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ba.udn.com/nba/story/8885/3819164
「超級大球」直接而粗暴 公鹿兩招逆轉屠龍
2019-05-17 17:50 NBA台灣 / monmo
東區冠軍第一戰,很有趣的比賽內容,暴龍好不容易取得大半場領先,但第四節洛培茲(
Brook Lopez)一個三分線甦醒帶動全隊,公鹿旋即逆轉勝(單節32:17),盡顯戰績龍
頭的傲人戰力。
今天公鹿的大半場落後,主要也只是第一節前半段被暴龍投進數顆三分球造成的分差,但
公鹿隨即回穩,並相當堅持自己的步調,更重要的是處之泰然、不急不徐的追趕,並未因
落後就猛操主力。
包括傷癒歸隊戰力再升級、從替補上陣的波格登(Malcolm Brogdon)在內,大致上多達9
人輪替,最長也不過是安戴托昆波(Giannis Antetokounmpo)的37分鐘,顯見對戰之餘
裕,方有信心調節主力體能,再於第四節加壓一舉超越。
而環顧整場,公鹿所堅持跟執行的東西,來來去去甚至比前兩輪還直接簡單:「強攻禁區
+狂投三分」,連擋拆、掩護與小組配合都彷彿顯得多餘。
本場93次出手中,公鹿僅有約1/6的出手在中距離,其他就是往籃下打跟投三分。聯盟中
其他採用這種「MoneyBall」球風的隊伍,都已被淘汰,公鹿卻在東冠首戰以相較其他球
隊(如名氣最響的火箭)更粗暴單調的方式贏球。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的陣容就是跟人家不一樣,全聯盟僅此一家、別無分號可組超級五
大的球隊,其傲人身高與強勢籃板,正是他們可以這麼打的理由。
想想看當安戴托昆波、洛培茲、米羅蒂奇(Nikola Mirotic)與米道頓(Khris
Middleton)四位同時上陣,鋒線平均身高是吒舌的6呎10吋,板凳可還有呎10吋的伊利亞
索瓦(Ersan Ilyasova),後衛線除布萊德索(Eric Bledsoe)外,在其位置也算高大,
也難怪他們首戰能搶下比暴龍多14顆籃板,其中進攻籃板多7顆,禁區整整較暴龍多18分
,連快攻都受惠於抓下籃板後的快速反擊,較對手多了10分。
這般巨大還許多長手怪的陣容,更讓公鹿從季賽到季後賽,一直獨走聯盟防守最強球隊(
附帶補充:籃板也同樣季賽&季後賽皆第一),光擺上來的球員,就足堪讓半場變成壅擠
的天羅地網,或有長人速度較慢,但有當代協防的超級武器安戴托昆波,以及兼顧協防與
單防的米道頓,足以替隊友掩護大部分的問題。
更何況公鹿的幾位大個子是真的不僅高還強壯寬厚,站在那就已像堵牆般難以逾越,還壓
縮空間。洛培茲一直以來並是聯盟常討論被忽略的護框能手,加上後衛群亦一堆防守悍將
,也成為公鹿有信心淡然追趕的主因。
場上亦確實如此,公鹿除了首節初太過內縮而漏了不少三分空檔外,在調整對三分線的防
守強度後,再沒什麼明顯的防守缺失可言。
當你完全有自信在禁區掌握籃板優勢、宰制禁區進攻,又有夠堅強的防守做後盾,你當然
不用怕狂丟三分會被拉開比數,不進也有隊友會搶籃板,自己也還守得住分差,那就繼續
丟,丟久了總就會進,一旦連三分都開始準了,可能瞬間就把比賽結束。
事實上本戰公鹿三分球也才僅25%命中率,在第四節9投5中之前,甚至僅35投6中,命中率
不到兩成。或許事實上我們該換個角度來看:並非公鹿在淡然追分,如果不是或許因為休
息太久手感冰冷,哪怕3成命中率多進幾顆三分,恐怕早早逆轉戰局;你甚至會覺得公鹿
有些三分投射過於草率,但又如何?打過籃球的人都知道,如果隊友能控制籃板,射手們
是真的就沒在怕出手。
這場失利因此對暴龍是場相當大的打擊,在公鹿完全制霸禁區情況下,還能投出比對方多
一成的三分命中率,尤其羅瑞(Kyle Lowry)第四節3顆三分方能幫球隊續命,下一場更
深刻感受到公鹿於禁區的優勢,以及公鹿大有機會回溫的三分能量,暴龍還能否投出這般
水平的三分外線,實需要打上很大的問號。
這也要談到雙方的防守策略,某程度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只能選擇緊縮內線撲三分球的最
佳解,因為安戴托昆波與雷納德(Kawhi Leonard)皆為聯盟TOP5的頂級球星。
那邊廂暴龍拼命內縮(尤其以壯碩高大的小加索為核心),以最土法煉鋼的人牆堆疊,阻
止技巧單調的安戴托昆波殺進禁區,安戴托昆波即使技術還不夠多元,憑藉身材體能優勢
已是包夾都不足以壓制的等級,所以甚至可見暴龍五夾場面,但求將他徹底阻絕於禁區之
外。
暴龍這樣的禮遇確實奏效,本場讓「希臘怪物」命中率不佳,但曾練過控球的傳導能力,
也讓公鹿必須付出代價,必然得放掉外圍一些空檔,幸好暴龍也撲的積極,加上前三節公
鹿手感不佳,代價不至於太慘烈。
但一則如第四節公鹿擺上大球陣容,同時施壓內外線造成的顧此失彼:你想繼續對安戴托
昆波堅壁清野,勢難兼顧7呎高砲台(何況還有米羅蒂奇)而被狠狠教訓,反之亦然,小
加索外防洛培茲,禁區優勢就更加明確;何況兵多將廣的公鹿,主帥布丹霍澤(Mike
Budenholzer)不只有一套打法,當暴龍的防守策略針對安戴托昆波而來,本戰有些時候
甚至在安戴托昆波按於板凳時,反而打出更好的團隊籃球,暴龍此時反而像是無頭蒼蠅般
,找不到防守重心(因為公鹿至少有6名球員可以持球進攻甚至發動攻勢),而這就是洛
培茲為何得以大顯神通的原因。
當防守形成一對一,先別說望之彌高的「浪花大山(Splash Mountain)」三分投射,在
此之前洛培茲一度被譽為當代最後一位本格派的傳統中鋒,低位進攻聯盟頂級,即便是曾
獲最佳防守球員的小加索跟他放單都扛不住,遑論其他身材薄弱的長人或小個子,早在第
四節狂轟三分前,他就已經狠狠在低位狂虐暴龍禁區無人能擋,說是讓球隊持續緊咬分差
的主因都不為過。
反觀公鹿對暴龍的防守,也給予雷納德極度尊重,同樣大量採取內縮協防,三夾四夾畫面
亦不時出現,但相對於安戴托昆波幾步就到籃下靠身材優勢的簡潔,雷納德的進攻仰賴更
高技術能量,卻得面對公鹿更高強度的防守,第一線米道頓的單防,側邊安戴托昆波的協
防,好不容易躍起了還有洛培茲在空中等著封蓋,體力消耗尤鉅。
但禁區不如人的暴龍除了三分,只能更仰賴雷納德的中距離,於是我們看到才剛結束七場
生死戰不多久還首戰猛操的雷納德(這也無奈,打滿第三節的他第四節才下去休兩分半鐘
,雙方就只差2分了),打出本季季後賽第四節最神隱的一場(僅3投0中),兩隊王牌承
受的壓力跟獲得的支援,高下立判。
更甚者,公鹿首戰展現的優勢還不僅於此,暴龍的板凳後援明顯不如公鹿,主力先發除了
格林的35分鐘,幾乎人人都操上40分鐘甚至更久,不只代表團隊板凳戰力的明顯差距,更
代表著還未對公鹿造成壓力,而隨著戰事延續,筆者更相信,雙方籃板能力的分野,會愈
加體現在雙方三分投射的信心消長上…
一戰打出明顯的戰力差距,暴龍當然仍不願服輸,但能掌握的機會真的很少,主要會是在
進攻端。本場偶一為之針對暴龍大個子的錯位或擋拆後打點(洛培茲、伊利亞索瓦),或
者長人「Pick & Pop」三分投射,是可以加強針對的部分。
如果不能把握公鹿大個子多半選擇沉退鞏固禁區的所露出的空檔機會,對手只會亦加鞏固
本身策略,沒辦法拉扯開公鹿壅擠的半場空間,暴龍實難有勝算,因為只要專心封鎖雷納
德,勝利大概就手到擒來。
但這又談何容易,因為暴龍的進攻體系已然定型,整個季後賽泰半都靠三位主力單打或簡
單切傳,這卻不足以攻破公鹿防線;小加索與伊巴卡(Serge Ibaka)都可執行「Pick &
Pop」,問題是前者逐漸退化中,在暴龍又來不及磨合進攻,更像只是個防守藍領,後者
則有不夠穩定的問題,恐怕也難為對手帶來重創。
更大的難題還在於:當你意識到投出去沒進籃板幾乎都會是對方的,還有多少信心繼續堅
持投下去,又能投出多好的命中率?這份陰影,恐怕將在這個系列賽,一直縈繞在暴龍諸
將內心揮之不去,且看他們有沒有辦法克服進而突圍致勝了。
monmo
一言以蔽之,終生爵士迷。愛寫冷門球隊&獵奇主題的怪僻NBA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