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本質上是商業市場,法理上,球員有權聘請專業經紀人,幫忙打理球場外一切事物,
並獲取對於自己最大的利益;但情感上,當可愛陣營向球隊提出更多要求,已經深深傷害
了馬刺二十年來所建立的文化!
什麼是馬刺文化?把馬刺視為一間高端產業公司,除非擁有極具天賦的專業能力,一般普
通人很難進入裡頭上班,想當然待遇與福利相較其它職業好上好幾倍。不過這間公司與其
它同質性公司相比,開出的薪水並不是同行最高,徵求的人除了要有一定專業為基底,他
們更講求在人格特質上的篩選,無非希望進入公司的員工能專注在工作領域上,一切以團
隊為優先而非自身利益為主。
二十年來,這間公司來來去去的人很多,他們培育出幾位優秀的領導人才,從David
Robinson到Tim Duncan到Manu Ginobili 再到Tony Parker,其中當然也有少數理念不合
的人離開這裡,但結果幾乎都是好聚好散的理性分手,更別說內部惡性鬥爭這種負面消息
,因此外界評定這是一間職場風氣優良的公司,這是他們二十年來所建立的形象。
然而隨著時代演變,不知道是否因為勞權意識抬頭,積極栽培的接班人突然對公司高層開
出第一槍,Kawhi Leonard成為多年來首位消失在工作崗位的員工,缺席的理由各方眾說
紛紜,有人認為是有目的性罷工,但當事人說是工作傷害想要休息,卻沒有得到公司的體
諒。公司第一時間處理這件事的態度也很粗糙,一來二十年根本沒有碰過員工罷工問題,
二來覺得當初千挑萬選的無私接班人,絕對不會做出這種傷害團隊的事情。原本一切想要
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低調、低調、再低調,殊不知整件事情越鬧越大,甚至登上媒體頭
條版面。
假如Kawhi Leonard最終選擇離開馬刺,球迷應該尊重他的決定並給予最大祝福,畢竟在
這個自我意識高漲的年代,他有權利選擇走一條對自己最舒適的道路繼續前進。但要在這
場「勞資」紛爭中選邊站,筆者會更站在馬刺方多一些,畢竟二十年來追求利益的球星比
比皆是,但多年辛苦經營的公司品牌不應該輕易毀於一旦!
最後有人會質疑京哥哥,為什麼這次選擇力挺企業而不是勞工?
不,嚴格來說,哥支持的不是資方,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