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orts.camerabay.tv/sports/NBA/0709_01/
來自布魯克林的勇氣—Mullin、Jackson、Marbury和Whitehead
離開曼哈頓往東,穿過雄偉的布魯克林大橋,就來到了布魯克林。身後的曼
哈頓盡是高聳的摩天大樓,但隔著東河之遙的布魯克林卻曾是工廠、船塢和
國宅的所在地。
但是就在這樣的環境,卻孕育出一種不屈不撓的街頭籃球文化。早在籃網隊
還沒來到布魯克林之前,布魯克林就是高中籃球和街頭籃球的重鎮,所以即
便沒有職業球隊,但依然出了許多籃球好手,從名人堂教練Red Holzman、
Lenny Wilkens到Billy Cunningham,傳奇球星則包括Connie Hawkins、
Bernard King、Chris Mullin和Sam Perkins,就連Michael Jordan都在布
魯克林出生。有些人甚至認為布魯克林的籃球比哈林區、曼哈頓,甚至是費
城、芝加哥和洛杉磯等大城更風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wNfNL61Oc
「布魯克林就是聖地麥加。」曾打過印第安納溜馬隊的中鋒Perkins說:
「印第安納州也許不會同意。布魯克林就是一切的起源。我知道每個人都會
有自己的偏見。但是你得要來自布魯克林,才會瞭解這點。」
當Bernard King因為右膝前十字韌帶斷裂,得要經歷痛苦的復健時,他就是
以布魯克林的出身砥礪自己。
「人們總是說我不可能再回到球場。我告訴自己:『我來自布魯克林。我來
自格林堡(Fort Greene)。我在世界上最難生存的街頭籃球場長大。從全
國最艱困的環境長大,而我一路打進NBA,而我在那時成為職業球員的頂
尖。你們不懂我的心。如果我可以做到那些,這一點也不算什麼!』」King
說,於是他每天復健五小時,一個禮拜六天,整整持續兩年,終於成功回到
NBA。
布魯克林之所以成為街頭籃球的重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戶外籃球場隨處可
見,根據華爾街日報在去年所做的調查,該地共有172個公家戶外籃球場,
儘管場地品質不一,但對於愛打球的年輕人來說,只要有一塊空地和籃框就
已經足夠。
「布魯克林有很多地方可以打球,每個公園都有自己的特質和打球風格,還
有誰是那個場地的老大。」Mullin說:「你要得到尊敬,不只要贏球,還要
每天都回來堅守寶座。」
Chris Mull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ayEaUDiNEE
Mullin的爸爸也愛打籃球,知名球星和教練Doug Moe曾經是球友,於是他在
車庫前架了一座籃框,上頭還掛著一個燈泡,重點是有一塊很大的籃板—比
NBA的還要大。
「這點很棒,因為籃板掛著很低,所以即便你只有七、八年級時,你也可以
拍到籃板,在那時候上籃時要拍一下籃板,是很流行的事。每個人都想要來
到我們家後院打球。那裡的比賽在那一區來說就像是傳奇一樣。」Chris
Mullin的小弟Terrence Mullin說。
Mullin家一共有四個兒子(還有一個女兒),所以總是分成二對二,一開始
是John和Roddy一隊、Chris和Terrence一隊,後來則改成John和Terrence一
隊、Chris和Roddy一隊。
「身為五兄妹裡頭最小的,他們一直是我景仰的對象,直到今天都是。不管
是教我做功課,或者是打完球之後回家帶給我一包棒球卡,或者是在後院教
我如何投籃。」Terrence Mullin說。
Terrence Mullins把哥哥們當作偶像時,Chris Mullin的偶像之一則是同樣
出身自布魯克林,還能打進NBA的Lenny Wilkens,Chris Mullin的姑姑Mary
Terrence修女甚至還曾經教過Wilkens。
「身為一個小孩子,你總是有可以景仰和迎頭趕上的對象,所以當你家鄉的
某人做到時,夢想感覺就近了一點。」Chris Mullin說:「你不是在追逐從
未有人達到的目標。那是一個夢想,但美夢曾經成真。」
Mullin不只在家後院的籃球場打球,他還擁有附近體育館的鑰匙,總是一遍
又一遍地鍛鍊著自己的球技,完全忘了外在世界。「不是我教過最好的球員
—記著,我在達拉斯時教過Steve Nash和Dirk Nowitzki,在密爾瓦基時教
過Sidney Moncrief。」在金州勇士隊當過Mullin教練的Don Nelson就曾這
麼說:「但是Chris可能是我教過最認真的球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R6rZ_q1J6U
但對於愛籃球成癡的Mullin來說,這樣還不夠,他總會和好友Mario Elie搭
檔坐地鐵到紐約其他球場征戰,在那些地方,只有拿出最佳表現,才有回到
球場的機會,那讓身為白人的Mullin得到不少肯定,也更加強了他的信心。
「對我來說,如果我到一個地方沒有打好,我也許不會獲准再回到那裡。」
Mullin說:「那才是真的壓力。」
在獲選成為紐約州「籃球先生」之後,Chris Mullin進入位在皇后區的聖若
望大學(St. John University)就讀,三次獲選大東區(Big East)年度
最佳球員、三度獲選全美最佳陣容,得到1985年的伍登獎(Wooden
Award),甚至還參加了1984年洛杉磯奧運抱回金牌。
而在聖若望大學,Chris Mullin得以和另一位來自布魯克林的學弟並肩作
戰,那就是日後也打進NBA的Mark Jackson。
Mark Jackson / Pearl Washingt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NCUHqrXEh0
Jackson在布魯克林出生,他只比Mullin小兩歲,所以他們在高中時就已經
交過手,然而Mullin如雷貫耳的名氣,Jackson更早就已經聽說。
「即便在我們高中交手之前,我就已經聽過他。」Jackson說:「整座城市
都傳遍了說Chris Mullin是個狠角色。老實說,當我聽到時,我以為他是個
住在布魯克林的黑人。結果他是個了不起的球員,只是剛好是個白人,是史
上最聰明的籃球員之一。」
Jackson所念的洛琳主教紀念中學(Bishop Loughlin Memorial High
School)距離現在籃網隊主場巴克萊中心(Barclays Center)只有幾個街
區之遙。
「開車經過,我看到籃網隊的紀念品寫著布魯克林。那是一種驕傲的感覺。
對於在這區域長大的孩子來說,更容易有夢想。」Jackson曾經這麼說。
因為在Jackson小時候,布魯克林沒有屬於自己的球隊,他總要先坐公車再
換地鐵,才能到麥迪遜廣場花園看紐約尼克隊比賽,那往往要花上一個多小
時,到了球場,Jackson會擠到球員通道,試著索取球員簽名,他曾經得到
Earl Monroe和Willis Reed簽名,也曾經和Julius Erving說到話。
當Jackson站上球場時,總能靠著他的籃球智慧領導球隊,1983年他帶領洛
琳主教紀念中學得到紐約州冠軍,在總冠軍賽時,Jackson得到高中生涯最
高的38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KeRqw8YBpw
人們總說Mark Jackson打球的時候,總是有些街頭籃球的影子,對於在布魯
克林長大的Jackson來說,或許並不令人意外,事實上他的弟弟Troy
Jackson就是街頭籃球的傳奇球星,綽號叫做「雲梯」(Escalade),同時
因為街頭籃球的背景,Jackson在球場上總帶著一股傲氣。
「Mark一直是個很有自信的球員。」Jackson的高中隊友Bill Wheeler說:
「人們也許會覺得那是驕傲自大,但我覺得那只是自信而已。」
儘管Mark Jackson慢慢打出名聲時,但他並不是布魯克林最優秀的控球後
衛,那個稱號屬於綽號「珍珠」(Pearl)的Dwayne Washington。
Washington從小就展現了華麗的球技,當他只有八歲時,那些大哥哥對他
說:「你以為你是誰啊?珍珠嗎?」他們說的是尼克隊當家球星,綽號「珍
珠」(Pearl)的Earl Monroe,但那從此也成為Washington的綽號。
人們傳說Washington曾經在某場比賽連進八球,然後跑去跟對手教練說:
「教練,我想你最好喊個暫停」,也傳說他的球技太過華麗,當他進球後連
對手都忍不住要和他擊掌,這些或許都只是傳說,但他在高中時可以攻下
五、六十分卻是事實,更在高四那年繳出平均35分10籃板8助攻的成績,甚
至因為太多人在賽前找他簽名,所以比賽因而延遲開始。
Washington在球場上的表現總是出人意料。「他會得分之後,跑進人群親吻
他的女朋友。」Jackson說:「他就是那樣出其不意。他不是正常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qt2HEbAGO8
Jackson依然記得他坐在雪城大學教練Jim Boeheim的辦公室,幻想著自己可
以穿上雪城大學的球衣,直到Boeheim打破了他的夢想。
「我想著:『這應該還不錯,我一定會愛上這。』」Jackson說:「然後
Boeheim教練跟我說,我不應該來雪城。他說:『不要來這裡,因為我們要
Pearl。』」
「一開始我覺得有點被羞辱了,但是Jim Boeheim是對的。那對我們兩個來
說都好。那是Pearl的表現機會。」
Washington在雪城待了三年,因為ESPN會轉播該校的比賽,所以Washington
得以在全國觀眾面前展現他的球技,也間接讓雪城大學成為籃球名校之一。
1986年,紐澤西籃網隊用第一輪第13順位選了Pearl Washingt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zsQRly5h4
但打進NBA的Washington卻沒辦法繼續繳出驚人的表現,他的身體素質並不
突出,外線跳投更是不穩定,多半靠著花式運球擺脫對手,只在NBA待了三
個球季就離開了聯盟。
Stephon Marbury / Sebastain Telfair / Lance Stephenson
Pearl Washington沒有完成的,十年後,同樣來自布魯克林街頭的Stephon
Marbury代替他完成。
就像是Chris Mullin,Marbury來自一個大家庭,他的大哥Eric—綽號「湯
匙」(Spoon)—在喬治亞大學和Dominique Wilkins當過隊友,二哥Donnie
—綽號「天空」(Sky)—在德州農工大學打球時聯盟得分王,三哥Norman
—綽號「啾啾」(Jou-Ju)—曾得到田納西大學的籃球獎學金(但是因為成
績不佳而被撤回)。
像是匯集了每位哥哥的能力,綽號「Starbury」的Marbury是家中籃球打得
最好的。兩歲那年他就會運球,睡覺總要抱著籃球,九歲那年,他就在林肯
高中(Abraham Lincoln High School)練習賽中場休息時,在球場上展現
他的球技。1988年,六年級的他繳出平均40分的成績,讓籃球雜誌稱他是全
美最強的六年級生,八年級時他跑到當地為高中生舉辦的籃球營,結果打得
太好,連舉辦營隊的人都稱讚他的大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fvIutJXjC8
當時Marbury並不謙虛,據說他曾經對著對手教練說:我正在痛宰你的後
衛,換上哪個可以阻止我的吧,就像是當年的Pearl Washington。
Marbury的三位哥哥都唸了布魯克林康尼島(Coney Island)的林肯高中,
所以他也不例外,Marbury為林肯高中帶回一座全市冠軍,並且在高四時獲
選為紐約州「籃球先生」。
但是在高中籃球場之外,Marbury在街頭鍛鍊他的籃球技巧。康尼島最有名
的街頭籃球場綽號叫做「花園」(The Garden),因為人們覺得他們沒有到
真正的「花園」—東河對岸的麥迪遜廣場花園—打球的機會。
在「花園」,只有靠著籃球才能得到尊敬,如果你打不好,得要等上好幾個
小時才能上場,但如果你夠強,可以一直打到凌晨三點。
1995年,Marbury參加了麥當勞全美高中籃球賽,結識了好友Kevin
Garnett,隨後進入喬治亞理工大學就讀。1996年,他在NBA選秀會第一輪第
四順位被密爾瓦基公鹿隊選走,旋即被交易到明尼蘇達灰狼隊,與Garnett
成為隊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36W5SSYzfw
在Marbury之後,林肯高中又出了好幾位優秀的高中球員,先是Marbury的表
弟Sebastian Telfair。Telfair和表哥Marbury有一些共同點,他們在同一
棟國宅一起長大,並且都為林肯高中得到了全市冠軍(Marbury得到一座,
Telfair則是三連霸)。
綽號「Bassy」的Telfair在七年級時就被報紙稱為「下一個偉大的紐約控球
後衛」,八年級時就受邀參加愛迪達ABCD籃球營,創下史上最年輕的參賽紀
錄。Telfair曾登上雜誌封面,甚至和Derek Jeter及Jay-Z做朋友。ESPN2轉
播他的比賽,轟動程度不下於另外一位明星高中生LeBron James。
2004年,林肯高中畢業的Telfair宣布參加NBA選秀會,成為第一位高中畢業
就跳級進入NBA的控球後衛,他在第一輪第13順位被波特蘭拓荒者隊選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ds6QSqUsMo
一年之後的2005年,又一位來自布魯克林、有著粗壯身材卻能打後衛的
Lance Stephenson進入高中,他一開始唸的是Mark Jackson的母校洛琳主教
紀念中學,但三天後就轉到林肯高中。在那裡,他打破了Telfair保有的紐
約州生涯得分紀錄,甚至超越前人,締造了全市冠軍四連霸的紀錄,也繼承
了「下一個偉大的紐約控球後衛」的封號。
綽號是「Sir Lance a Lot」(與圓桌武士Lancelot押韻)的Stephenson住
的地方距離Marbury和Telfair長大的國宅只有15個街區那麼遠,他也一直把
他們當作追逐的目標。
「我常常和他們聊天。」Stephenson說:「他們總是告訴我要專注,要提升
成績。」
「我想他將有機會成為紐約控球後衛的傳奇,這種菁英地位。」Marbury曾
經這麼稱讚Stephenson說:「我想他只要持續現在所做的。他現在幾乎沒有
對手,而他需要確定當念大學時,他也有同樣的心態。至於NBA,那只是時
間問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4-Om7S5yhg
高四那年,Stephenson繳出平均28.9分10.2助攻的成績,但是來自布魯克林
康尼島,讓他承受了一些負擔。2008年,DIME雜誌讓Stephenson成為封面人
物,宣稱17歲的他「現在就能成為一位NBA球星」,人們還給他冠上「與生
俱來」(Born Ready)的綽號。紐約市球探Tom Konchalski就說:「打從四
年級起,他就得要肩負名人重擔,因為在他之前來自康尼島的球員,從
Stephon Marbury到Sebastian Telfair。」
「他總是說要比Sebastian更好,比Stephon更好。」林肯高中教練Dwayne
Morton說:「他有那種動力和目標……他是我在林肯看過最棒的球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Cvuvy0B2Kc
2010年,在辛辛那提大學讀了一年Stephenson投身NBA選秀會,並且在第二
輪第40順位加入了印第安納溜馬隊。
Isaiah Whitehead
直到六年後,籃球迷等到了下一個來自布魯克林的優秀控球後衛。
就像是其他人一樣,Isaiah Whitehead也就讀於林肯高中,「在康尼島長
大,任何想要打出名堂的球員都來自林肯高中。」他說。
和那些同樣來自康尼島的球員相同的,是Whitehead的球技很早就得到肯
定,人們把他看作新一代的紐約控衛傳奇,因為他獲邀參加ABCD籃球營,那
是相隔四年第一次有來自紐約的球員參加,他也是五年來獲得最高排名的紐
約高中球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OgSUbVVgU4
「不停激勵著我的,就是在康尼島長大。」Whitehead說:「就是那些激勵
這些傢伙打進聯盟,在康尼島長大可不容易。」
激勵的另一面,或許就是壓力,八年級時Whitehead接到一通電話,那是來
自Lance Stephenson,因為後者知道那樣的期待有多沈重。
「他就像是我的大哥。」Whitehead說:「他經歷過這一切。他基本上告訴
我要怎麼承擔。」
當Stephenson回到布魯克林時會找Whitehead一起練球,也時常會傳簡訊給
他,當Whitehead率領林肯高中得到冠軍時,Stephenson甚至親自到現場替
他加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5oKfQAWWE
Stephenson經歷了一些風波,才終於在NBA站穩腳步,但他毫不遲疑地將自
己的教訓告訴Whitehead。
「他告訴他說自己搞砸了哪些事,他經歷過哪些沒有像他想像一般處理好的
事,他告訴他要保持謙虛,保持忠誠。他告訴他就作自己。」Whitehead的
媽媽Ericka Rambert說。
Whitehead也並不想要成為下一個Marbury或Telfair。他說:「我總是說:
我不是他們。我不想要拼命成為他們其中一員。我就是Isaiah
Whitehead。」
和那些球員不同的,是Whitehead的個性。他比較安靜,在球場上也更為冷
靜,不會輕易地被對手挑撥,那或許是因為他所受到的家庭教育,Rambert
是康尼島的巴士司機,她總是堅持兒子要唸大學,所以Whitehead在紐澤西
州的西東大學(Seton Hill University)才投身NBA選秀會。
「他不像其他打進NBA的傢伙。」林肯高中的Morton教練說:「他非常安
靜。我比較喜歡那些很具侵略性、講話大聲的傢伙。他有一點不同。我從來
沒有看過他發火—即便在他打得很糟的時候……那有時候還滿恐怖的。」
但是有一點Whitehead和每一個來自布魯克林的球員都相同,「每次他站上
球場,他就想要摧毀對手。你很少看到孩子這麼痛恨輸球,這麼想要贏球,
這麼想要成為最棒的球員。」西東大學籃球教練Kevin Willard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OgSUbVVgU4
2016年NBA選秀會,猶他爵士隊用第二輪第42順位選了Whitehead,並且立刻
把他交易到布魯克林籃網隊,那是籃網隊在2012年從紐澤西搬到布魯克林以
來,第一個穿上籃網隊球衣的布魯克林孩子,而對Whitehead來說,那就像
是美夢成真一般。
「我的朋友和家人可以每天晚上都來看我打球,那真是太棒了。」
Whitehead說。
「我們看過他打球,身為一個來自在地的傢伙,我們真的很熟悉他,他的背
景、他這個人和他的個性,他很適合我們的球隊。」布魯克林籃網隊總管
Sean Marks說:「他適合我們想要的樣子,體現了我們的精神,他不屈不撓
的精神、他的專業態度。對我們來說,他具體展現了布魯克林勇氣的樣
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7wvSznMSow
那是一種傳承了數十年的勇氣。
籃球城市系列:
【來自金州的勇士們—Barry、Payton、Kidd、Lillard】
(http://sports.camerabay.tv/sports/NBA/0624_01/)
【我和我的剛果兄弟們—Mutombo、Mbenga、Ibaka和Biyombo】
(http://sports.camerabay.tv/sports/NBA/0609_01/)
【來自洛杉磯冠軍之城的綠血人Paul Pierce】
(http://sports.camerabay.tv/sports/NBA/0607_01/)
【Shawn Kemp、Gary Payton和被遺忘的西雅圖超音速隊】
(http://sports.camerabay.tv/sports/NBA/0529_01/)
【「VC世代」—Vince Carter如何啟發了一整代的加拿大球員】
(http://sports.camerabay.tv/sports/NBA/0520_02/)
【AI vs. Kobe 費城之子與費城之魂的生涯情仇】
(http://sports.camerabay.tv/sports/NBA/0515_01/)
https://www.facebook.com/SportsAnd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