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enny1 (Be alone)》之銘言:
: 神! 難得的走步 很少見XDD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_LktMbXNPQ
: 阿! 這走步沒吹XDDDD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Dmf3ihZI4M
: 無聊搜尋到的 請笑納
無聊來解釋這根本就不是相同的例子.......
先解釋規則,首先並不是每運一下只能走兩步
而是"在尚未持球時"要走幾百步都隨便你
如果這個兩個影片都未被判定持球,那何來走步之說?
所以首先放上影片的人對於規則根本不了解才會下這種標題......
而其實在規則裡,並沒有"翻球"違例,而是因為翻球而持球進而造成走步或是兩次運球
那為什麼這兩個都明顯翻球的影片裡面,我會說是不同的案例
是因為裁判在吹哨的時候,會考量"得利與否"
也就是這個動作是否會造成進攻方或防守方得利
所以,控衛帶過半場,或是站在弧頂喊戰術,常常有翻球都不吹
無人壓迫的下籃板,很常見的兩三步才下球,這些都不會去吹哨
原因就是他們沒有"因此而得利"
反過來看這兩個例子,MJ是用這個動作"過人",所以得利
並不是因為這個crossover才得利,而是他"面對防守"採用crossover來過人才得利
所以這個動作導致了進攻方得利,要吹
而KB這個例子,是翻球了沒錯,但是他沒有受到防守,也不是用該動作過人
也就是他並沒有因為翻球而使他在進攻上得利而防守方不利
硬要說,可以講這樣他可以推進的比較快
但是在這個影片裡面,KB並不是用全力跑動,速度也沒有因為持球跑比運球跑快
他往下運的時候是同一個速度,翻球前進也是同一個速度
很難說他因為翻球導致速度會如此的快
另一個重點還是在於"他並沒有受到防守",所以裁判會去判定這個動作"並無得利"
而這個動作KB也做得很流暢,並無明顯讓全場感受到"他翻球又往下去"
所以通常在吹判上,會因為無得利和不影響比賽來放掉這個哨
不然很多控衛仔細看很多都是左手/右手比戰術,另一隻手用翻球來運球
逼
無壓迫時踩在線內發被進球的界外球
逼
比賽很容易被切成一塊一塊的不好看orz
個人是覺得啦,有時候不要用先入為主的觀念來判斷兩個影片的差異
甚麼"怎麼可以走這麼多步" "尺度有差"
有時候,遇到不解的問題,可以上網查查規則,有很多論壇可以詢問裁判的吹法
就像是LBJ或wade被犯規很多人先入為主的觀念一定是"金身"
很常的時候是在起飛後"才站定位",但是電視會看起來像"正面被撞"的進攻犯規
而且並不是"腳要在地上"才造成進攻犯規,而是要看圓柱體的概念
所以說,往上跳被撞還是進攻犯規的
PTT也有規則板,希望大家可以在籃球這一塊更進步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