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串簡略回一些
90年代黃金世代的中華隊, 在亞洲(不包含澳大利亞)頂多爭前2
我記得看過鄭志龍還黃春雄的訪談, 就有提到他們當時練得很瘋
最大的目標就是"打贏日本隊"
換句話說, 這就是台灣籃球曾經有過的最高水準了.
現在的美國真的變弱了嗎?
客觀來講, 美國仍是現今運動科學發展最先進的國家,
又有全世界最高等級的籃球職業聯盟, 還要考慮到美國還有NCAA
美國很難不是世界籃球水準最高的國家.
平心而論, 後場 側翼這兩個位置, 美國球員的水準應該還是世界一流
真正變弱的是禁區球員, 但這點主要還是NBA的生態造成的
並不是"美國"無法產出頂級的禁區.
90年代可以出個本土四大中鋒,
結果到了2020, 只剩一個院長AD 還有管不住嘴的Zion ?
然後上一屆奧運禁區最扛的是6呎6的嘴綠...
後場 側翼仍是世界一流, 就剛好只有禁區變弱 不覺得哪裡怪怪的?
簡單說現在美國本土的球員, 他們養成的方向只會考慮"NBA特化"這個路線
而不會考慮FIBA, 因為FIBA不會有年薪6000萬鎂這種薪水.
我是認為, 世界有變強 但美國並沒有變弱(但明年的奧運美國確實有斷層的疑慮就是)
簡單說就是現在美國的球員就是在搞特規(NBA化) 以致在FIBA的競爭力就出現落差.
這邊我額外再提一下Kevin Garnett, 他也許美國籃球生態變成這樣的推力之一
因為在他之前, 美國從沒出過可以賣票 賣鞋的長人的七呎長人.
對 連歐肥都辦不到的事, KG是第一個做到這點的.
而KG橫空出世之後, 美國就開始越來越多所謂的"全能型長人"出現
而這世代全能型長人的頂點基本就是KD.
但KG基本上還是屬於守優於攻的球員, 重點是KG並不忌諱做苦力活.
相較於現代所謂的"全能型長人", 然後碰瓷就倒地的...和KG是有天壤之別的.
只能說, 美國的長人演化的方向隨著NBA和環境, 往奇怪的方向發展而去.
演變到今天, 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