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sd1289x (蘆洲公道伯 - 景翔)》之銘言:
: 長期以來 在提到頂級3D球員時 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球員通常是Klay Thompson
: 他的C&S能力是聯盟頂級 又有相當好的防守 是3D球員的典型代表@@"
: 至於Paul George
: 因為他過去是溜馬頭號進攻點 又是球隊領袖
: 還有不錯的單打 持球 自主進攻 終結能力 所以以前不會有人稱PG為3D球員
: 但本季來到雷霆後 PG為了和龜龜有效搭配 所以無球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 以PG這季的表現來看
: 3P%高達42.8% 每場比賽投7.6顆三分 命中3.3顆三分 三分佔總得分比重 44%
: 這些數據都是生涯新高@@"
: 防守的部分
: PG本季的DRPM為0.82 在86名小前鋒當中排第19
: DEFLECTIONS 高達4.5 是雷霆第一
: PG進過一次防守一隊 兩次防守二隊 防守能力是不用懷疑的@@"
: 對照之下
: KT的3P%高達45.4% 是生涯最高 每場投7.2顆三分 命中3.3顆三分 三分佔得分比49%
: KT的 DRPM是0.28 103名得分後衛排名第18
: DEFLECTION是0.9 勇士陣中排名第9 而KT的防守評價長期以來都算不錯
: 這幾年KT普遍被認為是頂級3D
: 但PG本季無球打法增加 三分能力也顯著提升
: 以打法而言 他是否也算得上是頂級3D了呢?!
: 大家怎麼看?
所謂3D球員這種說法在近年NBA非常普遍,簡單說來,
就是以往稱作「功能型球員」的一種對於現今籃球體系特化適應的類別。
其實一般時候都是形容綠葉球員較多,例如Ariza、Ryan Anderson水平的球員,
(放在稍早之前,應該就像是Bowen或是Horry這種)
我覺得原初的想法很單純,就是既然球隊需要有人積極防守對方的得分主力,
而這很消耗體力,所以擔任此一職位的人在進攻端就扮演體能要求低的跑位射手、
甚至是底角定點射手。
由於很多球隊的戰術體系適合3D球員生存,所以越來越多球員冠以這樣的頭銜,
同時「3D」的峰值似乎有稍微提高,到有一定組織能力的Gordan Hayward、
或是威脅遠超過無球射手的Klay Thompson。
言歸正傳,一般想像上3D球員大概落在球隊的二號主力之後,所以要說PG是3D型球員,
在這樣直觀意義上似乎有點委屈他了。
PG當然有能力成為頂級3D球員,不過這問題就有點像是在說:
「A-Rod守過游擊、也守過三壘,那他算不算是頂級內野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