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寒

作者: flpin (就是誰都替代不了)   2008-04-18 06:03:04
鋒面來襲的四月天陰鬱清晨,校園裡響徹樹葉的摩娑聲,風雖稱不上狂也不算小,
穿著短袖衣服仍不抵低溫,然而我的心更寒,對學術這一回事,只能說無言。
沒錯,我寫論文的進度慢之又慢,
因為我總是堅持找出原典,上網下載不到,就到圖書館去印,
傳圖沒有就跑到國圖去印,吃力地讀著一篇篇英文期刊,
仔細做好筆記,絞盡腦汁想著要怎麼樣「讓大師對話」,
找不到的資料、沒親眼讀過的資料,就不敢放進論文裡,
甚至連「轉引自某某某」這種手法也不敢用,
搞得我累死了,念一堆東西也寫不出個屁,
這不是研究方法課上面教的嗎?這不就是學術倫理?寫論文不就是這個樣子喔?
但念得越多,文獻蒐集越多,就慢慢發現不對勁了,
怎麼A學姐的文獻是抄B學姐的?
怎麼B學姐的文獻又是抄C老師的?
又扯的是,連C老師的文獻還是抄外國某篇期刊的,
這些「參考」的手段不勝枚舉,連錯誤也一併複製,
敢問這些前輩們真的有看過原典嗎?
這樣的研究態度真的會帶出好的研究結果嗎?
那在這樣的抄襲參考風氣之下,這幾年的學術發展到底是不是空轉啊?
拜託告訴我,還是有人認真努力的發展學術,
告訴我,還是有人用最神聖的態度看待自己的論文,
告訴我,還是有人堅守學術倫理,
我的心好寒啊!
話說前幾天,我發現了一件徹底打擊我心靈的事實真相。
小時候,我念的國中是一間文藝氣息濃厚的學校,
那時候的校長十分重視文學,集合了全校國文老師編纂了一本「吟誦集」
裡面是古典詩詞,每週要背一則,升旗典禮時要全校抽背,段考也要考,
總之,如果說我有那麼一點文學素養的話,就是從國中開始的。
就如同其他學校一樣,我念的國中每學期也會舉辦文藝獎競賽,
得獎作品會刊登在校刊上,
記得在某一期校刊上,看到高中部新詩第一名的作品,是一個學長寫的,
我驚為天人,那首詩的意象好美,深深打動了我,我真的非常喜歡,
於是啟發了我,讓我開始接觸詩的世界,一直到現在我還會背那首詩,
沒料到就在前幾天,我突然想起這首詩,還有那個作者,
我已經忘了作者的名字,於是順手在google上鍵入其中一個句子……
檢索出來的結果是楊牧的〈水仙花〉,幾乎一模一樣,跟我印象中只差了幾個字。
我當場傻眼,原來啟發我的那首詩,不是我以為的那個人寫的,
當年拿校內第一名的那個學長是抄來的,根本不是原創,
在我心中建立了十多年的想像瞬間崩潰,套句阿嬌的話,我好傻好天真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