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老鷹的 Horn Play(牛角戰術)

作者: ChiangPing (PL.Chiang)   2015-01-09 11:05:09
雖然 Horn 大家都在打,但老鷹全隊解讀防守、空手走位的時間或角度都抓得很好,
也難怪他們可以打出有如東區馬刺的流暢球風。
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6857 by IMBC躍動籃球學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1WLqi6S2ek - 這個 PLAY
「HORN」中文翻譯為牛角戰術,在現在籃球中是一個被廣泛運用的進攻戰術,其基本站位
是讓兩名內線球員,分別站於罰球線兩端,兩名側翼球員分別站在兩邊底角,而持球者位
居弧頂位置。
此戰術概念是,讓高位的兩名內線球員,與底角的兩名側翼球員形成犄角之勢,能夠相互
掩護,進而製造進攻機會,無論是底角的側翼球員幫高位球員進行背檔開後門,或是高位
球員幫側翼球員下檔,製造投籃空間,都能有效製造進攻機會,造成防守者在防守時,難
以捉摸進攻者的動靜,變得更加難以阻止進攻方的傳導及跑位。
Horford與Scott兩人先做了一個簡單的交叉走位,此舉是為了讓球能夠更順利的傳到高位
球員的手中,因為兩人在進行交叉走位時,有一名防守者勢必要稍作沉退來進行幫忙防守
,進攻方也因此獲得較為舒適的接球空間。
Schroder將球順利交給高位的Horford。
此時可以觀察到,「HORN」這個戰術所創造出的進攻空間,整個油漆區,是相當廣大的,
這讓進攻方有很大的空間可以進行跑位來進行攻擊。
Schroder傳完球後,便往底角的位置跑去,同時弱邊的Korver往45度的方向移動。
Scott在45度角的位置幫移動中的Korver設下掩護,防守Korver的Pondexter在穿過Scott
的掩護時,選擇走掩護的上方(並非走掩護下方Go Under Screen),主要是因為Korver外
線的投射能力,使防守者不敢給予太多空間,讓Korver有Catch & Shoot的機會。
而當Korver繞過掩護後,Horford將球傳給他。
由於防守Korver的Pondexter受到掩護的影響,失去了防守位置,所以Koufos便上前去進
行幫忙。
因為防守Horford的Koufos去進行協防,所以Horford很清楚他會得到進攻的機會,始終做
好準備接球的動作,並緩緩移動腳步下滑到低位的位置。
Korver很清楚的知道它吸引到兩名防守球員,便去尋找擁有空檔的隊友,當Korver跳起來
尋找對有時,首先Koufos也跳起來阻擋了Korver與Horford之間的球線,而防守Scott的
Prince則是去做了補位的動作來防守離籃框較近的Horford,Korver便將球傳給在外線有
空檔的Scott。
而Prince很快的還原防守去對位Scott。
Koufos也正在還原到他原先防守的Horford,但因進行幫忙防守,Koufos與Horford兩人之
間有著2步左右的距離。
弱邊的Carter也觀察到禁區防守有漏洞,便收縮來準備進行幫忙。
當Scott接獲傳球後,便在第一時間馬上將球傳到空檔的Horford手中。
Horford接到球後,便利用Koufos防守腳步未站穩,往Koufos所移動的反方向進行運球攻
擊,同時弱邊的,Sefolosha進行空手切開後門的動作。
Horford順利的用運球擺脫Koufos的防守,製造出進攻空間,做上籃動作,並且成功將球
擺進。
同時我們也可觀察到,即使Horford沒有太好的機會進行出手,也可以選擇將球傳給在弱
邊擁有空檔的Schroder。
而Schroder的空檔除了Horford的進攻吸引到防守者的注意力外,Sefolosha開後門的動作
,也是讓弱邊防守球員,必須緊縮禁區做防守,所以Schroder才會擁有這麼大的空檔。
總結:
在這波牛角戰術中,大家可以注意到,灰熊的防守始終處在相當被動的狀態,由於進攻將
空間拉的相當廣大,所以防守方必須稍作沉退,以避免被開後門,此外,老鷹充分利用射
手,Korver的外線投射能力,成功吸引到防守者的注意力,迫使防守方進行協防,
Horford才有了這麼大的空間來做攻擊。
作者: FinnTheHuman (阿寶)   2015-01-09 11:3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