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台灣人上nba可能性?

作者: pornstar (迪克)   2017-03-07 09:02:13
※ 引述《yokann (大陸尋奇)》之銘言:
: 周一上班無聊 開個新話題
: "台灣培養出能上NBA選手的可能性?"
: 讓大家討論看看
: 先講前提
: 1.必須是在台灣體系長大 旅美的不算
: 2.上NBA就算NBA選手 就算在板凳深處守開特力也算 在大坦隊垃圾時間上場也算
: 身為一個也打過幾年球的人來分析
: 台灣人無法上NBA的原因有幾點
: a.身體素質不夠
: 這是人種差異 無解 但是原住民的體能爆發力其實還是很強的
整篇看下來我只對人種差異有意見~
人種的差異只會對頂尖中的頂尖有影響,
以百米短跑比喻的話大概就是極限在9秒6跟9秒9的差距,
但是大部分可以打NBA的程度其實只要11秒內就可以生存了,這個門檻絕對離
人種生理極限還有一大段差距~~
運動科學化跟環境才是主要影響,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純黑人組成的非洲冠軍安哥拉常常被純黃種人的中國隊打爆。
美國從小學就有分級完善的校隊,社區球隊制度,家長也傾全力支持,把小孩的運動比賽
看得比期末考還重要,再加上美國隨處可見的高蛋白食品,這邊幾乎隨便一種飲品
都會推出高蛋白產品,不誇張,你在7-11還可以買到星巴克的高蛋白咖啡,
從這就知道美國人對於運動根深柢固的習慣跟營養食品的補充有多普及,
這才是亞洲國家比不上的原因~~
以一個健身愛好者的角度,我個人體驗是在美國練半年可以抵在台灣練一年半的程度,
連我這個百姓都體會到健身資源跟營養品巨大差距~
更何況是那些專業運動員?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從小只是打興趣的ABC來台灣後竟然還可以打SBL~
另外可能會有鄉民覺得竟然人種差距不大,那為什麼美國華裔只出了一個林書豪?
這原因跟為何亞裔在美國擁有最高平均收入跟最高教育程度是一樣的~
或許是民族性,或許是剛移民過來還沒站穩腳步,華人家庭選擇犧牲小孩的運動時間
來換取日後的高收入,畢竟有捨才有得,
這或許也片面解釋為何教育程度最低的黑人能出最多運動員...
所以結論是我認為台灣的整體環境從政府到家庭的觀念都不足以培養出NBA球員,
但是我認為美國華裔家庭在站穩腳步或是觀念越來越西化後,在未來10,20年會有越來
越多的林書豪冒出來~
: b.身高不夠
: 這個常常衍生出來的問題是 在環境下被迫打較大的位置
: 到更高層級聯盟適應不良+球技不夠
: 例如說信安在台灣打三號 如果在NBA裡面 他應該要打2號
: 但是對比於NBA的怪物2號 他運球 射程 準度 突破能力都差得太遠
: 壘哥也是同理 以壘哥的狀態 在NBA應該要打3號
: 但在台灣他的身高卻常被迫打45號位 最後定型就廢了
: 在這點我的想法是 所有<195cm的人 身體素質好又運球強的人
: 可以往高控球去磨練 也就是往NBA組織型PG去努力
: 在NBA 6-5 6-4的控球也不矮了
: c.語言能力
: 倒是還好 練習就好
: d.聯盟強度太低
: 這就是比較難解的問題 如果能一場打到40+這種宰制力的表現
: 就很難靠著比賽繼續進步了
: 但同我b這點所說 應該身材好的人強迫去練小號位
: 例如說田壘可以當C一場拿40分 但逼迫她打3號
: 看能不能也拿40分 朝更小的位置去努力
: e.球技跟準度
: 只能靠狂練習 至少CS要非常準 而個人突破就比較吃天賦了
: 其實嚴格講 我們最接近NBA的人 有人說陳信安 林志傑 田壘
: 陳跟林如果一開始就是當PG在練 田當SF在練
: 他們的身材其實沒有輸給NBA的同位置人太多
: 可是在台灣打大一號 球員技術就毀了
: 台灣還有機會出上NBA的人嗎?
:
作者: swingingbear (Bear~XD)   2017-03-07 10:16:00
581組一隊打cba都不會贏了 何況歐美
作者: jimmyjou2006 (peaker)   2017-03-07 10:25:00
Scion 請問也是全場嗎? 我經驗覺得職業球員正式非正式比賽表現差很多
作者: natureman369 (小姬小天使)   2017-03-07 13:27:00
LBJ糸東王求女子口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