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近代NBA總是會有球隊擺爛 只為大年的天賦新秀
小年的時候就比較沒這麼想擺爛 大年時只要半季成績不如預期
直接開擺完全不演
但近10年的選秀來看 擺不擺爛真的很重要嗎?
很多人都說2013是公認的選秀小年
但前15順位幾乎每個名字都叫得出來
很多都是好用的綠葉球員 也有像字母哥這種靠培養出來的球星
拿一個比較接近的一年選秀大年 就是2017
前15順位平均素質是有比較好沒錯 但除了Tatum和Mitchell
其他都長期在後段隊伍當山大王 好像跟2013小年比起來沒強多少啊
當然不可否認 大年能用的球員還是比小年多
只是跟期待比起來 好像也沒強多少
不過2020後似乎比較能感受到大小年的差異
是因為2010剛開始那幾年即戰力太少還是甚麼原因?
讓大小年的判定好像有些誤差
主要還是2013大家都說小年 但回頭來看並不差
這問題在我腦中很久了 想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