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大家好 我置底文作者啦,
我知道大家都買不到主機,火氣很大。
其實在這個時節我知道也許我這篇文風向很不對,
而且我也是挺譴責「部分」蓄意囤積亂賣的個體戶黃牛。
畢竟他們加劇了這樣的事情發生。
但我想提供兩個想法來供各位思考,
在武漢肺炎肆虐之下,無論是廠商還是消費者,
其實都沒有好日子過,希望各位還是理性看待,避免製造對立。
兩個想法分別是:
1. 自然市場機制
2. 收支平衡問題
先說第一點,
我相信絕大多數大學文組甚至理組的人都修過經濟學原理。
都知道供需原則,價格並非由成本決定,而是由供需決定。
現在貨少,供給大幅減少左移;動森風潮加上停班停課,需求大幅增加右移,
兩者一推一拉,導致均衡價格E*大幅提升。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心裡都會冒出這句話:
「是啦,你講的這些我都知道,但...」
畢竟對於自己的利益受損,很難一時半刻接受。
但市場上有套利者,即便所有店家、中盤供應商全面自肅,
也還是會有個體戶黃牛大量搜刮這些主機、健身環。
而我認為這些個體戶黃牛罪孽最重,因為它們在這個事件中並不是受害者。
另外說到市場機制,平時一些遊戲片跌價到九百一片,小賣店的損失,也沒有人替他們打
抱不平。
供貨穩定的時候,小賣店沒辦法賣到9780的狀況比比皆是,一堆都賣9200。
Switch棚算還好了,隔壁棚是慘到爆。
隔壁棚三天兩頭就一次超級大特價1500的遊戲數位板500賣。
官方帶頭把所有暢銷遊戲包進主機裡面3合1降價大促銷,
甚至直接出Best Hits一片500賣。
另外,有些人會說,「我寧可讓任天堂賺,也不要給小賣店賺!」
但其實這樣說有點鄉愿。原因在第二點=>
第二點是這樣的,小賣店需要收支平衡。
現在小賣店或是中盤商有兩個主要的產品線,
一個是SWITCH,一個是隔壁棚。
現在SWITCH的流量明顯遠高於隔壁棚,隔壁棚正邁入改朝換代的階段。
而Switch現在,沒貨賣了。
假設Switch賣一台可以1000,原本一個月能賣100台,可以賺10萬,扣掉必要費用還算可
生活。
現在一個月只能賣20台了,從生存角度來看,為了拿到10萬的毛利,一台就得賺5000。
當然我這樣說是誇張了,但我想說的是,貨源不足的話,你從會計利益上來看,漲價也是
合情合理。
如果有貨,正常售價,誰不願意呢?
我比較難過的是,撐得很辛苦的小商家,被冠上「貪婪」的帽子。
事實上有價無貨的情況下,大家都過得很痛苦。
我要強調,並不是每家都真的很黃牛,也不是每家都很拮据。
普XX系列我是從來不支持。
個體戶黃牛我也不推崇。
但我這篇文想說的是,希望大家多想一下,在小賣店供貨寒冬的情況下,為什麼他們必須
走上漲價之路?
是為了生存,還是為了血賺?
如果一個月只剩1/5不到的貨能賣,一台賣原價,他們能生存嗎?
我很喜歡逛電玩店,而不是電子商城,
因為那是我的童年,也是我社畜下班生活後的救贖之一。
這波缺貨潮,只要不是漲價過於過分或是粗魯的商家。
我挺這些小賣店。
我知道這篇文真的風向大逆,但我還是想把心裡話寫在這裡。
經營電玩店在這個數位版大行其道的年代真的不容易,
我希望疫情過後,我逛電子街的時候還能夠看到這些商家,
繼續為我們這些熱愛遊戲的人持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