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之銘言:
: ※ 引述《FairyBomb (空想炸彈)》之銘言:
: : 太多樣本,所以刪到留幾個對照組就好。
: : 分別是"自己切入效益高"跟"傳給別人效益高"和"兩者效益差不多高",總共
: : 三種情況。
: 坦白說你講的這三個東西對討論完全沒意義
: 切入的結果不外乎
: 自己出手(含被犯規罰球)、傳給隊友出手、無法進攻(含被犯規無罰球)、失誤
: 四種
: 前兩種應該都算是有效進攻, 後兩種是無效進攻
: 既然自己投跟傳給別人都是有效進攻, 拆開來看哪個比例比較高要幹嘛?
: 說穿了只是想把問題複雜化, 把戰線拉長而已
跟戰線哪有什麼關係,我只看到你貼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數據,下了一個自以
為是的結論。
至於你覺得怎樣算有效,怎樣算沒效,我一點興趣都沒有。
: 切入效率的高低, 基本上就是這四種結果的組成
: 切入效率低, 有可能自己出手沒進, 或是傳給隊友出手沒進, 或是無法進攻跟失誤
: 前兩者, 林自己出手的FG%是49.5%, 聯盟12名, 所以不是這個問題
FG%就沒算進罰球,所以你扯有沒有罰球根本是假議題。那為什麼會講到罰球呢?
→ IBIZA : 另外 你提到 林的FG%是49.5% 得分是4.2 所以有4.2 11/14 20:38
→ IBIZA : 次是他自己出手 這不對 因為切入是一種容易得到 11/14 20:38
→ IBIZA : 罰球的行為 但是官方數據並沒有統計有多少分數 11/14 20:38
→ IBIZA : 是罰球來的 只有總分 11/14 20:39
→ IBIZA : 因為平均得分 還必須加上隊友的得分 跟放棄或失敗 11/14 20:39
→ IBIZA : 的情況 11/14 20:39
→ IBIZA : 這全部 才是每一次切入的效率 11/14 20:40
是因為你自己講的,這些東西通通算進來,才比較可以判斷每一次的效率。
: 隊友出手, 林的隊友是聯盟進攻前段班, 也不會是這個問題
: 所以很顯然, 拉低林切入效益的是林切入後無法進攻或失誤的情況比別人高
: 你講的那三個數字完全沒意義
: 最後, 我文章最後也講了
: 切入數據無法分離出失誤率, 所以無法從失誤率分析
扯失誤率要幹嘛,根本不用扯到失誤率好嗎。
平均每場 個人切 切入製
Player 切入次數 入得分 造得分 平均每次切入製造得分
Jeremy Lin 7.3 4.2 7.7 1.054794521
你只要告訴我,從這數據來看,加上Lin的FG%是49.5%,你告訴我Lin總共能
有幾次失誤的機會就好,都沒犯錯的空間了,哪來的失誤率可以扯。
49.5%的命中率,得4.2分要出手4.2次。剩下的3.1次是製造得分,在3.1次的
機會中要讓隊友得到3.5分。你覺得這難度高不高,要多少的命中率才能達成
?
上面就問過你了,你不提出
1.Lin因為切入買飯的得分(為了算出真實的個人得分)
2.隊友因為Lin切傳的命中率跟買飯分數(為了算出真實的製造得分)
只拿出一個看起來似是而非的數據,是要跟人討論什麼?
算出來的東西都沒參考性,又要硬下結論,不就是所謂的『斷章取義』嗎?
: 而我認為合理的解釋, 是因為切入失敗停球、護球的比例比較高
: 這在轉播中, 經常可以看到林護球、運球不好, 導致常停球的情況
: 這不是單純從數據得出, 而是我認為合理的解釋
: 這一點我想我文章說得很明白, 不知道我哪邊誤導你了?
那你就早說"你認為"就好了,也不用扯一堆數據。
自己要扯一堆數字,然後跟你討論數字的正確性跟嚴謹度,你又跳出來說都
只是"你認為"。那這樣貼數據除了假鬼假怪還能幹嘛,唉。
反正正不正確、客不客觀都不重要,一句"你認為"就結束這回合了,真是浪
費大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