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edChoi ( )》之銘言:
: 說直接點就是「刷子」啦
: 在場上得分能力很強,動不動就20分以上
: 然後賽後數據顯示自己的都很漂亮,隊友慘兮兮
: 之前的甜瓜,現在的字母、鬍子和阿龜都是這樣
: 例行賽的數據漂亮到都可以得年度獎項
: 然後等到季後賽關鍵時刻,就露出馬腳
: 對手都知道越讓你刷分,你的球隊輸越慘。
: 為什麼老大、AI、詹皇還是可愛等等
: 在球迷心中的層次就是比上面甜瓜那些還要高
: 就是他們強在「關鍵時候」
: 任何一場,任何一局乃至任何一秒鐘
: 在這刻時刻顯現出自己的價值
: 又或者像Rondo,平常的數據你看不出來他有多強
: 他就是能在關鍵的場次、時間,給出獲勝的因素
: 所以說到底,還有哪些球員像標題所說
: 越給他得分,球隊越容易輸的呢?
之前有個季後賽,第四節得最多分的排名,
https://imgur.com/G0eIvOE
KOBE 是排行第一。
也有些數據是類似 最後關鍵三分鐘得分最高的球員的排名。
不過似乎沒有一個排名,就是所謂垃圾時間刷子的數據
這個垃圾時間刷子的數據,可能就是球隊落後20分以上時,
派上的球員在這段時間由於另外一隊的防守或上場球員相對鬆懈、
派上的也都是替補,即使能夠瘋狂得分,但是不影響比分差距。
兩邊只是在消化時間而已。
這些刷來的分數,也不影響比賽結果,但是能讓球員帳面上的數據好看。
可能對於來年簽合約轉隊有幫助。
例如說 ,某場比賽第四節,主隊已經領先25分了,
客隊派上一些人上去瘋狂砍分,雖然分數進帳,但是不影響結局,
比分差距並沒有改變,還是25分上下,沒有追分效果。
事後結算看BOX球員的數據,似乎還不錯,
但是也僅止於數據好看,並沒有任何改變比賽結果的作用。
這個球員可能帳面上平均有個11分 12分 之類的,
但是其實可能有一半分數,都是垃圾時間大量落後上場刷的,
真的簽下他,即使先發也打不出原有的數據實力。
真正要計算一個人能夠得分,如果用更精密的方式計算
例如
兩邊相差五分內,兩邊相差十分內,兩邊相差十五分、二十分以上,
個人得分的比率各佔多少?
像有些球員是錦上添花型的,球隊領先自己也開始打得好,
有些是關鍵時刻拉鋸人來瘋型的,越是差距小越能發揮得分實力,
或許這樣更能看出球員得分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