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Q3NDM5Mw==&mid=2650691072&idx=1&sn=c2e9e97cc2c1bb152ef3a61e59955fa0&chksm=82e29a76b5951360784cb85fface33725f398295b7db3f30d8bf4d03b11f21687539c7a442cc&mpshare=1&scene=1&srcid=0714oAGd3lFSOWHPXd22Csft#rd
中華民國的由來及含義
2017-07-14 史政研究所
中華民國”這個國號是由孫中山先生最早提出的,1904年,孫中山在美國用英語發表《
中國問題之真解決》演講時,用了“中華民國”一詞的英譯:National Republic of C
hina。
1906年12月2日,同盟會在東京召開紀念《民報》創刊一周年大會,孫中山先生在演講時
,第一次用漢語提出“中華民國”這個名稱。
次年,為宣傳反清排滿革命思想,章太炎在《民報》第十七號上發表《中華民國解》一
文,“中華民國”這一名稱從此為更多人們所了解,為了證明此國號名稱之“名正言順
”,章太炎引經據典,廣征博引,從歷史文獻中找到很多直接和間接材料,指出只有“
中華民國”這個稱號才是最好最恰當的國號,是獨一無二的最佳選擇。
所以,在選擇和宣傳“中華民國”這個稱號的問題上,應當說孫中山和章太炎都立下了
汗馬功勞,一個是最早提出且從法理上給予論證,一個是從歷史文獻和文化淵源中尋找
證據,使其進一步合法化并獲得文化上的正統化。
也可能是由于這個原因,當年魯迅于1936年寫作《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曾經
這樣說過:“至于今,唯我們的‘中華民國’之稱,尚系發源于先生(指章太炎)的《
中華民國解》,為巨大的紀念而已,然而知道這一重公案者,恐怕也已經不多了。”這
里的“發源”一詞,魯迅使用得十分恰當,并沒有說是“最早”,而是著眼于其文化和
歷史的淵源考證意義。
1916年7月,孫中山在上海作題為《中華民國之意義》的演講時說:“諸君知中華民國之
意義乎?何以不曰‘中華共和國’,而必曰‘中華民國’,此‘民’字之意義,為仆研
究十余年之結果而得之者。歐美之共和國創建遠在吾國之前,二十世紀之國民,當含有
創制之精神,不當自謂能效法于十八、九世紀成法而引以為自足。”
原來,孫中山根據自己多年對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政治體制的研究,認為共和國體雖
然是當時盛行于歐美的代議政體,但仍有其弊病。
他要在中國實施直接民權,強調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這一點,所以要定名為“民國”而非
“共和國”,而其英文的表述則為:National Republic of China。
顯然,孫中山要堅持中華民國的根本原則、即國家主權屬于全體國民所有的人民主權原
則,并希望借鑒瑞士、美國等國發展民主的經驗,來補充代議制民主政體的不足:“更
有進者,本黨主張之民權主義,為直接民權。國民除選舉權外,并有創制權、復決權及
罷免權,庶足以制裁議會之專制,即于現行代議制之流弊,亦能為根本之刷新,由此,
這‘中華民國’中的‘民’字絕對是核心內容,不可不用。”
1923年10月20日,孫中山在廣州為全國青年聯合會所作演講中,再次提及這個問題:“
‘中華民國’這個名詞,是兄弟從前創稱的,這個名詞到底是什么東西呢?諸君自然知
道‘中華民國’和‘中華帝國’不同,帝國是以皇帝一人為主,民國是以四萬萬人為主
。”
孫中山認為,從中國的領土、人民和國家主權的同一性和歷史連續性來看,“中華民國
”是與“中華帝國”相聯系和相比較而存在的,中華民國的領土、國家主權仍然是“中
華帝國”原來的領土和國家主權,但這些過去屬于皇帝個人,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
土”是也;而“中華民國”的領土則是“普天之下,莫非民土”,“中華民國”的人民
則是“率土之濱,莫非國民”了。
最后,“中華帝國”的國家主權屬于皇帝個人,而“中華民國”的國家主權已經屬于全
體國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孫中山的偉大和有別于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領導人就在于,他決心把不從根本上改變君主
專制制度的純粹改朝換代的革命,轉變為建立共和制度、以從根本上將國家主權歸還于
全體國民所有的民主革命。
他在《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一文中說:“中國數千年來,都是君主專制政體,這種政
體,不是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試想明太祖驅除蒙古,恢復中國,民族革命已經做成,
他的政治,卻不過依然同漢、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復被外人侵入,這由政體不
好的緣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斷斷不行的……
我們推倒滿洲政府,從驅除滿人那一面說,是民族革命,從顛覆君主政體那一面說,是
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兩次去做,講到政治革命的結果,是建立民主立憲政體,照
現在這樣的政治論起來,就算漢人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因此,孫中山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在維護與保持了中華文明和國家主權的歷史連續性
之后,也就獲得了把“中華帝國”的國號改變成為“中華民國”國號的合法權利。
而且,從“中華帝國”到“中華民國”的改變,說明孫中山不但是一個維護繼承中華文
明和國家主權的愛國者,而且還是一個沒有帝王野心,只為結束專制帝制、并創建民主
共和制度的革命家。
對于孫中山關于建立“中華民國”思想的深刻和偉大,其實不須論證,只要看看袁世凱
的復辟帝制是如何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而迅速失敗即可。孫中山在政治上和法理上的貢
獻如是,回過頭再說章太炎的《中華民國解》。
按柳詒徵在《中國文化史》中所言,吾國之名為“中國”,始見于《禹貢》:“中邦錫
土姓。”《史記》:“中國錫土姓。”(鄭康成曰:中即九州也。)孫星衍曰:“史遷
‘邦’作‘國’者,非避諱字,后遇‘國’字率改為‘邦’,誤矣。是《禹貢》‘邦’
字,當從《史記》作‘國’。”
后世遂沿用之,如《左傳》僖公二十五年,倉葛曰:“德以威中國,刑以威四夷。”《
禮記·王制》:“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在《詩經》中,則有“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之句,《毛傳》解曰:“中國,京師也。四方,諸夏也。”
也因此,章太炎在《中華民國解》中對“中國”一詞是這樣解釋的:“中國之名,別于
四裔而言,印度亦稱摩伽陀為中國,日本亦稱山陽為中國,此本非漢土所獨有者,就漢
土言漢土,則中國之名,以先漢郡縣為界。然印度、日本之言中國者,舉中土以對邊郡
;漢土之言中國者,舉領域以對異邦,此其名實相殊之處。”
不過,柳詒徵似乎不完全同意章太炎的解釋,認為“中國”一詞,乃文明之國之義,非
僅指方位、界域和種族。“是實吾國先民高尚廣遠之特征,與專持種族主義、國家主義
、經濟主義者,不止霄壤乎!”為此他以《公羊傳·隱公七年》中有關文字為例:“不
與夷狄之執中國也。”何休曰:“因地不接京師,故以中國正之。中國者,禮義之國也
。”
此外,韓愈在《原道》中也有:“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于中國
則中國之。”之所以稱為“中國”,柳詒徵的解釋是,唐、虞之時所以定國名為“中”
者,蓋其時哲士深察人類偏激之失,務以中道詔人御物。如《論語》:“堯曰:‘咨!
爾舜!允執厥中。’舜亦以命禹。”
《禮記·中庸》:“舜其大知也歟!擇其兩端,而用其中于民。”柳詒徵認為:“唐、
虞時之教育,專就人性之偏者,矯正而調劑之,使適于中道也,以為非此不足以立國,
故制為累世不易之通稱,一言國名,而國性即以此表見,其能統制大宇、混合殊族者以
此;其民多鄉原,不容有主持極端之人,或力求偏勝之事,亦以此也。
按中國民性,異常復雜,不得謂之尚武,亦不得謂之文弱;不得謂之易治,亦不得謂之
難服。推原其故,殆上古以來尚中之德所養成也。然中無一定之界域,故無時無地,仍
不能免于偏執。惟其所執,恒不取其趨于極端耳。”按照柳詒徵的說法,則“中國”之
“中”不僅指地域處于世界之中,而且指先祖行事之取“中庸”而非偏激之意,則無論
如何改朝換代,歷代帝王都不能不用之。
至于“華”之用,當見于春秋之時,如《左傳·定公十年》:“夷不亂華。”而“華夏
”之說,按照章太炎的解釋,謂“華”取自華山;“夏”取自夏水。
在《中華民國解》中,章太炎寫道:“諸華之名,因其民族初至之地而為言,世言昆侖
為華國者,特以他事比擬得之,中國前皇曾都昆侖與否,史無明征,不足引以為質,然
神靈之胄,自西方來,以雍、梁二州為根本,宓犧生成紀,神農產姜水,黃帝宅橋山,
是皆雍州之地。
高陽起于若水,高辛起于江水,舜居西城(據《世本》,西城為漢中郡屬縣),禹生石
紐,是皆梁州之地。觀其帝王所產,而知民族奧區,斯為根極。雍州之地,東南至于華
陰而止;梁州之地,東北至于華陽而止。就華山以定限,名其國土曰‘華’,則緣起如
此也。其后人跡所至,遍及九州,至于秦、漢,則朝鮮、越南皆為華民耕稼之鄉,‘華
’之名于是始廣。
‘華’本國名,非種族之號,然今世已為通語。世稱山東人為‘侉子’,‘侉’即‘華
’之遺言矣。正言種族,宜就‘夏’稱,《說文》云:‘夏,中國之人也。’或言遠因
大夏,此亦昆侖、華國同類。質以史書,‘夏’之為名,實因夏水而得。……‘夏’本
族名,非都國之號,是故得言‘諸夏’。……下逮劉季,撫有九共,與匈奴、西域相卻
倚,聲教遠暨,復受‘漢族’之稱。
此雖近起一王,不為典要;然漢家建國,自受封漢中始,于夏水則為同地,于華陽則為
同州,用為通稱,適與本名符會。是故‘華’云,‘夏’云,‘漢’云,隨舉一名,互
攝三義。建‘漢’名以為族,而邦國之義斯在;建‘華’名以為國,而種族之義亦在。
此‘中華民國’之所以謚也。”
章氏之言,過于艱澀,總而言之,“華”為國名,“夏”為族名,與“漢”字之名,三
義互通,因此,“華夏”連稱,按照其弟子許壽裳的解釋,就是對民族主義最好的解釋
,就可以為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就是國族主義,在中國是適當的,在外國就不適當”之
說做出最有力的證明。
而“中華”之稱,既具莊嚴肅穆之狀,又與歷史上的“中華帝國”文脈相承,因此,“
中華民國”就是最好最恰當的國號。
總之,在解釋為何使用“中華民國”這個稱呼為“國號”方面,孫中山和章太炎各自做
出了偉大的貢獻,具體而言,孫中山著重解決的是為何要用“民國”而非“共和國”,
是側重于其革命性和民主性,而章太炎著重解決的是“中華”二字的文化淵源,是為新
生的共和國尋求文化和傳統意義上的支撐,顯示其合法性和正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