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峰期長短怎麼比有太多方式了
想要玩出自己想要的結果也沒什麼
但是全部人綁一起用一個標準比
就好像把 雞 鴨 豬 狗 放一起 測量誰可以吃下五公斤的食物
看到這大家就會說 KT你他媽發啥廢文
當然只有豬阿 其他腳色頂到肺也塞不下
回到籃球 那我今天把標準拉高到40分 25板 不就沒有人有巔峰期
降到10分 5板 不就大家樂巔峰
顛峰期不跟自己比有什麼意義
我自己定義巔峰期 單年度數據大於生涯平均
我們來看看原文超慘的TD
生涯平均: 19分 大於生涯季數(生涯):11季(19)
10.8板 大於生涯季數(生涯):10季(19)
如果生涯數據扣掉一個標準差
TD達標的賽季分別可以達到: 16季(分) 16季(板)
如果做成常態分布圖就更清楚了
原文超威的賈霸
生涯平均: 24.6 大於生涯季數(生涯):11季(20)
11.2 大於生涯季數(生涯):10季(20)
生涯數據扣掉一個標準差 達標賽季 17季(分) 16季(板)
根本不相上下 巔峰長就是歷史級的球員特性 用一兩個指標根本比不出來
分出高下真的要用顯微鏡去比了
比如TD的生涯標準差皆小於賈霸 4.04<5.67 1.47<3.96
但這樣也不能證明TD巔峰維持更久 還有太多可以比
生涯晚期出手佔團隊出手比率 上場時間 效率值是否加權
想到就既煩惱又有趣
甚至原文推文的一些標準也很有趣 例: MVP票選前10
但是再怎麼玩數字 顛峰期也不會變成水平的跟大家一起比啦
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