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ba.udn.com/nba/story/9599/4495037
「華麗手槍」馬拉維奇 你不知道的籃球天才
2020-04-16 07:00 聯合新聞網 / 林煒珽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4/15/99/7741258.jpg
Getty Images
想像一下,有個人在柯瑞(Stephen Curry)之前,就已經能投特大號的外線。
早在「白色巧克力」威廉斯(Jason Williams)之前,
就已經能做出各種不可思議的傳球。
在厄文(Kyrie Irving)之前,就有令人目眩神迷的花式運球。
集這些神奇特技於一身的籃球天才,
在世界還不懂得欣賞之前,就已經像流星般地劃過天際。
就像是伽利略、哥白尼一樣,馬拉維奇(Pete Maravich)是個太早降臨的天才。
一個預言自己死亡的天才。
腳上一雙鬆垮垮的長襪,以及一頭亂髮,是馬拉維奇的註冊商標。
外表看起來像個剛好走進籃球場的瘋狂科學家,場上的馬拉維奇,
也的確以各種瘋狂的動作,讓當時保守的籃球界掀起波瀾,
也讓馬拉維奇成為實木球場上的異類。
51歲的我,沒趕上馬拉維奇打球的年代,
第一次看到他的名字,是在偉大的台灣NBA之父,曲爺曲自立自費發行的NBA雜誌上,
曲爺的生花妙筆,讓這個大我22歲,長相如儒雅書生的白人射手,
其手槍連發的神技躍然紙上。
在那個一星期只有一場NBA錄影轉播可看的年代,對這種上古神獸只能發思古之幽情,
無緣親眼看他打球。
現在你可以輕易在YouTube上找到「手槍彼得」的片段,
在那些模糊的近似黑白影像中,馬拉維奇的運球,
讓防守他的黑人球員看似用1/2的速度在打球;
一個彷彿簡單的傳球,他偏偏要跳起來,然後從雙腳間傳出去;
無瑕地手腕抖動,讓橘色的皮球劃出完美的弧線。
在一片死氣沈沈的NBA中,手槍彼得將哈林籃球的花式招式,活潑生動地在實戰中演出。
「老闆付我百萬年薪,不是要我來雙手胸口傳球的」,
早在湖人「Showtime」之前,馬拉維奇就已經知道觀眾不只要看比賽,更要看一場秀,
一場只應天上有的表演。但這也是他一輩子的負擔,肩頭最沈的重量。
馬拉維奇的父親是塞爾維亞移民第二代,在賓州的一個礦區長大,
籃球成為老馬脫離黑手生活的救贖。
老馬極有籃球天分,打進職籃,退役後馬上成為教練,
一路升到NCAA一級大學當總教練。
馬拉維奇從生下來,就沒和籃球分開過。
他的兒時玩伴回憶,他連睡覺的枕頭都是籃球,而且他無時無刻都在運球。
走路時運,跑步時運,騎腳踏車時運,在教室運,連開車都能運。
開車怎麼運球?好問題,當馬拉維奇自己開車時,
他就把駕駛座的車窗搖下,車子慢慢晃,用左手運球。
如果是別人開車,他就把副駕駛座車窗打開,用右手運球。
小學時,馬拉維奇無時無刻不在打球。在自家後院,在鄰居後院,在學校球場,
不論寒暑,不論早晚。
他花了所有時間跟籃球為伍,老師都擔心他的學業,唯一一個不擔心的人,就是他老爸。
有個老師問老馬:「你兒子這樣下去,會沒大學念啦。」
老馬大笑:「老師,你別擔心,籃球會讓他進大學的。」
剛進國中,馬拉維奇還沒抽高到6呎5吋,又瘦又小的他,
卻已經有完美的控球和傳球能力,以及投籃技巧。
拜已經官拜克萊門森大學教練的老爸之賜,才國一的他,已經在跟一群大學球員在打球。
傳說有一場鬥牛賽,NBA的第一任控球魔術師庫西(Bob Cousy)也有打,
14歲的馬拉維奇傳了一個神妙的地板球,擦賽又擦得兇,給隊友上籃得分,
看完這球,庫西大喊『暫停,這個小朋友是誰?』
還是國中生的馬拉維奇,跟著老爸去了北卡州,馬上跨級打進高中校隊。
才14歲的他,站在一群比他粗壯兩三號的18歲球員中,卻依舊是最強的主將。
這讓這些學長們超級不爽,開始霸凌他,造成他時常缺席練習。
高中隊的教練不明就裡,極為頭痛,等他發現小馬被學長欺負之後,教練的方法居然是:
上去,狂得個四十分,然後叫你的隊友們閉嘴。
這造成馬拉維奇扭曲的個性:
他要在球場上當最耀眼的球員,卻只是為了不被欺負;
他想要有隊友,卻被所有人排擠。最強的球星,卻有最不安的心靈。
手槍幾乎是被老馬壓進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
因為在他進去的前一年,LSU整季只贏了三場比賽。
當時的NCAA籃球還在低比分時期,沒有出手時間限制,也沒有三分線,
一場四十分鐘的比賽打完,只得60分是常有的是,
但馬拉維奇不來這套,得分、得分和更華麗的得分是他唯一的追求。
他在LSU打了三年(註:因為當時NCAA還不讓大一新鮮人上場),
但這三年,馬拉維奇憑隻手之力,讓原本只看美式足球的美國南方迷上了籃球。
他大學一年級時,只能打新鮮人對抗賽,但他每晚表演的哈林魔術,
讓原本乏人問津的新鮮人對抗賽成為最熱門的比賽,等新鮮人對抗賽打完,
正式校隊要出賽時,觀眾反而跑了。
等馬拉維奇升上來,他三季的平均得分分別為43.8分、44.2分和44.5分。
你沒看錯,馬拉維奇連續三年都以將近十個車身的差距,拿下NCAA的得分王。
他大學生涯的83場比賽,共得到3667分,平均每場44.2分,
這兩個數字至今仍高懸在NCAA的山頂,無人能破,未來也絕無人可觸及。
更可怕的是,馬拉維奇這神鬼般的數字,
寫在三分線出現之前(註:NCAA直在1986年才開始啟用三分球)。
在老馬之後擔任LSU總教練的布朗(Dale Brown)宣稱,
如果馬拉維奇打NCAA時,有那條19英尺9英吋的三分線在的話,
手槍每場比賽要多得13分,變成場均57分的天文數字。
但LSU只有馬拉維奇一人是大將,在他大二到大四三年,從沒打進過64強。
個人秀的名聲,跟著馬拉維奇進入職場。
1970年,還沒和ABA合併,財務和人氣都岌岌可危的NBA在選秀會第三順位,
由亞特蘭大老鷹隊選走了馬拉維奇,還給了他一紙190萬美金的大合約。
在一支熱狗只要五毛錢的年代,這位小白菜鳥的價碼,卻是老將平均年薪的十倍,
讓全聯盟都極為吃味。
加上馬拉維奇的華麗球風,和老鷹得分主力哈德森(Lou Hudson)的保守作風格格不入,
才剛進職業隊,馬拉維奇從全美當紅炸子雞,又變成了學長排擠的小弱雞。
雖然他還是入選新人第一隊,但手槍就是個隊上的邊緣人。
他的朋友講過一個發生在他菜鳥球季的故事:
「隊友們一起去吃飯,如果彼得去付帳,他們會說:『你看你看,有錢人愛現。』
但如果彼得沒搶著去買單,
他們也會說:『你看你看,賺那麼多,還不付錢,小氣鬼。』」
在亞特蘭大度過了不愉快的四年,老鷹隊把馬拉維奇交易到新成立的紐奧良爵士隊,
這讓手槍重回他成名的路易斯安那州,也終於讓他逐漸放下在前四年建築起的高牆。
滿場的觀眾,高呼他的名字,把他當成全城最大的搖滾巨星。
而馬拉維奇也漸漸成熟,更願意為團隊犧牲他的秀味,
雖然在76/77年球季,他以31.1分拿下他職業生涯唯一一次得分王頭銜,
但他不再毫無理由的獨幹,而是在需要得分的時候才得分。
這年他們有一場對當時正巔峰的尼克隊,
防守馬拉維奇的是不可一世的紐約巨星佛雷瑟(Walt Frazier),既能攻也善守。
手槍在佛雷瑟的貼身防守下,平均每一分鐘出手一次,狂得68分,
手風之順,讓佛雷瑟守到怕,還叫隊友孟洛(Earl Monroe)來守。
孟洛可完全不想被甩鍋:「誒,你是防守天才,他是你的問題。」
可惜的是,爵士隊也是手槍一人球隊,在爵士隊時期,他們跟季後賽完全無緣。
在1978年,一次嚴重的膝傷,讓馬拉維奇失去了他的速度和魔術。
黯然離開爵士的他,最後一站到了波士頓,那年是綠衫軍準備東山再起的一年,
也是大鳥柏德(Larry Bird)的菜鳥賽季。
雖然手槍在塞爾蒂克只打了短短26場比賽,
但柏德從32歲的手槍彼得身上學到了球星主宰四方的自信,能帶給人多大的改變。
膝傷難癒,馬拉維奇決定退休。
才32歲,就要離開他最愛的球場。
而且下個賽季,塞爾蒂克就拿下NBA總冠軍,更讓他暗自心傷,
秀場之王馬拉維奇,卻始終是無冕王。
在經歷過父母雙亡的悲劇後,馬拉維奇從桀驁不拘,
在一次天啓經驗後成為虔誠的基督徒,也是個愛妻愛子的好男人。
但是在一場教堂球場的鬥牛賽中,馬拉維奇突然倒地不起,以40歲的壯年驟逝。
解剖發現,手槍天生只有一條冠狀動脈,而不是一般人的兩條。
他的魔術,都是在一顆不健全的心臟支撐下完成的。
1974年時,馬拉維奇在一次訪問時說過:
「我可不想在NBA打滾十年,然後在四十歲時死於心臟病。」
不幸的是,這兩樣都被他說中了。
這位史上第一位的NBA搖滾巨星,在他最喜歡的地方,來不及變老,就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