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本: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14817
總冠軍賽G1,我們很高興的看到大概有85%狀態的Irving,23分6助攻7籃板
以外,是他竭盡心神防守Stephen Curry。開賽及中場前的兩季阻攻,雖然
無法將球隊帶向勝利,但著實打動了全球觀眾的心。據統計,Irving面對C
urry的6波攻守,讓他投5只中1,得到4分,而面對騎士其餘的防守者,Cur
ry投14中8,得到19分。
可惜騎士現在得由LeBron孤身一人,對抗握有主場優勢的67勝等級強隊。
Le-ISO與圍繞著的善/惡之名
Le-ISO,是部分國外騎士迷對LeBron單打戰術的簡稱,台灣球迷喜歡說「球
給23號」戰術。這玩意只要隊伍裡有超級球星便會出現,任何有基本戰術修
為的教頭,都不會放過使用超強武器的機會。過去的Le-ISO暫且不提,總冠
軍G1的單打,我個人可以接受,原因如下。
1.勇士顯然拿Le-ISO沒有辦法,well,或許你也能講Steve Kerr教頭打定主
意要防住騎士其他球員,所以刻意不做對策。我沒意見,但即便如此,勇士
的防守者無法阻止乃是事實。據此,兩軍對戰本來就是「我的招你破不了,
就一直用打到你死為止」,G1的LeBron,就是破不了的招。
2.總冠軍戰賽程的間隔較寬鬆,休息2-3天的LeBron,並不會有太大的體力負
擔。
當然,ISO戰術的用量比例,跟球隊犧牲團隊進攻的程度多半呈反比。很多球
迷都看過下面這張照片
http://i.imgur.com/VQ0GgFy.jpg
勇士的防守陣擺明不允許LeBron把球給隊友,寧願放自家防守者1對1。不過
,其實隊友多進行跑動& LeBron打算傳球,沒道理傳不出去。
Irving報銷後的戰法調整
騎士隨隊記者Lloyd與ESPN的Windhorst,都提過騎士的進攻戰術常由LeBron
、Irving你一回合我一回合地輪流發動。聽起來難免有些單調,但考量此兩
人的球權,以及巨頭球員穩定輸出的能力,加上騎士進攻效率之高,外界的
質疑也很有限。Irving的缺陣,同樣對騎士有正反兩面的影響。往好處看,
騎士一路走來早就有好幾場缺少Irving的季後賽,球隊並不需要特別適應或
排練戰法。至於壞處,還滿單純的……「少了Irving」的打法,可能足夠打
敗公牛、清盤老鷹,對抗勇士卻恐怕有困難。
Blatt教頭是一位從不洩露獲具體回答關於戰術問題的人,但賽後記者會上有
一小段話切中事實:他覺得球員們在攻守轉換時的無球跑位,可以做得更好
,季後賽以來騎士對抗過數種陣型,球員在這方面都表現得不錯。
小數據:騎士隊G1的進攻效率
第一節:105.4
第二節:112.0
延長賽:18.2
Kerr教頭曾提到,相對於防守LeBron,勇士做的是保持球的流動性,這點我認
為他們倒是非常貫徹,是訓練有素且值得讚揚的。然而,Kerr所謂的保持球流
動,帶來的東西其實遠不如帳面上那麼多,騎士領先正規賽48分鐘裡的32分鐘
,終場前夕勇士幾乎要輸掉比賽,而且最後一擊球權還在騎士手中。勇士的取
勝,球的流動只佔其中一環,而且,Le-ISO足以和勇士團隊互咬。騎士的問題
出在防守,讓浪花兄弟有個slow start是好事,但騎士整場球出現太多的空檔
以及協防溝通上的誤會。總體而言,G1的防守不算差,不過要對抗總冠軍級別
的對手,顯有不足。
接下來的系列戰,騎士可能採取的方針是:
1.像對抗老鷹那樣的打法,G1騎士打的不像騎士,勇士的禁區得分只輸騎士2分
,籃板球竟然抓贏我們。騎士得化被動為主動,壓制勇士的特色。
2.承上,騎士在反快攻跟防守對方主力方面還算合格,因此雙方打的有來有往
,但進攻端應該更加努力尋找mismatch的攻擊機會,就如勇士始終想透過換防
,讓後場球員吃掉T. Thompson與Mozgov一樣。
3.要實踐上述的方針,Blatt教頭無可避免地得在板凳席上變出一些魔法,個人
認為這才是最困難的一環。Mike Miller跑步跟別人走路一樣快、Perkins在場
上完全是進攻扣分的存在、Joe Harris是菜鳥、Shawn Marion年事已高。
G2應該能看到少許時間的Marion,他還能多多少少跟上投射型大前鋒和小前鋒
,籃板球卡位也不落下風。另外,Moz-TT的組合也可能為鞏固籃板而言常上場
時間,至於金州的後場火力有更強的發揮該如何,我想,也只有對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