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地方政府與管理
課程性質:必修
課程教師︰趙永茂、郭銘峰
開課學院:社會科學院
開課系所︰政治系
考試日期(年月日)︰2020/01/08
考試時限(分鐘):110分鐘
試題 :
以下六題請任選四題作答,每題二十五分
1.以往在地方政治過程與決策結構中,存在鐵三角的網絡結構
請問構成此網絡結構中的主要行為者為何?存在什麼問題?
此外,在台灣地方議會與地方政府在決策過程中,
經常過於重視民選首長與議員或代表的意見,
甚至將政商與樁腳的利害關係當作主要的決策考量,
忽略地方各級利害關係(人)團體、專家的意見。
請舉實例說明或批判這些現象
並就後代議社會的角度,結合您所知道的國內外經驗,提出可能改善之道。
2.何謂「民主治理」?其理論基礎與核心價值為何?
長久以來台灣在民主與專業之間存在著緊張的關係,
您認為兩者間該如何進行調和以達到治理績效?
另外,本課程曾經在公民咖啡館中研析高雄氣爆與民主課責的案例
請問對此案例您會採用何理論視角進行分析?
對於該事件中政治人物的避責行為有何看法?
您有哪些策略可以制衡?
3.為何在當代的公共治理環境中,跨域與協力治理是重要的?
其背後的學理基礎、效益、與挑戰為何?
另外,請您運用府際關係與跨與管理的觀念,或者您所熟悉的國內外案例,
批評或建議未來台灣地方政府在組織管理上,
應該如何改革或調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間的合作組織與管理方式。
4.在推動集權化與分權化的過程,各自具有哪些利弊?
另外若強調中央與地方的合夥或謝麗關係,有無可能存在矛盾或權責不清的模糊地帶?
此模糊地帶的大小可能受何因素所決定?
您認為可以如何促進中央與地方的協力合作機制?請示舉一實例分析之。
5.何謂「公民參與」?其學理內涵與特性為何?
您認為參與式預算是不是落實公民參與的有效途徑?其有哪些社會條件、成效與限制?
台灣在推動參與式預算的過程中,您認為會面臨哪些挑戰與未來可能的改善方式?
6.當前地方財政困境甚為嚴峻,如何開源節流遂成為政府努力的首要之務。
在了解完財政收支劃分法與地方制度法等的相關規範後,
請試想一下,在您所身處家鄉的縣市或鄉鎮政府未來若要進行招商引資,
若您身為首長,您認為其有哪些可以努力的廩賦條件、方向以及策略?
請說明您的立論依據。