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看一下龜龜近年的PER曲線
PER
14-15 29.1
15-16 27.6
16-17 30.6
17-18 24.7
18-19 21.1
MVP年高達30.6 但隨後電梯式下降 那年也是他第一次把籃板刷破10以上
我真的很好奇 當年KD離開 龜要扛的責任很多 但為什麼籃板也要他去抓?
當年的雷霆即使走了IBAKA 但禁區還有Adams/Kanter和新來的Gibson
我一直覺得龜這個狂抓籃板的配置 造成了他身體不少的負擔與消耗
更在防守上養成了很多壞習慣 到現在都會無意識放掉外圍內縮只為抓板
隔年開始走火入魔的龜外線急速下滑
我一直覺得當時的龜不需要消耗體力在抓板上面 這部分對球隊效益並不大
到底當初是什麼戰術配置 讓龜龜變成後衛中的籃板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