣與人搭配而非自己來的Steve Blake
也許更適合這個替補PG的位置。
另一位新加入的Chris Kaman,則是在季前熱身賽表現的虎虎生風,
在有限的上場時間內,他的存在感非常強烈,不管是禁區的低位單打小勾射,
或是十呎左右的跳投,抑或是前場該有的籃板及火鍋,Kaman的表現可說是中規中矩,
甚至應該說高規高矩!
而去年只要Aldridge不在場上,拓荒者的前場就完全不會得分的問題
(主要禁區替補Joel Freeland+Thomas Robinson兩人平均場均得分加起來是8.1分...),
可望在Kaman來之後有很大的改善。
在季前賽也可以看到不少Lopez/Kaman雙中鋒的搭配,而這搭配的效果看起來是很不錯的,
因為拓荒者的戰術太需要跳投能力了,Lopez在這方面的表現可說是他唯一的不足,
但Kaman恰到好處的補上了這方面的不足。
因此筆者在這邊可以大聲的說出:Kaman只要不受傷,根本是一個超棒的補強!!!
Joel Freeland, Thomas Robinson, Meyers Leonard
在Aldridge和Lopez都可吃下每場30~35分鐘時間的狀況下,
又來了一個可以穩定出場25分鐘的Kaman,其實前場留給其他球員的時間已經不太多,
而拓荒者禁區有著三個功能各異的替補球員:
Joel Freeland (1987年生)防守的能力不錯,
2006年就被選進的他一直在西班牙打球直到2012年才來到NBA報到,
而季前賽看來他的中距離能力有稍微提升一些,
而任勞任怨的苦工個性以及紮實的體格讓他能靠防守、籃板就搶下一定的上場時間。
Thomas Robinson(1991年生)則是2012年的第5順位(還在Lillard前一位!),
當初被國王寄予厚望的他輾轉經過火箭,來到了拓荒者,雖然上場時間還是不多,
也不固定,但他幾乎都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提供充沛的活力,
經常可以看到他上場後飛前飛後的摘籃板,尤其是進攻籃板,
以Per 36 mins來看他每場可以摘下4.3個進攻籃板,算是蠻不錯的數據。
但他的缺點也很明顯,沒有自主進攻的能力(整個拓荒者的板凳群幾乎都是...)、
單防能力不足、毫無投射能力等等,這也是限制他上場時間的最大因素。
Meyers Leonard(1992年生)是2012年的第11順位,
當初NBA draft這網站給他的模版是Robin Lopez,也有人說像是Chris Kaman,
(沒想到這兩位現在竟然齊聚一堂!)他在當年選秀時標榜的就是有著很高的潛力,
但需要練,需要養,對照當年Roy及Oden雙雙因傷離去的拓荒者來說,
挑潛力高的選的確也是沒有太大的問題,他當時展現出來的天賦的確令人驚艷,
柔軟的手感,良好的場上視野,不錯的運球技巧,7呎4吋的臂展,
但過了兩個球季的NBA,他的缺點幾乎掩蓋了所有以上優點:
他在場上完全不知道自己該幹嘛。
也許是反應較慢,或者是戰術素養方面養成不足,或者直接一點說他籃球智商不夠,
他在場上常常不知道當下自己該怎麼做最好,接到後衛的傳球會遲疑該投還是該單打,
然後球就被抄,或是防守時猶疑不決的時候就被切入然後賠上犯規,
而原本備受期待的進攻能力也因為自己信心不足,打起來總是礙手礙腳的,
在上個球季Lopez及Robinson來了之後,慢慢的Meyers這位有著陽光笑容的大帥哥,
開始得習慣冷冰冰的板凳(13-14球季場均上場8.9分鐘)。
但是這季的季前賽一切似乎有點不一樣了,教練團似乎給予了他正確的定位,
沒錯,就是俗稱的大後鋒,也就是以外線投射為主的前場球員
(代表人物:呃還是別提好了)。
隊中老大兼一號發言人Aldridge在季前接受訪問的時候也說,
他覺得Meyers不是C,而是PF,可見這應該已經是球隊的共識。
對於拓迷如我來說,很樂見這樣的發展,
因為Meyers的天賦點數的確是點在投籃這一方面,那當然就要讓他多投,
而不是說長到7呎1吋就一定得要扛住禁區,
扛禁區的工作在拓荒者交給Freeland和Lopez就好了!
而前兩天GM Olshey也做了一個意味深長的決定:
執行Meyers的球隊選擇權而不執行Thomas Robinson的。
換言之,明年球季T-Rob不保證一定會待在這個球隊。
關於這個決定,之後可以再特別寫篇文章來討論一下,在此先簡單帶過,
但由此可看出拓荒者並沒有放棄Meyers,甚至有可能會讓他多扛一點責任也說不定!
Dorell Wright, Will Barton, Allen Crabbe, Victor Claver
這四個人大概會分攤拓荒者3號位的替補時間,
也許Barton,Crabbe會有一部份時間在SG,Claver會有部分時間跑去PF,
但說句老實話,後場替補已經有C.J.McCollum和Steve Blake,
前場兩個位置也有上述三位風格各異的球員加上Kaman,
目前拓荒者最缺的人才大概就是這個替補SF的位置了。
Wright生涯前期是在熱火及勇士效力,靠著他的三分投射及不錯的抄截能力在NBA混飯吃,
本來想說他來拓荒者會是很不錯的補充,但沒想到他似乎不太適應拓荒者的系統,
三分能力下降很多(.342),而喪失了最厲害武器的他上場時間也越來越少,
加上上個賽季拓荒者完全就是全力衝戰績,先發又異常健康,
Wright的地位越來越邊緣化。
相較之下,Will Barton則是隨著球季進行,越來越受到重用,
6呎6吋的他有著不錯的運動能力,他最大的優點就是他的拼勁和活力,
以及敢於切入的習性,這在跳投者隊是極為稀有的特點,
也因此他是很受波特蘭球迷熱愛的球員,
而在季後賽對上馬刺時全隊幾乎被守到無法進攻,
Barton卻靠著他的打法硬是打出效率極高的表現,
但是他的缺點也是伴隨著衝勁而來的,就是太容易腦衝啦!
常常自己拿著球一溜煙衝進禁區然後發生失誤或是自幹沒進被反快攻,
對拓荒者來說Barton這樣的球員適合突破僵局,尤其是外線失靈的比賽。
但是若要得到穩定的上場時間,勢必得加強自己的三分能力(波特蘭跳投者必備!!),
這在季前賽也看得出來,本來幾乎沒有外線能力的Barton在三分線的出手
也變的較為果決而且成效不錯,但是失誤還是偏多,球在他手上的流動性也不是很好。
而Allen Crabbe跟Victor Claver大概是整個拓荒者陣容裡面處於板凳最末端的人了,
其實前者有著優異的投籃手感,但是除此之外幾乎沒有什麼附加的能力,
而後者雖擁有6呎10吋的身高,但打法也比較偏向投射型的小前鋒,
而且缺點就是不夠穩定,或者說沒有辦法在稀少的上場時間中有令人驚艷的表現
(對照組:Will Barton/Thomas Robinson)所以除非有大規模傷病發生,
或是有交易產生,不然這兩位在拓荒者的狀況短期內就是大幅度領先或大幅度落後時
才有機會上來跑一跑碰碰球吧!
替補好像都講的差不多了?不對,還漏了一個人:C.J. McCollum。
繼Brandon Roy,Damian Lillard以來又一個樂透區、大四的後衛,
2013年第10順位的C.J. McCollum甫進入拓荒者就被寄予厚望,
雖然得分後衛的Wesley Matthews位置站的很穩,
但一般都期待CJM能夠先穩住第六人的位置,負責在先發下場時上來搶分,
甚至有時候可以與Lillard一起搭配上場,因為McCollum的特色就是非常優秀的得分能力。
在大四的12場比賽中三分球命中了35顆,並且有著0.52的可怕命中率。
不僅如此,他在Isolation和P&R的得分效率也都很不錯,
不過6呎3吋的身材要打SG稍嫌矮小,防守的技巧也還生澀,
甚至控衛的本行:傳球、組織球隊的能力也不是他的強項,
但他展現出來的優異得分能力可以說是他能落在這個順位的最大原因,
在2013-14球季開季前新秀互相評價中,
McCollum被很多同梯的都認為是很有希望拿下新人王的球員,
但他卻在開季前因為蹠骨骨折,一直休息到了2014年1月8日對魔術的比賽才完成
NBA生涯初登場。但此時的拓荒者已經從且戰且走的態度轉變為衝季後賽的球隊,
勢必不可能讓一個新秀主導太多場上的時間,所以McCollum的新秀球季表現並不突出,
得分超過10分的比賽僅僅只有7場而已。但是進入新球季之前的夏季聯賽及熱身賽,
McCollum的確展現出比新秀球季還要好上一些的表現,
尤其是一場因為Lillard小傷而由McCollum先發搭配其他四人對上快艇的熱身賽,
McCollum全場上場26分鐘,三分球8投5中拿下了19分,還有6次助攻,
可以說完全是複製了Lillard該有的數據。
雖然不可能期待McCollum場場都有這樣突出的表現,
但是這已經足夠我們期待了,不是嗎?
如果你看到這邊,還沒按←,那我相信你對拓荒者應該至少算是有不錯的好感吧!
因為最最最最最重要的先發五人都還沒提到!那就是:
Damian Lillard-Wesley Matthews-Nicolas Batum-LaMarcus Aldridge-Robin Lopez
以下先提供幾個關於這五人組合的一些數據吧:
(資料來源:http://goo.gl/WY6rEK )
*平均一百次球權中,這先發五人比對手多丟了6.2次三分球,多進了2.6顆,
這很大一部份要歸功於Lillard和Matthews,
但也不能忽視Batum對對手外圍射手的優異防守。
*平均一百次球權中,先發五人能比對手多罰進7.7球!
*當這先發五人在場的時候,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籃板的比率都比對手高上5%。
*總的來說,這先發五人在場的時候,平均一百次球權他們能多得7.9分!
由以上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來,波特蘭湘北隊不是叫假的!!
這先發五人的搭配效果非常好,除了抄截能力稍弱
(拓荒者上季刻意放棄賭博性的抄截,而是採取緊盯著對手的外線出手的防守策略),
拓荒者先發五人可說是全面性的在數據上勝過同時上場的對手。
但是先發與板凳的落差也是非常明顯的,而從季初戰績就非常優秀的事實
(前26場22勝4敗)反而也變成無法放手練板凳的包袱,
因為我們太需要重新回到季後賽了!而由最後的結果看來,
這種重度倚靠先發五人的策略也不能說不正確,
畢竟球隊最終重返了睽違十幾年的季後賽第二輪戰場。
那麼,這五個人裡,有誰比較可以取代嗎?
你可能會覺得硬要挑的話,先發得分後衛Wesley Matthews大概是比較能夠取代的吧?
他沒什麼太大的名氣,甚至也不是經由選秀進入NBA的,
季前還狂妄的說出他覺得他可能是聯盟攻守兩端最棒的二號位這種大話,
通常會說大話的人都不怎麼厲害,等等等等,但我還真的要說,
沒有Matthews真的不行。(或者你可以想成,Matthews只要烙賽拓荒者就會很慘。)
他真的有那麼重要嗎?請看數據:在Matthews得分低於10分的比賽中,
拓荒者的戰績是4勝9敗,或者看他三分球投進0顆或1顆的比賽裡,
拓荒者的戰績是11勝12敗,反過來看,只要他投進2顆三分球以上,
拓荒者的戰績是43勝16敗,勝率是0.728!
對照其他關鍵人物像是Aldridge(15分以下6勝4敗)Lillard(15分以下17勝3敗!)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Matthews只要一當機,拓荒者馬上從準一流球隊變成平庸的球隊。
也許,從這個直觀的角度就可以看出他的重要性了!
而從防守的觀點來看,Matthews在外的防守評價可說相當的好,
雖然拓迷都覺得他還有不少需要加強的地方,
但放在防守平庸的拓荒者隊裡面他幾乎可以說是防守前五好的球員了!
標準的SG身材加上良好的運動能力還有拼勁,對拓荒者來說,
目前來看的確是不可取代的先發SG人選。
那麼,Robin Lopez嗎?他充其量就是個好中鋒吧,這種中鋒NBA一抓就一堆。
嗯...我相信,NBA很難找到一堆「進攻效率全聯盟不分位置第一名(Offensive Rating)
2013-14 128.1,進攻籃板率第四名(ORB%, 13.6),火鍋總數第五名,命中率第七名」
的中鋒吧?13-14球季Lopez的表現簡直令人無法置信,他不管是進攻端的檔人、
進攻籃板跟進、罰球把握度,或是防守端的卡位、火鍋、補防,
你實在沒辦法對一個長人要求更多了,你可知道他上一季的薪水只有美金五百多萬!!
可以說拓荒者上一季的成功,不是由於其他先發打的多好多好,
幾乎可以說他就是拓荒者尋找已久的那塊拼圖。
而進階數據WS/48(每48分鐘對勝利的貢獻比率)全隊最高的也是Lopez,
領先第二名的Lillard幅度有0.019!(0.176/0.157,聯盟平均大約為0.100),
我想,Lopez對拓荒者來說不僅是不能取代,
根本應該讓他吃香喝辣都要想辦法把它長留陣中才是!
看起來比較不重要的Matthews和Lopez都這麼不可或缺了,更不用說其他三本柱了吧?
沒錯,拿Nicolas Batum來說,這位曾被譽為法國Pippen的中將
(已經不能稱為小將了那就稱中將吧XD)
慢慢的用他喜歡、擅長的方式幫助拓荒者,你可以說他貧攻,
但若真的需要他他也越來越能跳出來發揮(參照今年世錦賽法國隊的表現),
但平常他更習慣擔任控球的中繼點,利用身高和手長的優勢以及不錯的視野跟傳球能力,
讓Lillard轉換成為射手的角色,而在半場進攻時他會與Matthews一同跑位
製造出底線三分的空檔,在快攻的時候他能夠利用優秀的運動能力擔任箭頭
或者是直接早攻三分,更別提他的防守可以說是拓荒者最值得信任的外圍防守者了,
這麼全能的小前鋒的確不愧被稱為法國Pippen!
而他僅僅才快要26歲,正準備進入他生涯的黃金歲月中。
點將似的講到這邊,最後兩位我想一起寫。
我們都不是NBA的球員,甚至大多連美國當地的球迷都不是,
NBA對我們來說就像是夢想中的地方,看著這些球員們用優異的技術,超人類的體能,
堅毅的精神,打出這些比賽,但實際上這些場上的球員們心裡又是怎麼想的呢?
LaMarcus Aldridge,從Zach Randolph的替補到Brandon Roy的老二助手,
再到獨挑大樑支撐拓荒者的老大,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被說只會投外線的長人了,
就在不到半年前對火箭的季後賽前兩場比賽Aldridge拿了89分,
有人批評他容易在第四節軟手?
沒關係,他前三節火力就全開把你打爆然後交給第四節殺手Lillard接棒。
身為這個團隊的老大哥,Aldridge打球越顯輕鬆,他沒有了太多不必要的顧忌,
媒體的焦點從來不會過度聚焦在他的身上,他也樂於如此。
而這也是因為上天又給他帶來了一位第六順位的後衛,Damian Lillard。
Lillard在生涯的第二個球季就以如此戲劇的方式帶領拓荒者打進第二輪,
他表現出來的沉著冷靜大心臟,要我們不聯想到另一位第六順位都很難,
但他卻把球隊更往前帶了一步,這一步,在競爭如此可怕的西區,
對拓荒者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一步。
真的要說,這一個對火箭的系列賽對拓荒者這些球員來說是非常大的鼓舞與救贖,
他們終於可以宣告自己從Roy與Oden的悲劇造成的陰霾中走出來,
他們可以把目標定在更高遠的參加西區冠軍賽上,
而不用一直想著如何進入季後賽突破第一輪,
這對幾乎是原班人馬再戰一季的拓荒者來說,
在季前就建立明確的目標與共識是非常必要的。
而總教練Terry Stotts,可以說是整合這五個人最重要的推手。
2003~07球季帶過老鷹和公鹿的他,不繼續當總教練反而跑去小牛隊當助理教練,
而他帶著這樣的奪冠經驗來到了拓荒者,當了兩年的教練他繳出的成績
是讓拓荒者成為全聯盟第二會進攻的球隊(第一名是快艇),
而防守也提升到了聯盟中段的水準,唯一還沒解決的問題就是過度使用先發的問題,
但前面有提到了,這也不能完全歸責於他,畢竟有著這麼好的先發五人,
加上有著進季後賽甚至取得高種子的壓力,Stotts略顯保守的用人策略勉強可以接受,
但新一個球季他是否能讓板凳球員的效率與使用率更加提高,
可能會是最後能否更加突破的最大關鍵。
縱使上一季的拓荒者有這麼多優點,但是還是有很多部分需要在這個球季更加強化,
簡單來說就是防守、快攻、板凳這三個部分。
Terry Stotts的防守非常偏向人盯人的防守,不太換防,
最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拓荒者的對手三分球出手的次數是聯盟第二少的,
放切不放投的策略可能是因為拓荒者的後場防P&R的功力都不太好,
兩害相衡取其輕,還是將三分穩穩守好就好,
而這樣針對性的策略也讓拓荒者還能保持聯盟中間水準的防守,但不進則退,
如果新賽季還是不想辦法全面改進防守的問題的話,
拓荒者不太可能依靠進攻就打進西區冠軍賽
(畢竟進攻說強也沒有像幾年前的太陽那麼強悍!)
快攻得分不高也是拓荒者的缺點之一,明明就有活力充沛的後場陣容,
但平均每場靠快攻只能拿下10.2分(26/30),與第一名太陽隊的17.8分差距不可謂不大!
而禁區得分雖然排名更低(29/30)但這跟跳投有點一體兩面的問題,
拓荒者選擇以跳投為主,所以禁區得分低也不算是太大的問題。
板凳方面在本文的上半部就講了不少了,
今年補充Chris Kaman加上全部年輕人們又長大一年我相信應該不至於比去年差了!
拓荒者目前看來最穩定的七個人就是先發五人加上Kaman和Blake,
依照正常合理的輪替來看,大概還有3個人可以吃到15~20分鐘左右的時間,
目前看來Joel Freeland, Dorell Wright, C.J. McCollum應該是三個最主要的人選,
而Thomas Robinson,Will Barton,Meyers Leonard,Victor Claver,Allen Crabbe這幾人
將會競爭剩餘非常有限的時間。
結語
拓荒者這支球隊永遠不缺熱情的球迷支持,
舊稱玫瑰花園的Moda Center在客隊的眼裡或耳中一直都是很不想去的地方。
這支球隊在過往十幾年承載著太多太多包袱了,從Jail Blazers到中鋒墳場,
還有中間那一閃而過的流星......
上一季能打進季後賽第二輪對我們來說已經是100分的成績了,
更何況最後輸的還是總冠軍馬刺,但這一季在繼續擴張軍備競賽的西區,
拓荒者能否保持上季的戰績甚至超越呢?
我想唯一的關鍵只有:健康。
這先發五人實在太重要,但Kaman,Blake,McCollum等人也不可或缺,
換言之拓荒者的戰力儲備其實還是不夠充足,只要有任何一人受傷,
那麼剩下的人為了補上他的位置和產出,勢必會更增加受傷的風險,
我認為這是一個球隊只要有人受傷後一個不小心就會越來越多人受傷的原因之一。
幾年前的拓荒者就是這樣子,跟什麼詛咒或墳場之類的說法比起來,
我比較相信這樣的想法,所以不管怎麼樣維持健康,絕對是這個球季最重要的課題,
而實際執行的方法,我想Terry Stotts為首的教練團,在使用替補球員的拿捏上,
需要更在意一點就是了。(多讓替補上場吧!!)
2014-15球季戰績預測
有鑑於我是死忠拓荒者迷,這種眼中心中充滿偏見的人預測出來的東西是不會準的,
所以我也不預測拓荒者的戰績啦,只求平平安安就好!
作者: ThisIsNotKFC (Time to Change)   2014-10-30 23:41:00
Roy QQ 推好文
作者: super1315566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2014-10-31 00:08:00
好文推可是我還是比較喜歡T-Rob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