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vv22hh (v2h)》之銘言:
: 常常看NBA就會發現
: 明明很多人數據表現不怎麼樣
: 但是球隊管理層卻很喜歡簽數年的頂薪肥約
: 這很明顯的就是溢價合約
: 另一種類型的就是
: 一堆人有玻璃院長體質
: 球隊也是不顧以往經驗簽數年頂薪肥約
: 結果簽下之後
: 可想而知大多球員整天傷病不斷
: 這兩類型的也不是票房保證
: 簽下肥約之後就是卡薪資
: 通常交易都只能爛合約換其他的爛合約
: 導致無法衝冠 無法重建
: 就只能養他們到合約結束
首先你把經營NBA球隊的薪資管理當成一個拼圖的遊戲,
你每一隊都必須遵守規則,把規定的拼圖拼好
(薪資要符合規定下限,上限可以超過但會給予處罰 就奢侈稅)
才能享受聯盟各種福利,例如賽季、季後賽、廣告轉播的各種高額分紅
(避免球隊擺爛、或是故意搞低薪大隊想大賺聯盟分紅)
不然如果有幾隊就是只想賺聯盟給的錢,把整隊薪資弄很低,
這樣賺得更多,但是失去球隊競爭力跟打壞球隊名聲,
然後遇到這球隊的比賽相對難看、賭盤一面倒,球迷唾棄球隊
整體收視率更低那就慘了。
所以聯盟規定你的球隊要花一定的錢在球員身上。
這個規定標準"相對"可以平衡聯盟的實力,
但對於大小城市的先天差距還是無解,
畢竟加州跟明尼蘇達那種天氣地理跟周邊環境差距就天差地遠,
可以吸引的自由球員等級就不一樣了。
而溢價這種說法,有時候真的就是找不到真正頂級球星,
球隊至少要符合薪資帽規則下,沒有辦法的最後選擇。
但至少能讓每一隊的王牌球星,頂級合約價碼都是差不多的,
這樣整個薪資結構,從最頂的球星、先發、主力替補、替補
都會在一個規定的薪資範圍內,這樣也能更好的幫助球員交易流通,
因為至少球星跟球星間的交易,或是一換多會更有規範。
不會有那種當農場專門養球星賣別人賺錢的那種無恥程度。
至於你說的哪種爛約,這在每個職業運動聯盟都是無法避免的,
因為球員不是機器,你當然無法保證合約會不會順利執行。
如果是受傷就算了,這種並不能算是溢價,只能說是沒有賭成功
(例如快艇雙俠這樣的狀況)
但這幾年開始出現那種擺爛、裝病各種理由不打的,
這就比較過分了,不過相對於安分守己的球員,這種相對算很少數了。
另外NBA球星都會被球隊保高額的醫療保險,
分擔各種醫療、照護費用,半季、整季不能上場,
也都會有保險支付薪資,但必須符合合約規定。
所以並不是球隊真的要養,有時候都是保險公司要去付薪水。
某些球隊就真的心不在冠,連季後賽都只是沾醬油等級。
反正只要每年穩穩投資,能賺錢就夠了。
例如最近某神.....賺飽高歌離場,真的是經營之神啊!
一支球隊在面臨衝刺冠軍的那種經營壓力跟困難,
真是普通人無法想像,要在球員、球迷、老闆三方周旋,超累的。
有些球隊則是選擇被動躺平,省事多了。
把聯盟規定的薪資都搞定,最後該賺的錢跟分紅有拿到就好了。
畢竟經營職業球隊,其實賺錢還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