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uiyy (kuiyy)》之銘言:
: 請注意,本排名僅為實驗性質,嘗試以單一公式量化球員生涯成就,並不一定真實反應
: 球員歷史地位與排名。
: 排名積分分為三大部分:1.冠軍賽成就 2.例行賽榮譽 3.生涯累積
: 1.冠軍賽成就:
: 總冠軍積分:該季季後賽PER*出賽時間/48
: 分區冠軍積分:該季季後賽PER*出賽時間/48/4
: FMVP積分:28(年度MVP7成)
: 2.例行賽榮譽:
: 年度MVP積分:40
: 年度最佳陣容積分 一陣:10 二陣:6 三陣:3
: DPOY積分:3
: 最佳防守陣容積分 一陣:1 二陣:0.5
: 單項數據王積分 得分:1 籃板:0.5 助攻:0.5 抄截:0.5 阻攻:0.5
: 明星賽積分:3
: 例行賽榮譽以年度陣容及明星賽為主,防守陣容及單項數據王僅為加分項目。
: 年度陣容已為整體攻防兩端數據、戰績全面考量之榮譽,如球員拿下DPOY或單項
: 數據王仍不能入前三陣,表示整體實力依然不到聯盟前三陣,故積分不宜過高。
: 3.生涯累積:
: 例行賽PER積分:例行賽PER*出賽時間/48*出賽數/250
: 季後賽PER積分:季後賽PER*出賽時間/48*出賽數/125
: 例行賽WS積分:例行賽Win Shares/2
: 季後賽WS積分:季後賽Win Shares
: 聯盟早期無FMVP或年度陣容第三陣等榮譽,視作彌補早期規模較小,總冠軍及其他榮譽
: 取得較為容易之自然平衡機制,不強行做調整。
: 本表包含ABA數據,但以NBA為主,僅列生涯一半以上在NBA出賽之球員,考量規模,積分
: 折半計算,並以季後賽MVP代替FMVP,不計算分區冠軍積分(因比同期NBA少打一輪)。
: 極少數BAA(NBA前身)缺失數據以平均值代替,考量數據缺失時期多為球員巔峰,以平均
: 值代替僅為一定程度彌補,不至於虛高,雖有失真之慮,但仍較欠缺為佳。
: 本表包含SLAM2018百大排名及ESPN2016百大排名所有球員,另加入年度陣容次數前百大、
: 明星賽次數前百大、例行賽Win Shares、季後賽Win Shares前百大,3冠以上球員,扣除
: 重複約250名球員加入評比。
總冠軍賽成就是不是太少了?
不是應該要加上
替家鄉奪冠積分(尤其是小市場球隊 留人不易)
擊敗70+勝球隊
0-3逆轉奪冠積分
1-3逆轉奪冠積分
擊敗全票MVP所率領的隊伍(可列可不列 代表擊敗非常有統治力的MVP)
(0-3跟1-3劣勢逆轉好像沒什麼發生過因此入)
我認為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是不是應該加上去才能彰顯球員的偉大呢?
當然如果上述情況發生在同一年實屬罕見
劇本如有雷同 肯定是打電動才會發生
我是怕萬一有這種情況
所以一一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歡迎大家討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