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rod1414 (Kawhi Leonard頭號粉絲)》之銘言: : 大范:在NBA,拿下大三元並不代表一個球員打得很好 : Stan Van Gundy said that “in the NBA achieving a triple-double does not mean a : player played well.” This was clearly directed towards Russell Westbrook as it : was a day after his disastrous triple-double. : 大范說:在NBA,拿下大三元並不代表一個球員打得很好。這顯然是針對龜龜的,因為這是 : 他災難性的大三元之後的第二天。 其實龜龜這樣的球員還是有球隊需要的, 扣除湖人找鬼拿藥單,以為是爭冠軍的拼圖以外, 就是那些無法衝擊冠軍、只想賣票賺錢、充值人氣話題的。 一個球季,能夠有能力爭奪冠軍的球隊,不會超過8隊, 那剩下20隊難道不能靠明星拉球迷買票,幫球隊賺錢嗎? 就算要坦,也要坦得漂亮一點。 高薪也能夠幫球隊把不夠的規定薪資餘額補上。 然後又能搞大三元製造討論話題,有甚麼不好? 但是龜龜真的不是奪冠的那最後一塊拼圖。 就球商跟心態上不是,就打法也不是。 可能是看到當初身邊的隊友老大一個一個離開, 自己在雷霆當老大頂多也就是一輪遊, 所以想留下個光彩的生涯紀錄,那就是只能刷數據, 那種不好破的,找來找去,大三元似乎是個好法子。 KD離開隔年,龜開始當上球隊的球霸,什麼都要全能一把抓 創下單季42次大三元,平均數據大三元的駭人數據。 似乎想跟KD、聯盟、球迷去證明些甚麼。 那時候大家都覺得龜超屌,簡直是現代神龜吊打大O。 各種話題討論真的是超人氣,MVP大獎各種到手。 後來大三元越多,大家也就越麻痺, 球隊也都僅止於季後賽一輪,球迷也都只關注冠軍。 接下來不斷有龜龜各種球霸影片出爐 甚麼為了大三元可以得分不上籃、卡位搶隊友籃板 讓隊友不搶籃板,關鍵時刻傳球不自幹拚大三元的事情出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ZLozD4l-E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j6fJq1tHG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tQ0ormf_Lo 然後支持者還辯解說,這是因為方便龜龜搶籃板後持球快攻。 我說要快攻,有啥比長傳來的快的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CT2FbT5T1M 讓自己隊友跑起來一起加入進攻不好嗎? 其實刷,也就是為了讓自己在球迷心中找到存在感。 但其實除了留下大合約、個人獎項、數據跟不光彩的影片, 沒有冠軍,甚麼都沒有,不過也是很賺了。 只是自己的球員層級就是無法在歷史上更進一步。 咖哩自73W輸球那季,早就認清這一點,紀錄其次贏球才是重點。 以他的實力,單場15 16顆三分不是問題。 就連老詹也不是那種會故意刷大三元的性格, 能下去休息就休息。 龜龜則還是沉溺在其中不可自拔。 等到自己離開雷霆,不再是球隊球霸, 戰術也不是球隊第一優先,馬上看出問題所在。 再過個十幾二十年,能在球迷心中留下的記憶也就是 Russell "Stat-Padding" Westbrook 一個能夠把NBA當成NBA2K MyCAREER來刷點的那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