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圖文好讀版 : https://goo.gl/jyFLnH (內含gif動畫圖)
球季下半段,費城76人簽下遭揮棄Marco Belinelli真是一大進補,對於總教練Brett
Brown來說多了一枚活棋可用,特別是在空手跑動戰術這塊領域上。「雙槍」是指其中一
名射手在上方聲東擊西做Hand off製造攻擊假象,另一名射手在下方通過隊友層層掩護發
動真正攻擊;「雙通道」是指這名攻擊射手可以選擇左右兩邊通道,進行自己最舒適的攻
擊方式。費城76人這套戰術幾乎會做給Marco Belinelli與J.J.Redick兩大無球跑動射手
身上,看了那麼久看懂其中細節了嗎?
## 戰術逐步分解 ##
https://i.imgur.com/T9a15GY.jpg
▲首先檢視戰術落位方式,1號位Fultz運球過半場組織進攻;2號位Redick埋伏右邊底角
〈雙槍之一〉;3號位Belinelli埋伏左邊45度角〈雙槍之一〉;4號位Covington底線遊走
準備設擋;5號位Ilyasova弧頂接球策應。
https://i.imgur.com/3xLRwuL.jpg
▲戰術第一步,控球者Fultz過半場球傳弧頂Ilyasova,接球後Ilyasova運球朝Belinelli
方向過去,兩人45度角附近做一次Dribble Hand off〈運球後手遞手傳球〉,這個目的是
雙槍之一的Belinelli利用無球跑動聲東擊西吸引所有敵方注意力。
https://i.imgur.com/MpbpyVu.jpg
▲戰術第二步,左邊上方有Ilyasova與Belinelli兩人做手遞手配合〈紅線〉;右邊下方
雙槍之一的Redick有兩條通道可以選擇攻擊,分別是通過Covington底線橫擋繞出左邊
Catch & Shoot ,或者通過Fultz下擋繞出右邊Catch & Shoot 〈紫線、綠線〉。
https://i.imgur.com/ypPV5Ur.jpg
▲如果Redick選擇左邊通道,Ilyasova手遞手完成後還會下來幫忙擋一個,Redick總共通
過兩層掩護衝出來Catch & Shoot。
https://imgur.com/a/cBU9DIH#XljvE6j
▲完整Play
## 戰術其它變化 ##
https://imgur.com/a/Mlsq9Jo#eKl9AYA
▲範例同上,左邊上方射手Belinelli與中鋒Holmes完成手遞手配合,右邊射手Redick底
線通過隊友掩護繞出來左邊Catch & Shoot,戰術走「第一通道」的攻擊方式。
https://imgur.com/a/y511M07#WRmDTi0
▲76人常常把這套戰術也運用在邊線發球,發球者Redick就是最後發動攻擊的那個射手。
控球者Simmons球傳弧頂中鋒Amir Johnson,左邊上方Amir Johnson再與Belinelli完成手
遞手配合,發球後Redick偷偷沉底先繞出底線Ilyasova掩護,再繞出左側Amir Johnson掩
護出來突破攻擊,以上都是走「第一通道」的例子。
https://imgur.com/a/lICoq2G#KCAbTzW
▲那麼走「第二通道」會呈現怎麼結果?細看這個Play,右邊下方射手Redick這次不通過
底線橫擋繞出左邊攻擊,而是直接從右邊通過Simmons設立的向下掩護衝出來Catch &
Shoot,這是戰術走「第二種通道」的攻擊方式。
https://imgur.com/a/ywwvfLM#nFWYt6e
▲同樣走「第二通道」,攻擊射手Belinelli不走底線掩護繞向左邊,直接右邊通過
Simmons的向下掩護繞出來,最後再與Covington完成手遞手傳球發動攻擊。
https://imgur.com/a/2IYDHdQ#iEWdZva
▲再看看這個Play,Marco Belinelli先假裝往底線掩護通過,結果跑一半突然折返回來
通過Simmons向下掩護繞出接球攻擊。無球射手Marco Belinelli游離在左右兩端通道之間
,虛虛實實真是另敵人難以清楚最後動向。
https://imgur.com/a/W97QP75#yEtumun
▲整體戰術大方向架構不變,從中還可以做些不一樣的小變化。譬如底線做一個
Screen-the-Screener〈掩護掩護者〉,把攻擊機會做給原本設立底線掩護的那個人,通
常是能投籃的中鋒Ilyasova。
以圖為例,Simmons自行運球過半場,左邊上方Amir Johnson弧頂接應與Covington完成手
遞手傳球;右邊下方看似攻擊射手Belinelli打算通過底線Ilyasova橫擋繞到左邊攻擊?
其實不是,Ilyasova擋完人再通過Simmons下擋出來投籃,他才是戰術最後的主角。
https://imgur.com/a/93kJJUn#Nc35JIg
▲範例同上,Ilyasova才是Screen-the-Screener〈掩護掩護者〉最後的戰術終結者,
J.J.Redick反而成為戰術跑動的誘餌。
https://imgur.com/a/8eIMkkE#zMS0fiJ
▲戰術最後一種變化,就是剛開始拉出弧頂接球的5號位與打算設立底線橫向掩護的4號位
,兩人會先在罰球線相互堆疊掩護後才會開始動作,看似多此一舉的動作,無非是想增加
戰術變化性與製造對方防守錯亂機會。
以圖為例,罰球線附近Saric先通過Embiid掩護才拉上45度角接球,Embiid掩護完才往底
線幫忙隊友設立橫擋,其餘步驟同上述介紹。
https://imgur.com/a/QLRQSJs#ZYwz6l2
▲同上接著說明,如果一開始對方換防專注力不夠,Saric是有機會直接接Simmons傳球空
中接力得分的。
後記 :
多變化的無球跑動戰術,76人這招讓首輪熱火吃盡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