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Celtics 看板 #1LCplRnm ]
作者: vantora (老溫) 看板: Celtics
標題: [專欄] 季後賽對戰分析:武士與浪人的對決
時間: Sun Apr 19 13:23:36 2015
完整圖文版本: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12383
塞爾提克有著極其顛簸的一個球季,當12月18日交易出主控Rajon Rondo時只有9勝14敗,
但拜東區積弱之賜離季後賽也只有半場之差。當1月12日送走得分王Jeff Green時只有13
勝23敗,但離季後賽也僅有兩場之差。就在球迷都對未來感到憂心時,塞爾提克卻在換回
來的二線甚至發展聯盟球員的全力拼搏下演出大逆轉,在接下來的比賽裡打出27勝19敗的
成績,跌破眼鏡以40勝42敗的第七順位擠入季後賽。
Jae Crowder、Jonas Jerebko、Luigi Datome,這幾個陌生的名字成了塞爾提克板凳上的
主力,如果加上副總裁Danny Ainge想賣卻賣不掉的Brandon Bass與過去一年裡兩度被交
易的Isaiah Thomas,讓塞爾提克脫胎換骨的正是這群二輪選秀出身(Datome甚至未入選
)卻改寫球隊歷史的浪人軍團。
相較於塞爾提克,騎士的大主將LeBron James與主控Kyrie Irving是不折不扣的狀元郎,
塞爾提克一路追逐的大前鋒Kevin Love也是堂堂第五順位出身,加上第四順位的Tristan
Thompson,騎士隊的陣容就像是血統純正的武士集團。
雖然是上帝與James精心打造的球隊,但騎士隊一路並不順遂。雖然在東區讓它們一直穩
居季後賽安全名單之中,但耶誕節過後的十戰九敗讓戰績跌落五成,絲毫沒有開季前的王
者風範。所幸度過這一波低潮後讓騎士隊真正融合成一支球隊,十二連勝讓球隊重回正軌
,逐步追上暴龍與公牛,最後以53勝29敗在中央區封王,並成為東區第二種子。
若要找一支對James最了解的球隊,三巨頭時代跟James從騎士一路對抗的熱火的塞爾提克
當是不二人選,儘管三巨頭已經遠颺,但就像是命中注定一般,塞爾提克又成了James回
鍋騎士的第一個季後賽對手。
浪人與武士,就這麼在東區詭譎的遭遇。
【季賽對戰回顧】
2014/11/15 騎士 122:121 塞爾提克
2015/03/03 塞爾提克 79:110 騎士
2015/04/10 塞爾提克 99:90 騎士
2015/04/12 騎士 78:117 塞爾提克
雖然例行賽裡兩隊各取得兩勝,且各有一場以30分以上的大屠殺,但塞爾提克季末獲得的
兩勝是在騎士隊早已取得季後賽資格開始休養生息的時刻,最後一戰甚至是在James、
Irving、J.R. Smith全部停戰下進行,只能說是僅供參考。
如果只看前兩戰,第一戰裡塞爾提克有Rondo的16次助攻帶領全隊有54.5%的高命中率,其
實則靠James的41分與Irving的27分撐起全隊,在開季時分兩隊可說得上是勢均力敵。
雙方第二次交手時塞爾提克已經面目全非,Rondo、Green已經褪去綠衫,Jared
Sullinger則因為左腳受傷而帶著他的滿身肥肉進了傷兵名單。此時的騎士隊終於將戰績
追上了公牛與暴龍,正處於上升的階段。儘管Thomas此時正在一波21.8分、5.8助攻的顛
峰期,但這場比賽他卻只有投13進4,11分、2助攻的成績,少了下半球季的發動機,最後
以31分慘敗。
也許,這就是騎士隊最後決定技術性挑選塞爾提克做為第一輪對手的原因。
2.【觀戰重點】:
控球後衛 Kyrie Irving vs. Avery Bradley
儘管場上有James磁吸了一切能量,但Irving整季都維持穩定的水準扮演騎士另一個進攻
重心,21.7分、5.2助攻的成績都與上季相仿,46.8%的命中率則優於生涯平均,如果考慮
James的因素,Irving的成長相當顯著。本身能切能投,本季的三分外線更提升到41.5%的
高標準,讓他無論是主導進攻或是搭配James都十分稱職。
對一個只有22歲的球員,你很難要求更多。他可以運球切入禁區,可以在18呎外跳投,也
可以在三分線外進球,是年輕一輩的控衛最早展露頭角的一位。雖然開季一度因為James
的到來而打得有些綁手綁腳,雖然依舊有不錯的數據表現,但兩人在場上顯得格格不入。
漸漸的兩人,好吧,應該說是Irving找到了如何與James共處的方式,對騎士隊逐漸成形
相當重要。
Bradley被放在控球位置上純粹是因為他的身高,但他是一個六呎二吋高卻不會運球的後
衛,也因為如此讓他成為聯盟裡上籃最容易放槍的名人之一。Bradley不僅運球不行,菜
鳥球季甚至連投籃也成問題,但他靠著苦練從防守起家在Doc Rivers的板凳上站穩腳步,
這些年更進一步的磨練出三分線前一步與罰球圈兩端的穩定中距離。
但跟真正的射手相比,Bradley在出手不進後的調整能力較差,時常會出現打鐵一節之後
才終於修正彈道的畫面,同時他出手需要較大的空間,因此需要隊友提供紮實的單擋掩護
,而當第三節中段防守開始加溫後,Bradley的出手命中率與攻擊能力都相對降低。
雖然運球、組織不在行,但負責防守對方控衛卻是Bradley的職責。曾經在2013年入選防
守第二隊的Bradley在Kevin Garnett離隊且過去幾年不斷受傷下防守已經較為「節制」,
不再向兩年前般常會有衝過頭的狀況,但面對Irving,塞爾提克需要Bradley拿出所有的
功力全力以赴。
得分後衛 J.R. Smith vs. Marcus Smart
當騎士隊在三方交易裡送出Dion Waiters並收入Smith時,各界有不少的雜音。問題不在
於Smith的球技或是數據,而是他場外的新聞以及在尼克時期的種種脫序表現讓人為之擔
心。但出乎意料的,遠離紐約這個能讓各種能量與議題幾度放大的城市後,Smith的負面
消息少了,不變的是他犀利的外線投籃以及不按牌理出牌的「神經刀」風格。
在James、Irving、Love身邊,Smith有得是出手機會,而且這些隊友還能讓他在相當舒適
的狀態下出手,不像在尼克隊時期還需要自己想辦法找尋機會,或是在時間終了前幫隊友
消災解厄。雖然12.7分略低於生涯平均,但39.0%的三分命中率不僅高於生涯平均,在騎
士隊他平均三分球出手次數達7.3次,比生涯高了2.1次,是騎士隊的第一射手。
今年第五順位的Smart原本是塞爾提克極為重視的未來控球人選,但經過熱身賽與開季的
幾場比賽後就鮮有人再提起這檔事情。Smart跟Bradley同樣都有運球的問題,雖然在奧克
拉荷馬州大每年都可以傳出4次以上的助攻,但他的運球又高又重,加上他6呎4吋220磅重
的身材,讓他在後衛群中移動相當吃力,切入時不是將對手的禁區炸裂,就是挨上一個進
攻犯規。
當Rondo開季順利復出,Smart自然而然的退居替補,但即使Rondo被交易至小牛,Smart也
沒有機會成為塞爾提克的控球。所幸他厚實的身材加上肯拼肯纏的態度很快的就在防守端
打出名聲,也在乏善可陳的上半球季裡成為塞爾提克球迷少數的希望,但Smart卻排除在
中獎率極高的新秀挑戰賽外。
塞爾提克球迷都知道Smart的心臟頗強,關鍵時刻的三分線不手軟,但他的三分命中率只
有33.5%,明星賽後更只有31.8%,除了左底線外幾乎沒有投籃的熱點。但如果將樣本縮小
到第四節的最後三分鐘,Smart的三分球命中率提升到36.0%,而到了延長賽更有3-5,六
成的命中率。
對塞爾提克而言,讓Smart的心臟繼續成為一個祕密只會有更多的好處。
小前鋒 LeBron James vs. Evan Turner
塞爾提克的傳奇球星Paul Pierce在最近的ESPN專訪裡自承生涯最大的遺憾是沒能在巔峰
時期跟James相抗衡,那股遺憾之情溢於言表。當塞爾提克的三巨頭年華逐漸老去後,時
代也交接到了James投奔的熱火隊手中。雖然James在熱火一圓冠軍夢,連續四年打入總冠
軍賽,其中兩年連續拿下總冠軍。
於是,James回到了家鄉騎士隊效力,想要證明自己不僅有能力奪冠,更有能力不靠
Dwyane Wade或是Chris Bosh獨立奪冠。
經過這麼多年,James的功力不在話下。當三巨頭還能壓制James的騎士隊時期,剛步入30
大關的Pierce就已經顯得相當吃力,後奇總教練Doc Rivers更選擇讓大前鋒Bass來換防,
以避免Pierce陷入犯規麻煩。
本季的對決James平均27.3分、6.3助攻,約略是在他生涯的平均值上,但如果只計算前兩
戰,James的數據就陡升為34.0分、6.0助攻與3.5籃板,第一場交手更是攻下41分的本季
個人次高得分。
第三次的交手中James大多扮演誘餌的角色導引球隊進攻,出手則集中在中遠距離,雖然
他也有一次糗到爆炸的扣籃不進,但當他提起屁股真的要往禁區單打時,塞爾提克沒有任
何一個球員,從靈活的Turner、粗勇的Smart到拼命三郎Crowder,不要說阻擋,連跟上腳
步都有困難。
這,正是這個系列裡對塞爾提克最大的危機所在。
跟隊友相比,2010年第二順位入行Turner就像是個被逐出名門的浪人武士。從Turner身上
可以看到坦克策略不僅對球隊甚至對球員有多大的殺傷力,頂著七六人隊主力得分手頭銜
的他轉隊到季後賽熱門的溜馬隊最後卻成了一場災難,最後只能以兩年六百七十萬美金的
低薪加盟塞爾提克。
從熱身賽裡不難看出Turner在溜馬隊無法生存的原因。他不防守不卡位,幾乎就是去年
James Harden人肉攝影機的翻版,雖然單打能力明顯優於隊友但投籃選擇極差,在費城的
三年半裡沾染的惡習多多少少都能看到些蹤影。
但一個球季下來,Turner的防守改善了,投籃準度雖然沒有太多進展,但他在Rondo離隊
之後扛下主控的責任,慢慢也能夠在投、切、傳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至少能在總教練
Brad Stevens諸多戰術掩護下安全的讓球隊運作,同時在這球季寫下三次大三元,每場比
賽都能以某種方式幫助球隊。
也許是那空白的三年半,當Turner遇到聯盟的頂尖小前鋒時都特別的亢奮,不管是尼克隊
的Carmelo Anthony或是第一輪的對手James。在例行賽的對抗裡當James試圖背框以身材
硬吃時Turner靠著肢體碰撞來阻止,但當James轉成面對籃框以速度及爆發力來強攻時就
完全束手無策,當然,這世界上有能力阻止的人並不多。
面對James,Turner將有一個漫長的系列要過,但對曾經一無所有的他而言,這又未嘗不
是一個谷底翻身的機會?
大前鋒 Kevin Love vs. Brandon Bass
一年前,許多人預測Love將會穿上綠衫跟Rondo一起並肩打拼,但籌碼單薄的塞爾提克最
後只能眼看著James在背後操盤的一路布局讓Love落腳在克里夫蘭,並一路挺進到季後賽
。原本應該是騎士新三巨頭之一的Love表現並不理想,就跟Bosh在熱火隊常得要讓出禁區
一般,進攻以強攻禁區為主的James對禁區球員的影響要遠大於後場。
從他的投籃熱區圖最可以看出Love這兩個球季的變化,原本就以跳投為主的他比重更高,
同時他在三分線前一步至三分線外的出手比重高達52.6%,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三分線外,
雖然在這個距離的總投籃命中率跟上個球季相去不遠,但Love的三分球命中率由上季的
37.6%下滑至36.7%,帳面上相去不遠,卻讓Love的總命中率跌至生涯次低的43.4%,當然
更別提大幅滑落的得分(16.4分)與籃板(9.7)。
在James與Irving兩人輪流掌控球權下,Love在騎士隊裡的位置十分尷尬。畢竟Love不是
個稱職的防守球員,而他最擅長的籃板除了有James分食外,騎士隊還有原本上季先發能
抓下9.2籃板的T.Thompson,也壓縮了Love表現的空間,至於上季能傳出4.4次助攻在現在
騎士隊的進攻系統裡更是大打折扣。
暑假裡大多數的人都預測這個時候的Bass會在季後賽裡出現,因為他的工作態度與穩健的
中距離對任何一支季後賽球隊都是資產,只是沒有人預測Bass會穿上綠衫在季後賽裡打拼
,也沒人預測以中距離跳投為主的他最後的投籃命中率居然在五成以上。
不僅是Bass的合約即將到期,塞爾提克陣中更有Sullinger、Kelly Olynyk兩個年輕長人
卡位,加上交易來的中鋒Tyler Zeller,讓Bass成了禁區裡的閒雜人等。但出乎意料之外
的,高層一直兜售的Bass沒有太多球隊詢問,在Rondo、Green出清後,Bass卻留了下來,
而球隊力捧的兩個年輕長人一個因為過重而傷了腳,另一個則在扭傷腳踝後就再也沒有恢
復到原本的水準,這反讓Bass成了交易大限後的不動先發大前鋒。
暑假裡Bass努力的鍛鍊三分線有了些許成就,投進了9記三分球比上季的出手次數還更多
,只可惜28.1%的命中率就難登大雅之堂。但苦練外線的結果讓Bass的出手距離由罰球線
前一步擴展至罰球圈至三分線前一步,不過這一季他的外線出手更加集中在罰球線與左底
線兩個區域,跟上個球季幾乎遍布整個球場大不相同。
Bass另一個的進攻武器是扣籃。他的籃板數字以先發大前鋒而言連用差強人意形容都算是
溢美之詞,但靠著拼勁與積極卡位的態度Bass常能將進攻籃板變成雙手爆扣收尾,或是充
滿活力的移位在空檔利用隊友的傳球扣籃,他的積極往往是點燃塞爾提克鬥志的催化劑。
中鋒 Timofey Mozgov vs. Tyler Zeller
當Anderson Varejao又進入傷兵名單全季報銷時,騎士隊就將目標放在金塊隊的先發中鋒
Mozgov身上。花了三個多球季,7呎1吋的Mozgov才站穩腳步,轉隊到騎士隊後更將自己的
得分第一次推升到二位數的10.6分。
來自俄羅斯,Mozgov大部分的進攻都集中在禁區之中,喜歡在低位挑戰對手的中鋒,厚實
的身軀讓他占有不少優勢,有時會有出乎人意料之外的低位步伐出現迷惑了防守者。跟定
位尷尬的Love相比,Mozgov反而是更適合騎士隊與James的禁區長人。
雖然Mozgov只能算是個合格的籃板手,但他是騎士隊重要的籃框保護者,每場出賽25分鐘
可以敲下1.2次的阻攻。Mozgov在48分鐘的WS是1.61是三巨頭外最佳的騎士球員。
Zeller是騎士隊2012年的第17順位新秀,但上個球季並不受到總教練Mike Brown的重用,
在暑假在騎士隊努力清楚空間迎接James與Love下被交易到了塞爾提克,紮實的7呎250磅
身材很快的就打敗其他只能打四號位置的隊友成為球隊的主力先發中鋒。
雖然交易時塞爾提克幻想獲得了渴求的籃框守護者,但每場只出賽21.1分鐘讓他的阻攻數
字只有0.6次,而他雖然帳面上有250磅重,但跟其他球隊的中鋒如Mozgov相比還是相當單
薄,在對抗性上十分吃虧,無論數字或是實戰都難以真正捍衛球隊的籃框。
進攻上Zeller是個相當好的Pick & Roll的執行者,有一雙長人少見的靈巧雙手,讓他可
以輕鬆的在進入禁區後以多種方式將球送入籃框,而不需要跟對手有激烈的肢體碰撞,巧
妙的迴避了他在對抗性上的問題。此外,Zeller有相當柔軟的手腕,讓他在低位能夠以轉
身勾射的方式單打取分,面對籃框也能跳投取分。
讓他每場只出賽21.1分鐘的最主要原因是完全沒有16呎到三分線外的投射能力,而很不幸
的,這是總教練Stevens最喜歡的長人使用方式。
犯規問題是Zeller遇上Mozgov最需要的注意的問題,特別是Mozgov喜歡背框利用重量優勢
強硬推擠方式,體型居弱勢的Zeller容易吃虧並遭到裁判的哨音伺候。
第六人 Tristan Thompson vs. Isaiah Thomas
明星大前鋒Love入隊讓6呎8吋的Thompson退到了板凳擔任禁區第一替補,在Varejao受傷
後一度瓜待先發,他與Love的禁區組合讓騎士隊不僅高度與對抗性都難與對手抗衡,他拉
上先發後讓騎士的板凳更顯空虛,讓球隊更是積極的交易中鋒來填補空缺。
Thompson的攻擊能力集中在籃框四周,同時是個擅長進攻籃板的籃板好手,這個特點相當
適合有James在陣中的球隊。對騎士隊而言,用能抓籃板的Thompson搭配一個能投外線的
射手大前鋒所產生的效用,可能遠大於目前的組合,而薪水更會大幅降低。
得分對Thomas而言從來就不是個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找到一個肯用他且喜歡用他的球隊
與教練。當太陽隊利用先簽後換的方式獲得Thomas時就注定這將會是另一個悲劇,畢竟三
控衛的打法也許短時間能夠獲得功效,但時間拉長勢必會成為政治問題,而原本不應該在
風暴內的Thomas不幸的成為需要面臨轉隊變局的球員之一。
但很快的,這筆交易改變了Thomas的職業生涯,雖然塞爾提克堅定的不讓他先發,但卻幾
乎給他完整的進攻自主權。在Thomas入隊之前,塞爾提克不管是已經被交易走的Green或
是還沒被賣走的球員,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能力平均每場攻下至少18分,Thomas的出現對連
廖化都找不著的塞爾提克無疑是一大福音。
當交易出Green到換來Thomas間經過了15場比賽,塞爾提克的平均得分降到了96.5分,而
在Thomas入隊後到受傷進入傷兵名單則經過了10場比賽,平均得分增長為101.4分,復出
後的11場比賽更提升為104.2分,Thomas的得分能力對塞爾提克是一大助益。
塞爾提克幾乎對Thomas的進攻一路亮紅燈,但這也讓他寫下生涯最糟的41.1%命中率,其
中值得注意的是Thomas這球季四度遇上騎士隊,他的得分降至12.5分,命中率更低至
35.0%。就實戰來看,騎士針對Thomas習慣靠著速度與運球直闖禁區後再想辦法的習性顯
然相當了解,設計了大量的陷阱讓Thomas切入禁區後卻發現深陷重圍,最後只能倉促出手
挨上幾次火鍋,或是以失誤收場。特別騎士隊的球員天份與體能佳,許多平常Thomas能夠
以速度或是靈活度突破的機會遇到騎士隊都會大打折扣,第一輪針對騎士的防守,塞爾提
克恐怕需要替Thomas設計更多的搭配戰術,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板凳軍團
由於James的號召(安插),騎士隊的板凳上擠滿了資深老將,例如熱火隊曾經搭配過的
Mike Miller、James Jones或是Shawn Marion,但這些老將不僅顛峰期已過,場上的實際
績效也大幅下滑,甚至如Miller的身材都已經明顯的走樣,對騎士的幫助相當有限。
但如果輕易的忽視這些老將的價值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Miller、Jones在季後賽裡滿
滿的經驗值是千金難買的瑰寶,在關鍵時刻騎士隊可以有各種不同的選擇可以放上球場,
而這些老將都有穩穩將球送入籃框的能耐。他們也許沒有辦法在跟過去一樣每場打上30分
鐘,但在關鍵時刻砍進三分球的能力卻沒有放下,這也是騎士隊將這些球員納入陣容的原
因。
誰也不知道在哪一個時間點他們會突然讓你回想起那些美好的時光。
在板凳上能提供主力球員實質助益的是兩個同為24歲的後衛。打過尼克隊的Iman
Shumpert能支援搖擺人的位置,抄截是他在場上最主要的作用。來自澳洲的Matthew
Dellavedova在2013年聖瑪莉學院畢業後沒能獲選,而以自由球員身分與騎士隊簽約。這
個球季他的三分球命中率提高到40.7%,加上他不錯的傳球能力讓他穩定的進入球隊的輪
替陣容之中,並在季末球隊進入休養模式時程為主要的磨練對象。
曾經幫塞爾提克在08年奪冠的中鋒Kendrick Perkins後的出場時間並不穩定,直到季末主
力輪流休養時才獲得較多的出場機會。但塞爾提克的禁區球員以外線為主,如果需要動用
到以禁區肌肉戰為主的Perkins,對騎士恐怕不是件好事。
塞爾提克的板凳以球季中交易來的球員為主,而這批球員正是讓塞爾提克在一月過後脫胎
換骨的一群人。特別是Crowder將小牛隊的贏球信念帶入了這支原本已經半放棄的球隊。
「我很抱歉,我現在要向Danny Ainge致歉,如果坦克是球隊高層正在嘗試的方向。」
Crowder在三月份曾經這麼對媒體說。「但我是個贏家,是他將我交易到這支球隊來的。
我喜歡贏得比賽,我是個籃球員,我不懂甚麼叫做放棄與輸球。」
這大概是Garnett離隊之後塞爾提克球員講過最好的一段話。
Crowder不只是嘴巴上說,他也在每一場比賽裡力行。你會看到他衝向每一個失控球,看
到他賣力防守每一個出現在他面前的對手,看到他激勵身邊的隊友,即使他的投籃相當不
靈光,但當關鍵時刻球落到他的手上他也絲毫不手軟,讓他成為這支球隊檯面下的靈魂人
物。
另一個在球隊扮演重要角色的生力軍是Jonas Jerebko,一個在底特律打了四個半球季卻
一年比一年落魄的瑞士球星。在活塞他的出場時間極不穩定,可能前一場出賽將近20分鐘
攻下二位數得分,但下一場就完全進了教練Stan Van Gundy的狗窩。來到塞爾提克,他第
二度穿上綠衫出賽就以三分球6投4進攻下20分在球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下一場比賽再以
16分、10籃板的雙十演出讓自己穩穩的擠入Stevens的調度陣容之中。
6呎10吋的Jerebko進攻端的功能相當單純,他在場上62.3%的進攻來自跳投,有52.0%的出
手來自16呎到三分線外,其中三分線外的比例高達36.9%,而他轉隊到塞爾提克之後的三
分命中率為40.6%,很快的就讓他成為球隊最穩定的三分射手,也是板凳上的主力禁區替
補。就像歐陸球員,他的防守並不突出,但就跟其他塞爾提克板凳一樣,他上場就是拼盡
全力,用努力彌補天份的差距。
跟著Jerebko同一筆交易來到塞爾提克的Gigi Datome是義大利聯盟的MVP,但在活塞隊卻
只能在發展聯盟裡討生活,苦無出場機會。他在塞爾提克的前八場比賽也坐了五場板凳,
但他保握上場機會展現自己的三分火力,在塞爾提克出賽18場有47.2%的三分線準度。雖
然在Olynyk與Sullinger歸隊後他又回到無法上場的困局。但在球隊的封關戰裡Datome獲
得先發機會,以15投9進攻下22分證明自己雖然防守離NBA有段相當大的差距,但投籃是絕
不成問題。
相較於這些緊緊抓住機會的二線球員,過去兩個球季受到球迷期待的Sullinger、Olynyk
就讓人感到失落。Sullinger的體重問題凸顯了Garnett離隊之後球隊布在追求勝利後也失
去了紀律,沒有人督促的年輕球員的發展也遠不如預期。Olynyk則是因為受傷而影響了下
半球季的表現,但天賦滿滿的跟Jerebko兩相對比,無論是投籃的準度與場上的拼勁都有
明顯的落差,如果這兩個年輕球員能夠從這些前輩身上學到正確的態度,對塞爾提克的未
來將有重要的意義。
【系列賽不容錯過】
騎士隊:鐵三角的第一項試煉
雖然騎士隊才剛花費心力找來James與Love組成新的鐵三角,但這組合的賞味期也格外的
簡短。也許James的球員選擇權不需要騎士隊特別煩惱,但Love的球員選擇權就不是那麼
讓人安心,而兩人的合約也都將在明年球季結束,這讓騎士隊並沒有太多時間可以蹉跎。
例行賽裡騎士隊逐漸磨合成型,53勝29敗的成績完成了鐵三角的第一項任務。跟熱火隊的
三巨頭最大的不同在於Irving與Love過去在騎士與灰狼都未曾帶領球隊進入季後賽,面對
塞爾提克的系列是對他們面對季後賽壓力的第一個試金石。
面對例行賽費盡千辛萬苦才擠入季後賽的塞爾提克,騎士隊的問題不光是能不能贏,更重
要的還是陣中的明星球員如何面對比賽,如果最後只能靠著James帶領球隊前進,對騎士
而言可能傷害力不亞於輸球。
塞爾提克:甚麼叫做放棄與輸球?
沒有人知道副總裁Danny Ainge季中交易回這群意外成為季後賽推手的板凳群時內心打得
是怎麼樣的盤算,但對塞爾提克球迷而言能看到這一支陣容可能是隊史上最糟的球隊打出
讓人動容的比賽彷彿是電影裡的場景,一群沒有球隊、沒有教練肯用的浪人在美國東岸聚
首,最後寫下了一頁奇蹟。
我不知道這趟旅程能夠繼續多久,就像沒有人能預測到當Rondo、Green離隊後換進來的替
補群居然能改變球隊的氣氛,而Crowder那段宣言更是讓人動容。甚至,沒有人知道這群
球員下個球季會在哪裡,塞爾提克的老闆們已經多次明言暑假裡球隊將會有場煙火秀,將
會盡全力的追逐可能的自由球員以及可交易的明星球員。
坦克能不能讓球隊透過選秀重建是個未知數,過去四年拿下三個狀元的騎士隊還是得要靠
James才能重返季後賽,而更重要的是騎士隊的狀元籤還不是因為球隊刻意坦克而來,要
靠樂透選秀重建的困難度可想而知。而坦克策略最大的傷害還是在球員身上,連年坦克對
球員的影響可以從Turner身上窺知一二,即使再有心,長年輸球下所累積的許多小毛病會
逐漸吞食掉一個年輕的球員。
即使你真的幸運抽到了狀元籤,陣中的其他球員也將只剩下空殼,要將一個養成壞習慣的
球員導回正軌有多困難,也許97年的Antoine Walker是最佳的範例,那對年輕球員是一個
永難彌平的傷害。
對塞爾提克陣中的年輕球員而言,如果能夠從這些天份、順位、未來都遠不如自己的板凳
們身上學到職業球員該有的態度將是無價的經驗。這批球員有的從季後賽球隊被丟入塞爾
提克,有的在前球隊裡只能待在教練的狗籠,但他們身上所展現對出場比賽的渴望,拼死
掌握每一個可能在教練團、球迷面前亮相的機會,卻是過去這一年半裡塞爾提克年輕球員
身上最缺乏特質。
就像Crowder所說:「我是個籃球員,我不懂甚麼叫做放棄與輸球。」這就是這支塞爾提
克的寫照,拼,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